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50 Views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却将蜕变成为狂信。. “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E N D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 •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却将蜕变成为狂信。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特征: • 1、鲜明的政治性: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并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2、彻底的人民性: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 3、系统的科学性:在内容构成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 • 4、充分的开放性: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成果。
意义: • 有利于促进法治观念的形成; • 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 • 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2012年8月26日,有36人遇难的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陕西一官员面带微笑的照片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有网友称,官员为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网友发现,这位“微笑局长”也是一个名表的爱好者,手上频繁出现各类名表,至少有五块之多,消息一经披露,引发了网友强烈的质疑。后网友又发现杨局长的名表并不只5块。2012年8月26日,有36人遇难的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陕西一官员面带微笑的照片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有网友称,官员为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网友发现,这位“微笑局长”也是一个名表的爱好者,手上频繁出现各类名表,至少有五块之多,消息一经披露,引发了网友强烈的质疑。后网友又发现杨局长的名表并不只5块。 • 2012年9月1日下午,湖北三峡大学在校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寄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在延安特大车祸现场“微笑”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
刘艳峰表示,将向陕西省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陕西省安监局在法定时限内对公民信息公开申请不予回复,存在行政不作为;诉陕西省财政厅的拒绝公开回复,未列出“杨达才工资为何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理由”,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符。刘艳峰表示,将向陕西省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陕西省安监局在法定时限内对公民信息公开申请不予回复,存在行政不作为;诉陕西省财政厅的拒绝公开回复,未列出“杨达才工资为何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理由”,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符。 2013年9月5日9时30分,杨达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杨达才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受贿赃款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赃款依法没收上缴国库。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 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 执法为民——本质要求 • 公平正义——价值追求 • 服务大局——重要使命 • 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一)依法治国: • 内涵:核心内容,基本方略 • 基本要求: • 1、科学立法 • 2、严格执法 • 3、司法公正 • 4、全民守法
2005年9月27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2005年9月27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 科学立法 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
严格执法 1、党关于国家事务的重要主张,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需要全体人民一体遵行的,要作为建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使之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2、政府职能范围 3、建立一整套依法执政,执法必严的高效行政管理体制. 4、严惩违法、渎职及滥用职权者
震惊全国的嘉禾滥用行政权利事件: • 2003年,嘉禾珠泉商贸城开发公司承包下了当地商贸城的建设项目,为了让工程范围内的1100户居民迅速按照开发商给出的条件搬迁,嘉禾县还创造性地推出了“四包”“两停”政策。 • 8月7日,嘉禾县委、县政府办联合发文,要求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做好珠泉商贸城拆迁对象中自己亲属的“四包”工作。 • 所谓“四包”是指,包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拆迁补偿评估工作、签订好补偿协议、腾房并交付各种证件,包协助做好妥善安置工作,不无理取闹、寻衅滋事,不参与集体上访和联名告状。而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将被暂停工作、停发工资,甚至是被开除或下放到边远地区。
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开发建设工程第一批拆迁工作,涉及到当地居民300多户,全县公职人员中粗略统计有160多人属于这些拆迁户的家属,他们几乎全部受到牵连,其中至少有6~7名公职人员因为其家属对拆迁提出质疑,或拒绝在拆迁同意书上签字而被调离原工作岗位 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开发建设工程第一批拆迁工作,涉及到当地居民300多户,全县公职人员中粗略统计有160多人属于这些拆迁户的家属,他们几乎全部受到牵连,其中至少有6~7名公职人员因为其家属对拆迁提出质疑,或拒绝在拆迁同意书上签字而被调离原工作岗位 “谁不顾嘉禾的面子,谁就被摘帽子”;“谁工作通不开面子,谁就要换位子”;“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这是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开工仪式上打出的大标语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湖南省政府、建设部联合调查组通过调查取证,基本查明湖南嘉禾县政府介入商业拆迁是一起集体滥用行政权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事件。嘉禾县县委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等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撤职、责令辞职、党内严重警告、留党察看等严肃处理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湖南省政府、建设部联合调查组通过调查取证,基本查明湖南嘉禾县政府介入商业拆迁是一起集体滥用行政权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事件。嘉禾县县委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等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撤职、责令辞职、党内严重警告、留党察看等严肃处理 • 嘉禾县的教训提醒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决不能以行政命令替代法定程序和制度。
公正司法 • 实现公正,即使天塌下来。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 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丈夫被判杀妻获刑15年 服刑11年后妻子现身 • 11年前,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居民张在玉被政法机关认定已遭丈夫杀害。2005年3月28日,她突然回家了!她的归家,让当地人目瞪口呆——这表明其丈夫佘祥林被判刑15年是错案。 • 据介绍,张在玉今年42岁。1994年,她和丈夫佘祥林吵架后突然失踪。不久,人们在当地发现一具女尸,经有关部门检测,女尸的年龄、体征、死亡日期与张在玉吻合。因此,佘祥林被公安机关当作重点犯罪嫌疑人抓获,并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刑15年。
得知张在玉归家后,京山县公安局、京山县人民法院立即调查核实,确认张在玉当年系离家出走,当年在该镇吕冲村发现的女尸不是她。得知张在玉归家后,京山县公安局、京山县人民法院立即调查核实,确认张在玉当年系离家出走,当年在该镇吕冲村发现的女尸不是她。 • 荆门市委对该案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立即依法纠错。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撤销当年京山县人民法院及该法院作出的两审判决,将该案发回京山县人民法院重审。
全民守法 • 徒法不足以实施 • 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 洛克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 两方面主体 公民个人 行使权利 两层含义 承担义务
(二)执法为民 以人为本 尊重和保障人权 文明执法
(三)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 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 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
(四)服务大局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五)党的领导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 思想领导 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
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 •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 • 3、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 4、服务大局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 一、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 含义: • 特征: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人权保障 正当程序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 1、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2、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 • 第二,权力服务于权利; • 第三,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 第四,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4、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 自由: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 平等: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5、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 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 • 实体法是规定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的法,而程序法是保障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得以履行或实现的法。 •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关系 • 二者并重,不可偏废
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 学习法律知识 • 掌握法律方法 • 参与法律实践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 定义:指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 1、法律在众多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 • 2、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普遍的支持和服从法律权威是指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普遍的支持和服从 • 法律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的条件 •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才是法律权威的基础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 推进依法执政 • 提高立法质量 • 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 提升司法公信力 •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 树立法律信仰 • 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 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