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62 Views
聋儿的康复 — 在中国残联(金寨)社区残疾儿童康复及全纳教育培训班的授课提纲. 鲍 永 清 副研究员 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 2008 年 7 月 18 日. 目录. 背景 聋儿早期识别和检测 聋儿康复及教育对策 聋儿听觉训练 聋儿语言训练 课堂实习. 背景. 据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数的比例为 6.34% 。其中听力残疾人 2004 万,占残疾人总数的 24.16% 。而且在多重残疾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听力残疾人,为 776 万人。. 万人.
E N D
聋儿的康复— 在中国残联(金寨)社区残疾儿童康复及全纳教育培训班的授课提纲 鲍 永 清 副研究员 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 2008年7月18日
目录 • 背景 • 聋儿早期识别和检测 • 聋儿康复及教育对策 • 聋儿听觉训练 • 聋儿语言训练 • 课堂实习
背景 •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数的比例为6.34%。其中听力残疾人200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而且在多重残疾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听力残疾人,为776万人。 万人
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同重视。 • 我国有7岁以下聋幼儿80万人,每年新增聋儿约3万人,目前已接受康复训练的聋儿接近20万,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年收训能力为2.2万人,还有一部分聋儿没有得到康复,社区家庭康复是聋儿康复的重要途径。 •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聋儿康复工作。2005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亲切看望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的聋儿和被称为“特殊园丁”的语训教师,他说“残疾儿童是最值得关注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活泼的童年”。广大残疾人康复工作者和残疾儿童家长受到极大地鼓舞。
聋儿早期识别和检测 • 听力和声音传导通路 • 听损伤程度 • 听损伤性质和分类 • 小儿耳聋的原因 • 二次抽样调查耳聋原因分析 • 聋儿的早期识别 • 听力检测 •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
听力和声音传导通路 听力 听力是人耳听到和辨别声音的能力。 频率(HZ):声音是物体在空气中振动所产生 的声波,声波振动的快慢称为频率。 强度(dB):声波振动幅度的大小称为声音的强度。
听损伤程度 • 我国常用的听力损伤程度分级(以0.5、1、2KHZ听阈的均值计算)
世界卫生组织(WHO)80年代公布的听力损伤程度分级世界卫生组织(WHO)80年代公布的听力损伤程度分级
听损伤性质与分类 • 传导性聋 • 感音神经性聋 • 混合性聋 按时间分类:先天性聋 后天性聋
小儿耳聋的原因 先天性聋:解剖学因素:内耳畸形 遗传性因素:父母耳聋、近亲结婚、耳聋综合征 孕期因素:孕期感染、孕期用药、孕妇疾病、环境影响 临产期与产后因素:新生儿窒息、产时外伤、新生儿溶 血 后天性聋:遗传性聋 药物中毒性聋:化学制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其他药物 感染性疾病:中耳炎、脑膜炎、腮腺炎等 外伤性致聋 其他: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神经病、儿童多动症、 孤独症等
聋儿的早期识别 • 卫生部门的新生儿及婴幼儿的早期听力筛查及诊断(ABR及OAE检查) • 家庭的早期识别
聋儿的早期识别 • 正常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听觉言语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及必备条件,它与听觉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脑的发育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 可分为两个大的时期:言语前期和言语期。
言语前期 • 言语前期指新生儿出生后一年之内,即有意义的词出现以前的阶段。 • 言语前期的言语发育依赖于听觉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过渡喃语期和标准喃语期。 • 有学者认为,以10个月是否出现标准喃语作为评价言语前期言语发育的重要指标。 • 如果婴幼儿的标准喃语晚于10个月出现,就有可能是听觉障碍或其他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
言语期 • 言语期:指标准言语期之后能说一句有意义的话,从而进入言语期。随着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的不断完善,听觉发育趋于稳定。随着年龄和智力的增长,词汇量慢慢增多,6岁时基本能够使用完整的句子和完成5~7句有完整语法的短文,能流利说话。
行为测听(主观测听) • 听反应检查:对于0~3个月的小儿,给70dB的 声音刺激,听力正常儿可出现神情兴奋、四肢抖动、睁眼或闭眼等动作。 • 听行为反应检查:适合3个月以后的孩子,避开孩子的视线,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给不同强度的声音,如敲门声、吹哨声等,观察孩子的反应。
行为测听 • 条件定向反射检查(视觉强化反应测听):适合于1~3岁的儿童,把声音刺激和光线刺激结合起来,以强化孩子对声音的反应。 • 游戏测听: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在与孩子玩耍中观察孩子的听力情况,如听音拨珠。 • 纯音测听:利用纯音听力计对5岁以上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听力测试,是获得准确听力的重要测听方法。
客观测听 • 脑干诱发电位(ABR):是一种记录脑干对声刺激反应的生物测量法,反应的是2000~4000HZ的听力情况。一般比主观测听高10dB左右。 • 耳声发射(OAE):检查的是内耳耳蜗的外毛细胞的病变情况。 • 声阻抗测听:判断中耳病变情况,A型为正常。 • 多频稳态听觉反应(ASSR):能测试500~4000HZ的听力情况,为选配助听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助听器 • 从性能上分:小功率、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和特大功率。 • 从外形上分: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或深耳道式、特殊的调频助听器。 • 从信号处理方式上分:模拟式、数码编程式和全数字式。
助听器的维护 • 防潮 • 防振动 • 定期更换电池 • 耳模和耳塞导声孔的清理
聋儿康复及教育对策 • 聋儿康复概念 • 基本内容 • 教育任务 • 教学的基本原则 • 学龄初期聋儿的社会适应
聋儿康复概念 • 聋儿康复概念:是指在早期对聋儿进行听力补偿和重建的基础上,实施听力语言训练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减轻或消除听力障碍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使其能听会说、身心协调发展,最终回归主流社会的过程。
聋儿康复的基本内容 • 听力补偿或重建 • 听力训练 • 发音训练 • 语言训练 • 综合训练
聋儿康复教育的任务 • 培养听觉能力和口语交往的基本能力。 • 促进心理正常发育和身体功能协调发展。 •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健康活泼的性格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萌发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缩小或消除与健全儿童的发展差距。
聋儿康复教学的基本原则 • 同一性原则 • 特殊性原则 • 阶段性原则 • 直观性原则 • 启发性原则 • 因材施教原则
学龄初期聋儿的社会适应 • 语言发展问题 • 思维发展问题 • 社会性发展问题 • 普通小学的接纳问题 • 老师的期望、评价和方法问题 • 角色转换问题:注意“幼”、“小”衔接,做好 康复辅导
聋儿听觉训练 • 训练原则 • 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训练原则 • 在良好的助听条件下进行。 • 除了专门的集体训练和个别训练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培养聋儿的听觉能力。 • 听觉训练应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掌握一定的听觉技能之后逐渐在噪声环境下训练。 • 听觉训练必须每天进行。 • 听觉训练的起点要从看、听、摸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活动开始,在专门的听觉训练中减少视觉和触觉的辅助。
训练原则 • 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和丰富直观的教具,在游戏中进行。 • 训练内容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熟悉的内容入手,坚持鼓励的原则,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 听觉训练与语言训练和其他活动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训练系统。 • 定期评估
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听觉 理解 听觉 识别 听觉 分辨 更难 听觉 察知 更容易 听觉技能发展的4个阶段
四阶段训练 听觉察知训练:主要训练儿童感知声音有无的能力。 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声响察知和语音察知。 听觉分辨训练:主要训练儿童区分和辨别 不同声音的能力。 内容包括辨别声音的大小、长 短、 高低、快慢以及音节数量、语词、语气等。
四阶段训练 听觉识别训练:指能够模仿或指出听到的 语言或环境声的能力。 包括超音节识别和音节识别的训练。 具体方法包括:闭合式辨听和开放式复述。 听觉理解训练:指在听到或听懂的基础上 进行语言交流。 训练方法包括相关内容的对话和无关内容的自由对话。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 • 语言康复的原则 • 语言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语言康复的原则 • 全面发展的原则 • 趣味性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 • 环境创设原则 • 强化激励原则 • 尽力性和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 巩固性原则
语言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 发音训练 • 语言训练
发音训练 • 帮助聋儿掌握发音要领和发音技巧,培养正确的发音习惯。 • 呼吸训练 • 口腔训练 • 嗓音训练 • 音素训练 • 朗读训练 • 四声训练 • 正音训练
语言训练的内容 • 词汇的学习:学习词类的顺序;积累基本词汇 • 句子的学习:词组;简单句;复合句 • 成段语言的学习:儿歌、故事、看图说话 • 以文字认读辅助口语学习
语言训练方法 • 直观形象法 • 游戏法 • 重复训练法 • 情景教学法 • 谈话法 • 替换法 • 扩展法
课堂实习 • TK2000听觉评估仪,助听效果快捷评估 • 听觉训练和评估方法演示 • 语言训练方法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