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DSP 技术及其应用》

《DSP 技术及其应用》. DSP 实验室 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学院 200 6 年. 绪论. 1、 DSP 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特点及其目标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信号分析的基本理论算法以及仿真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算法硬件实现和信号的实时处理 目标 :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算法,掌握 DSP 开发的 基本方法,独立完成 DSP 硬件 软件设计开发任务。 基本任务 : 1、了解 DSP 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 DSP 技术开发入门

cedric
Download Presentation

《DSP 技术及其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DSP技术及其应用》 DSP实验室 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学院 2006年

  2. 绪论 1、DSP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特点及其目标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信号分析的基本理论算法以及仿真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算法硬件实现和信号的实时处理 目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算法,掌握DSP开发的 基本方法,独立完成DSP硬件软件设计开发任务。 基本任务: 1、了解DSP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DSP技术开发入门 • 如何获取DSP资料 • 学会使用CCS软件 • 利用DSK开发板和C语言开发简单的DSP应用程序 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 《单片机》。

  3. 2、参考教材、文档及其它资源 《DSP技术及其应用》讲义,高海林、钱满义编写 《TMS320C54X DSP结构原理及应用》戴明桢、周建江编。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CCS集成开发环境自身的Help文档、PDF文档 网站资源: www.ti.comTI公司网站 www.ti.com.cnTI公司中国网站 www.seeddsp.com和众达公司网站 www.chinaecnet.com中电网 www.21ic.com中国电子网

  4. 3、本课程学习和考核方法 教学安排:课程包括DSP技术理论、实验两部分内容。 学习方法: 掌握课堂内容——多学、多看 有问题答疑——多问 网上查找资料——多查 课下多多动手——多练 考核方法: • 平时每次实验要求写实验报告; • 最后独立完成综合设计题目; • 并进行综合理论测试; • 综合上述环节并参考课内外的出勤情况给出成绩; • 成绩比例:平时 :60%,设计:25%,考试 :15%。 主讲教师:高海林 电话:51688097 Email:ghl@telecom.njtu.edu.cn

  5. 4、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6. 4.1 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组成图

  7. 4.2 DSP常用算法分析 以下几类运算大约占各种处理算法的75%: • 卷积运算 • 相关运算 • 变换运算 • 级数运算

  8. 4.3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

  9. 4.4 数字信号处理的优点

  10. 数字信号处理的优点 • 可编程和可更换程序:同一个DSP处理器可执行不同的程序。 • 稳定性高:降低热漂移性,减少老化效应,降低噪声敏感度。 • 可重复性:模拟器件不可能器件性能完全一致。 • 易于实现自适应算法。 • 误差校正 • 数据压缩 • 降低成本 • 降低硬件成本——可编程性 • 降低精确零部件——重合性 • 减少芯片用量——集成性 • 缩短开发时间——工具和支持 • 实现软件处理和控制、修改升级容易、不用改动硬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