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其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当代公共社会生活具有以下特征: 1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3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cath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2. 第一节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其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3. 当代公共社会生活具有以下特征: •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4.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 (二)有序的公共社会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 •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5.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 1、法律 • 2、道德 • 3、风俗 • 4、纪律

  6.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7.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 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的大多数公民或者全体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和交往中都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关系。 • 特征主要表现为: • 1、继承性。 • 2、基础性。 • 3、广泛性。 • 4、简明性。

  8. 社会公德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 • 一方面是在事关重大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由国家提倡的道德规范; • 另一方面是在人们日常的公共活动中,应当遵守、维护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守则。

  9.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 1、文明礼貌 • 2、助人为乐 • 3、爱护公物 • 4、保护环境 • 5、尊纪守法

  10. 文明礼貌 •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也体现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体现着他尊重人、关心人, 以及文明交往的风度和艺术。 • 在现今这个机会多多但竞争也异常激烈的时代,不懂礼节、缺乏礼仪的人会失去很多机遇。 • 读事例,想感受

  11. 文明两例 • 某大学一个班的大学毕业生去某单位参观,在会议室坐等领导的时候,工作人员端来了开水,许多同学接过水杯面无表情,有的同学还问工作人员有没有绿茶。只有一个同学在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水杯时,微笑着说了声谢谢。当刚开完会的单位领导进来时,只有这位同学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而当单位领导和同学们握手时,又是只有这位同学说了声您辛苦了。最后,当这个大学提出许多同学想进这个单位时,该单位点名要并且只要这位同学来工作。

  12. 一家合资华侨饭店招收各类服务人员350名。700多名男女青年怀着对这家合资企业的向往,很早便排起“长龙”等候应聘。7点30分,第一关目测,在众多人的期待中开始了。一位女郎,浓妆艳抹,满脸自信,昂然而入,来到目测人面前。话不过三句,目测人眉头轻皱,却彬彬有礼,连声谢谢!女青年心下明白,这就是被“Pass(淘汰)”了。一位20出头的男青年,气宇轩昂,据说会两门外语。目测人以礼相待。连声“请坐”!只见他如入无人之境,屁股落坐,二郎腿一翘。目测人见状,忙叫“谢谢”!这天,仅目测这一关,应聘者就被“刷掉”80%,而其中不讲文明礼貌者竟占六七成!目测人满脸的忧虑:“目测过程中我们也可能遗漏了不少人才。可有些人连起码的文明礼貌都不懂,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说话粗俗,我们是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如果不懂文明礼貌,是会把顾客吓跑的!”一家合资华侨饭店招收各类服务人员350名。700多名男女青年怀着对这家合资企业的向往,很早便排起“长龙”等候应聘。7点30分,第一关目测,在众多人的期待中开始了。一位女郎,浓妆艳抹,满脸自信,昂然而入,来到目测人面前。话不过三句,目测人眉头轻皱,却彬彬有礼,连声谢谢!女青年心下明白,这就是被“Pass(淘汰)”了。一位20出头的男青年,气宇轩昂,据说会两门外语。目测人以礼相待。连声“请坐”!只见他如入无人之境,屁股落坐,二郎腿一翘。目测人见状,忙叫“谢谢”!这天,仅目测这一关,应聘者就被“刷掉”80%,而其中不讲文明礼貌者竟占六七成!目测人满脸的忧虑:“目测过程中我们也可能遗漏了不少人才。可有些人连起码的文明礼貌都不懂,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说话粗俗,我们是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如果不懂文明礼貌,是会把顾客吓跑的!”

  13. 应聘、面试时的礼仪举止: • 进门时不要紧张,应主动向面试官打招呼问好:“你好、你早!”这样可以在考官和你之间创造出和谐的气氛。 • 若非考官先伸手,你不要先向前伸手欲和对方握手。 • 如果没有面试官的邀请,你不要径自坐下。对方叫你坐下时,应表示感谢。坐下后要放松自己,但要坐得挺直,不要弯腰弓背,不要摇晃。 • 不要挪动椅子的位置。 • 不要把随身携带的皮包、物品等摆在桌子上,东西应放在膝盖上面。

  14. 文明的细节 有教养的人不高声讲话。高声讲话令人厌烦,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恼怒。    有教养的人尊重别人的观点,即使他不同意,也从不喊叫什么“瞎说”、“废话”、“胡说八道”,而是陈述理由,说明不同意的原因。    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有教养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从不强调自己的职位,从不表现出盛气凌人的优越感。    有教养的人遵守诺言,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对他来说,自己说出来的话,一定说到做到,从不说大话空话,并且遵守法规。    有教养的人善于分清主次,权衡利弊,不会因为一点小的冲突和难言的心事而耿耿于怀,和朋友断绝友好关系。    有教养的人,不当众指责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从不表现出否定态度。    有教养的人,在别人痛苦或遭到不幸时,绝不袖手旁观,而是尽自己力量和可能给予帮助。    显出你的教养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5. 看图片,思考

  16. 这能算“助人为乐”? • 19日上午,受“海棠”台风的影响,在福州市琴亭高架桥北侧与五四北路相连接的一段路面被大水淹没,使过往车辆和行人受阻。有的车辆“抛锚”在1米多深的水中,但一些自称“助人为乐”者,帮助将受阻车辆推到安全地段后,便伸手向车主强行收取50元的“助人为乐”费。这种乘人之危,顺手“捞一把”的做法,实在有悖社会公德。

  17. 公交车给“让座奖”说明了什么? • 在石家庄等许多城市,有专门的有偿失物招领公司,向失主收取一定服务费,将其中一部分付给拾遗者,余下费用作为“利润”。而在保定市等地公交车上,主动让座者可领到一张奖励卡作为“让座奖”,每张卡可到商店兑换价值1元的面包,两张可以兑换5元套餐一份。

  18. 如此“爱护”公物 • 春节前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增加了人性化的服务项目:考虑到天冷扶手凉,司乘人员在扶手上缝上了大绒的护套;为了让冰冷的座椅变得暖和,公交公司决定在所有公交线路上增设海绵坐垫,并在3路车上试点。出人意料的是,不到两周,公交公司在3路车上添置的480个“爱心坐垫”竟然全部被乘客下车时带走。

  19. 保护环境 • 据统计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损失约2100万公顷。        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约1100万公顷。        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入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        人: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

  20. 遵纪守法

  21.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 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 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甚至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少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道意识,一些人对社会丑陋现象听之任之,;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常常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之利而违背社会公德。

  22. 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 第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 • 第三,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的热心,肯于关心和帮助 第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第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

  23. 2、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2、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 时代要求我们每个人不断增强 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增强公德意识,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使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人。

  24.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 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 (1)对人类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影响。 • (2)对人们生存方式的影响。 • (3)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网络技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 • (1)积极影响: • a.扩大交往空间; • b.丰富信息来源; • c.促进个性发展; • (2)消极影响 • a.人际关系淡漠; • b.社会适应不良; • c.影响健康成长;

  25. 上网的不健康现象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晚间新闻》有这样一则报道:中国广大的大中小学生网民中,其中有46%坦言曾进入色情网站,76%利用在线玩游戏,55%网上聊天,只有不到20%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 • 还有些人沉迷于网吧.

  26. 黑客 • 2002年,全年共发现了57977次明显的数字攻击,这是有数字记录以来攻击次数最多的一年。 并且,黑客攻击事件仍在以每年64%的速度增加! 徐某,河北省唐山某钢铁公司设备机动处机加工分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然而这个刚刚28岁的普通青年因为开发了BKDR-VB.CQ木马程序(文件名:ipxsrv.exe)构造“僵尸网络(Bot.net)”,并利用其实施攻击,很可能成为中国网络发展史上第一个因为黑客及网络入侵而判刑的人。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7.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 •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因此,大学生必须做到: •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8.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29.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 法律规范的作用 •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作用 强制作用

  30. (一) 指引作用 • 法律的指引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要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合法地参与公共生活。法律的指引以告示知晓为前提,通过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来实现。行为模式是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的标准和方向。

  31. 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 • 授权性规范 – 可以这样行为 公民权利 • 禁止性规范 – 必须这样行为 盗窃贪污 • 命令性规范 – 不许这样行为 • 义务性规范 交税兵役

  32. (二)预测作用 • 法律的预测作用是对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间将要如何行为预先知晓和估计。人的行为以需要为基础,都是有目的的。所以,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预测,从而自觉、自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法律的规定,以减少和化解矛盾与纠纷,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以便用最小的代价和风险取得最好的行为结果。例如人挨打的报复行为预测。

  33. (三)评价作用 •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以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来判断和衡量人们的行为。由于法律是建立在道德和理性之上,所以法律不仅判断人的行为是否合法,而且也衡量人的行为是善良还是邪恶、是正确还是错误、是明智还是愚蠢。人们正是通过这种评价影响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达到明辨是非、分清合法违法界限,以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

  34. (四)教育作用 • 法律的教育作用是通过法律规定和实施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法律教育通过学习也通过示范保护和奖励合法行为、通过典型惩戒和制裁违法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标准凝结为法律规范和法律符号向人们灌输使之内化到人们心中,并借助人们的互动行为广泛传播。法律的教育作用是要通过人们的反复实践,不知不觉地获得内心法律认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进而自觉遵守。

  35. (五)强制作用 •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制裁和惩罚违法行为。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通过对少数违法者的制裁和惩罚可以保护大多数守法公民的正当权益。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法律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确保法律的权威,增强公共生活的安全感和良好公共秩序。

  36.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 我们主要学习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五部法律规范,一起领会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精神。

  37.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8. 1、通过和颁布时间 • 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实施。

  39.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1)概念 • 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不够刑罚处罚的行为。 • (2)种类 • 主要分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四类,共110多种行为。

  40. 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 主要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等。

  41.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 1、通过时间 • 1989年10月31日第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2、基本原则 • (1)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 (2)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 (3)和平进行原则。

  42. 3、适用范围 • 凡是在中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但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

  43. 4、申请与许可 • (1)申请 • 举行集会、游行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由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5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 (2)许可 • 许可机关是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但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 第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 第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 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的。 • 第四,有充分依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44.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45.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 大气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引起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产生亚临床的和病理的改变,出现临床体征或存在潜在的遗传效应,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 • 成人每天约呼吸10~12立方米的空气,大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一般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也有少数的有害化学物质经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

  46. 1、通过时间 • 1989年12月26日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同时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等。

  47. 2、主要内容 • 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47条。

  48. 3、基本原则 •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49.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