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356 Views
地心冒險家. 3.5 固體地球的結構 葉鈞喬 老師 國立竹東高級中學. 100 年教育部高中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源創意應用徵選活動. 教材架構-採用情境學習理論. 反覆執行 精益求精. 複習 - 地震波的類別. 動畫元件: 認識地震 - 震波種類 3-1-3-1-c-2.swf. 搶救地球. 2011 年 12 月 21 日,地球將經歷有史來最嚴重的 太陽風暴衝擊 ,並會預估引發眾多災害。 據了解這是因為 地球核心停止轉動 ,導致地球上的電磁場急速崩解造成的。
E N D
地心冒險家 3.5固體地球的結構 葉鈞喬 老師 國立竹東高級中學 100年教育部高中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源創意應用徵選活動
教材架構-採用情境學習理論 反覆執行 精益求精
複習-地震波的類別 動畫元件: 認識地震-震波種類 3-1-3-1-c-2.swf
搶救地球 • 2011年12月21日,地球將經歷有史來最嚴重的太陽風暴衝擊,並會預估引發眾多災害。 • 據了解這是因為地球核心停止轉動,導致地球上的電磁場急速崩解造成的。 • 因而政府單位急需一位了解地球內部的專家,一同解救這場危機。受過專業訓練的你,要如何分析地球的內部結構呢? 圖片來源: www.imdb.com 圖片來源: www.imdb.com 圖片來源: www.imdb.com
研究地球內部的工具與方法 • S波傳遞路徑: S波僅能穿透固體,藉此可分辨介質狀態。 • 體波波速: 波速大小與介質種類有關, 當波速出現大幅變動, 意味介質已經改變,此即為地球層圈界面。
P波、S波的特性 動畫元件: 認識地震-震波種類 3-1-3-1-c-4.swf
動手作-波速測量實驗 圖片來源: office 圖庫 圖片來源: iphone.objectgraph.com
體波傳遞情形 動畫元件: 了解固體地球的結構- 震波傳遞過程 3-1-3-1-d-2.swf
動畫元件: 了解固體地球的結構- 震波變動與地球分層 3-1-3-1-e-2.swf 波速分析與地球結構
探測研究報告書(1) • 恭禧你,已經成功利用地震波完成地球內部結構的探測工作。 • 請寫出地內部的分層結構: 1.不連續面: ①莫氏 不連續面: 深度10~70km,波速突然上升。 ②古氏 不連續面:深度2900km, 波速突然下降,且S波消失, ③雷曼 不連續面:深度5100km處, S波出現 → 組成物質狀態改變。
搶救計劃評估 • 人類有可能到達外核區域,讓液態的外核再次運動嗎? • 根據資料顯示: 外核溫度可能高達3000~6000℃。 外核壓力可能高達1~3個百萬大氣壓力。 • 以目前科技能力將無法執行此計劃。 地球生物可能將面臨嚴峻考驗。
應用心得 教學是一種表達的藝術,本課程主要以動畫來呈現抽象的概念,透過情境的設計與教師的講解,讓同學享受在課程活動中,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教學。雖然一開始在使用數位教材上有些許的不習慣,但在細心體會動畫製作人員的用心與多次的操作後,發現這些教材非常實用,不僅為教學帶來突破,還 讓學生習得重要概念。此外數位教材還有快速複習過去知識、節省時間、確認同學的學習成效的優點,對於使用情境教學法的教師,是件很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