1.14k likes | 1.33k Views
第五章 热工基础的应用. 1. 2. 1. 2. 第一节 喷管和扩压管. 本章研究气体和蒸气在变截面短管内的流动。最后获得 喷管和扩压管的流动规律 . 先分析可逆流动,然后对不可逆过程进行修正。 流动为一元流动。 先分析理想气体过程,再分析蒸气过程。. 一 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1 、质量守恒方程. ( 5---1b). 对上式进行微分得. 2 、能量守恒方程. 对于稳定流动过程有. 对于变截面短管内的流动有. 对于微元过程有. 可逆时. 0. T. 1. s.
E N D
1 2 1 2 第一节 喷管和扩压管 • 本章研究气体和蒸气在变截面短管内的流动。最后获得 • 喷管和扩压管的流动规律. • 先分析可逆流动,然后对不可逆过程进行修正。 • 流动为一元流动。 • 先分析理想气体过程,再分析蒸气过程。 一 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1、质量守恒方程
(5---1b) 对上式进行微分得 2、能量守恒方程 对于稳定流动过程有 对于变截面短管内的流动有 对于微元过程有 可逆时
0 T 1 s 流动过程中, 当 c= 0 的点称为滞止点,相应的参数称为滞止参数。 对于理想气体有
3、过程方程 对于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微分后得 4、状态方程
5、声速和马赫数 由物理学可知,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 对于理想气体定熵过程 所以 马赫数定义为 当 M < 1 时 亚声速流动 当 M > 1 时 超声速流动 当 M = 1 时 声速流动
二 流动的特征方程 由能中方程 可得 或 上式两边同除于 c2, 并对方程右边分子和分母同乘以κp得: (力学条件)
(5---1b) 由过程方程式 得 将上式代入质量守恒方程 得 上式称为流动的特征方程。
dA < 0渐缩 M< 1 dA > 0渐扩 M> 1 M≤ 1 M ≥ 1 dA = 0 M> 1 M< 1 M= 1 缩放 dA < 0 dA > 0 分析特征方程 1、当沿流动方向定熵膨胀,压力降低,流速增加时; 即(T↓、p ↓ 、c↑)(dc> 0 喷管) 当M< 1时,dA < 0, 气流截面收缩; 当M= 1时,dA = 0, 气流截面收至最小; 当M> 1时,dA > 0, 气流截面扩张;
dA < 0渐缩 M> 1 dA > 0渐扩 M< 1 M≥ 1 M≤ 1 dA = 0 M< 1 M> 1 M= 1 缩放 dA < 0 dA > 0 2、当沿流动方向定熵压缩,流速减小,压力上升时; 即(T↑、p ↑ 、c↓)(dc < 0 ,dp > 0 扩压管)
(临界截面) pcrTcr ccr = cfcr p p c ca dA < 0渐缩 M< 1 ca M≤ 1 dA = 0 c M> 1 M< 1 M= 1 x x dA < 0 dA > 0 流体被加速时,沿流动方向流体参数的变化规律 (dcf > 0)
2 1 1 2 2 1 1 2 M< 1 M≤ 1 dA = 0 M> 1 M< 1 M= 1 dA < 0 dA > 0 三 喷管 喷管:用于加速气流的管道称为喷管。 2、缩放喷管(拉伐尔喷管) 1、渐缩喷管
1、喷管的流速计算及分析(主要是出口截面的流速计算与分析)1、喷管的流速计算及分析(主要是出口截面的流速计算与分析) 由 可得 对于出口截面 当 c1 << c2时
cf p2/p0 0 3/4 1 1/4 1/2 对于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在缩放喷管的最小截面, 即临界截面处有 则 νcr称为临界压比 从上式可推得
qm b c a p2/p0 1/2 0 1 2、喷管的流量计算 对于渐缩喷管 对于缩放喷管
3、喷管的设计 在给定流量qm,初始参数 p1、t1 、 c1、及背压 pb (喷管出口处环境压力),设计一喷管。设计的原则是充分利用给定的压差Δp = p1- pb , 获得尽可能高的流速。 (1)、求滞止参数 (2)、选择喷管类型, 确定出截面上的压力.
1 2 0 2 T 1 1 M < 1 M≤ 1 2 s (3)、计算出口截面参数及最小截面参数 1) 若选择的是渐缩喷管,则出口截面就是最小截面
2 1 1 2 dA = 0 M> 1 M< 1 M= 1 dA < 0 dA > 0 2) 若选择的是缩放喷管
pb 1 2 p2 p 2 设计工况 1 pb > pcr p1 p2 pb = pcr pb < pcr x **、背压变化对喷管流动的影响 以上喷管的设计原则是让喷管的出口压力等于背压,这样就能在喷管中充利用压差来加速气流速度。但当背压发生变化时,流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1)、渐缩喷管 当 pb ↓,但 pb ≥ pcr =νcr×p0时,p2 = pb , 喷管正常工作; 当 pb ↓,且 pb < pcr时, p2 = pcr , 有压差Δp = pcr- pb没有被充分利用来加速气流,故喷管在非正常下工作。 (原因在于渐缩喷管出口的流速最大只能达到当地声速,即马赫数最大达到1,所以出口截面的压力最低只能下降到 p2 = pcr 。)
p pb > p2 pb = p2 p2 p1 Ma = 1 pb < p2 x (2)、缩放喷管 假定设计后缩放喷管的出口压力为p2d = pb 当 pb ↑,即pb > p2d 时,p2随着pb的增加而增加,并有p2= pb, 喷管内部出现压力突变(产生激波),喷管处于非正常工况; 当 pb ↓,即pb < p2d时, p2 = p2d , 有压差Δp = p2d-pb没有被充分利用来加速气流,故喷管在非正常下工作。
4、喷管流动的校核计算 校核计算主要是渐缩喷管的校核计算。 一般情况是给定喷管进口参数,出口截面面积及背压,计算出口截面参数及流量,即已知 p1、T1、A2、pb,求 p2、T2、v2、c2、qm。 (1)、求滞止参数 (2)、确定出截面上的压力 p2
T 1 2′ 2 s 四 有摩阻的绝热流动(不可逆绝热流动) 不可逆因素的大小用速度系来衡量,定义为 也可以用能量损失系数表示,定义为
2 1 1 2 h 1 2 2s s 五 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前后的参数变化为 对于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后T2=T1,对于实际气节流后温度如何变化? 由一般关系式 dh = 0 时
由于dp < 0,节流后温度的变化取决于 μJ 称为焦尔—汤姆逊系数,也称为节流的微分效应。
转回曲线 T Ti,max μJ > 0 冷效应区 μJ < 0 热效应区 图8-13 转回曲线 Ti,min p
例题 空气流经一出口截面面积为A2= 10 cm2的渐缩喷管,喷管进口空气的参数 p1= 2.0 MPa、t1=80℃、cf1=150m/s,背压pb=0.8 MPa,试求喷管出口处空气的流速和流经喷管的空气流量。若喷管的速度系数为0.96,喷管的出口流速的流量又为多少? T0=364.2K p0=2.231MPa p2=1.178 MPa T2=303.5K v2=0.07394 m3/kg c2=349.1 m/s qm=4.721 kg/s c2’=33.5.14 m/s T2’ =308.3 K v2’=0.0751 m3/kg qm’=4.462 kg/s
第二节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产生压缩气体的设备称为压气机。压气机消耗机械能使气体压力升高 压气机的分类 1、按压力范围分 通风机(0.01MPa表压以下) 鼓风机(0.1~0.3MPa表压) 压缩机(0.3MPa表压以下) 2、按工作原理分 活塞式压气机 叶轮式压气机 共同点:消耗功,使气体压力升高。
p p2 2 g p1 1 f V 0 V2 V1 Wsh Wc 一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 1、工作原理 f -1 气体被吸入气缸 (状态参数不变) 1-2 气体在气缸内被压缩 (状态参数发生变化) 2-g 气体被推出气缸 (状态参数不变)
进入系统的能量: 流出系统的能量: 系统的能量方程为: 2、压气机的耗功 在完成一个吸气、压缩、排气过程中,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功为: f -1 -2 -g 过程中: 系统能量的增加:ΔE=0
1、可逆绝热压缩 Wsh 2、可逆多变压缩 Wc 3、可逆定温压缩 定义压气机的耗功Wc=-Ws 在忽略动能和势能变化时有: Wc=-Wsh≈ -Wt 在可逆情况下
p2 T p 2s 2T 2n 2s g p1 p2 2n 2T 1 f 1 p1 j v m n s p-v 及 T-s 图
p 2" p2 " p 3 2 2' 3' p2 ' g 2 3 g p2 1 f 4 1 f 4 4' V 0 V1 Vc V4 0 V Vc V Vh 3、余隙容积对压气机的影响 Vc称为余隙容积。 V=V1-V4 称为有效吸气容积。 Vh=V1-V3 为气缸排量。
结论 活塞式压气机余隙容积的存在并不影响压气机的耗功,但使产气量减小。
二 叶轮式压气机 1、工作原理 加速-扩压-再加速-再扩压
2、压气机的耗功 对于理想气体 过程可逆时 过程不可逆时 不可逆过程多耗的功
压气机的绝热效率 对于理想气体,定比热容
采用两级压缩、级间冷却,并假定两级的多变指数相等,T2’=T1 , 则压气机的耗功为 得最隹中间压力为
最佳压比 每级耗功 总耗功 如果有m级,则
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的优点 (l)每级压气机所需的功相等,这样有利于压气机曲轴的平衡; (2)每个气缸中气体压缩后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相同,这样每个 气缸的温度条件相同; (3) 每级向外排出的热量相等,而且每一级的中间冷却器向外排 出的热量也相等。 此外,还有各级的气缸容积按增压比递减,等等。
第三节 气体动力循环 燃气轮机 内燃机: 汽油机 柴油机 一 汽油机 1、汽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
0-1’ 吸气 1’-2 压缩 2-3 燃烧放热 3-4 膨胀作功 4- 1’’ -0 排气阀打开,排气
2、循环的简化及理想循环 (1)、忽略进排气压差 (2)、循环中工质具有空气的热性质。 (3)、燃烧放热过程简化为外热源供 热,放热简化为容放热。 (4)、压缩和膨胀简化为可逆绝热 经简化后,变为由二个定容过程和两个定熵过程组成的闭式循环。此循环称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s s v v T 3 p 3 2 4 2 4 1 s 1 v p-v及 T-s图 循环计算 循环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