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十一讲 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一讲 个人所得税法. 主讲人:刘剑文.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征管 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本讲主要内容:.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模式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沿革及其发展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特点. 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法 广义:指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ato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讲 个人所得税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讲个人所得税法 主讲人:刘剑文

  2.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 个人所得税税率 •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 个人所得税征管 • 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本讲主要内容:

  3.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 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模式 •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沿革及其发展 •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特点

  4. 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 个人所得税法 • 广义:指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狭义:就是调整个人所得税征纳关系的基本法,即《个人所得税法》。 • 个人所得税 • 对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期间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

  5.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模式 • 分类所得税制度 • 亦称个别所得税制,是指把所得依其来源的不同分为若干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所得分别计税的所得税制度。 • 综合所得税制度 • 亦称一般所得税制,是对纳税人全年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综合起来,依法宽免或扣除后,依法计征的一种所得税制度。 •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度 • 亦称混合所得税制,是将分类所得税制与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兼收并蓄,实行分类课征和综合课征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

  6.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沿革及其发展 • 我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是于1980年9月20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其主要适用对象是外籍人员,包括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是在合并原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基础上,根据1993年10月31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 • 1999年8月30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又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其内容主要是针对当时投资不足、消费疲软的经济特点而取消了储蓄存款利息的免税待遇。

  7.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特点 • 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 征税面小,税负从轻,扣除从宽

  8.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9. 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积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0.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 工资、薪金所得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 • 稿酬所得 •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财产租赁所得 • 财产转让所得 • 偶然所得 • 其他所得

  11. 个人所得税税率 • 个人所得税税率是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表一)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二) • 比例税率。

  12. 表一:

  13. 表二:

  14.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 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扣除、分项定率、分项征收的计征办法。 • 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20%

  15.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一800元)×20%;(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一800元)×20%;(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l-30%) •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 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l-20%)]×20%

  16.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 免征:《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10项 • 个人所得税的减征 •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 授权国务院财政部门决定其他免税事项 • 个人所得税的抵免 •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依照该所得来源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已实际缴纳的税额。

  17. 个人所得税征管 • 征收方式 • 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 征收期限 • 征收地点

  18. 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 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分类所得税制度模式,实现向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转化 • 进一步扩大税基 • 降低税率,减少税率档次 • 推广税收指数化,建立弹性税制 • 改进不公平的差别待遇,规范税前费用扣除,进一步实现税负公平借鉴国际做法,修改居民纳税人确定基准 • 借鉴国际做法,修改居民纳税人确定基准 • 改革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管理体制,形成以纳税申报为基础,以税务稽查为保证,以税务代理为辅助的征管模式

  19. 个人所得税法讨论题 • 1.分析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说明其调整的必要性。 • 2.简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模式,并说明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不足和改革的方向。

  20. 个人所得税法思考题 • 1.试述应税所得的特征,并说明个人所得税法所规定的应税所得的范围。 • 2.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它有哪些优惠政策? • 3.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模式有哪些?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