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430 Views
外來入侵種─琵琶鼠魚. 報告人:葉行足. 俗名 : 琵琶鼠魚 學名 : Liposarcus multiradiatus 分類 : 界: 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鯰形目 Siluriformes 棘甲鯰科 Doradidae 外型特徵 : 經由在背鰭前發達的頸盾,以及側線高度骨化作用後形成的帶刺菱鱗可以很容易的辨認出刺甲鯰。刺甲鯰通常也有三對觸鬚(無鼻觸鬚)、一個脂鰭和背鰭上有四到六條刺鰭(第一刺鰭上有棘)。. 琵琶鼠魚. 入侵時間 : 10 幾年前引入台灣 入侵的原因 :
E N D
外來入侵種─琵琶鼠魚 報告人:葉行足
俗名:琵琶鼠魚 • 學名:Liposarcus multiradiatus • 分類:界: 動物界 Animalia脊索動物門 Chordata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鯰形目 Siluriformes 棘甲鯰科 Doradidae • 外型特徵 : 經由在背鰭前發達的頸盾,以及側線高度骨化作用後形成的帶刺菱鱗可以很容易的辨認出刺甲鯰。刺甲鯰通常也有三對觸鬚(無鼻觸鬚)、一個脂鰭和背鰭上有四到六條刺鰭(第一刺鰭上有棘)。
琵琶鼠魚 • 入侵時間:10幾年前引入台灣 • 入侵的原因: 因為養熱帶魚的風潮,琵琶鼠魚大量引進,幫忙親李水族箱,但卻有很多人棄養。 • 原生地: 原產地是在南美洲。 • 台灣分布區域: 台灣全部河流
琵琶鼠魚 • 危害嚴重性 • 1.藻食性和以底位附著性卵粒繁殖之原生魚種及底棲性之無脊椎生物可能受到較直接之負面影響。 • 2.可能會透過食物鏈影響其他的生物群體。 • 3.可能對本土淡水魚類產生排擠效應。
琵琶鼠魚 • 防治方法 在中、下游琵琶鼠魚已建立穩定族群之水 域,在每年4月至9月時,以誘籠和垂釣的方 式對其進行捕捉,但是還是無反有效防治, 因量實在過多。
琵琶鼠魚 • 參考資料 嘉義自然生態保育網 http://nature.cyhg.gov.tw/chinese/Foreign_detail.aspx?n=95&s=23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B5%E7%90%B6%E9%BC%A0%E9%AD%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