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09 Views
中国乡村医生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 完成单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负责人 :李枫 汇报人:余金明. 第一部分 背景. 调研背景. 近年,随着 深化医改进程的 加快,我国 基本医保已覆盖全体城乡 居民,作为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保障网底的乡村医生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其重要性更加突显。 与此同时,多年来 积累的诸多问题(如收入低下、专业能力偏弱、服务设施欠缺、尤其是缺少应有的保障以致后继乏人等)越来越成为制约乡村医生个人和群体发展的 “瓶颈”, 严重 地影响着他们对农村居民现有的服务能力 和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的意愿 。
E N D
中国乡村医生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 完成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负责人:李枫 汇报人:余金明
调研背景 近年,随着深化医改进程的加快,我国基本医保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作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保障网底的乡村医生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其重要性更加突显。与此同时,多年来积累的诸多问题(如收入低下、专业能力偏弱、服务设施欠缺、尤其是缺少应有的保障以致后继乏人等)越来越成为制约乡村医生个人和群体发展的“瓶颈”,严重地影响着他们对农村居民现有的服务能力和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的意愿。 但因种种原因,这些相关措施在各地推进的力度、落实的程度互有不同。这方面的进展是否如同预期?其具体效果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调研目标 (一)了解村医群体现状和真实需求。包括:乡村医生近年实际受益于政策的情况;乡村医生对正在形成中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认知以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具体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方法。 (二)加强与乡村医生的沟通,增强协会服务基层的意识,进一步扩大协会在深化农村医改方面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调研形式 主要形式为问卷和集中访谈。在每乡的村医培训例会上(按村医管理条例,每年至少有2次,每次有4天),召集村医,调研组发放“村医真实需求调查表”,并与部分村医做深入访谈。 共调查全国7个省,每省各2个县,每县发放问卷至少50份。
调研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样本县农村人口数、村医人数、公共卫生下拨经费等基本情况,以及村医个人的工作收入、设备与服务能力、养老保障和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访谈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事故风险、公共卫生任务、专业培训等问题。
结果分析 全国7省共回收有效问卷731份,其中河北101份, 湖北113份,广西100份,辽宁109份,江苏98份, 新疆110份,四川100份。 受访的731位村医平均年龄为46.8岁,男女比1.9:1, 非外迁人员(即本县、本乡镇、本村的人员)比例98.0%, 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占69.4%。
结果分析 2014年全国7省14县村医抽样基本情况
结果分析 一、工作和收入 1.学医途径 1:卫校毕业 2:医学院或医大 3:函授 4:短期培训 5:跟土郎中学 6:家人传授 7:完全自学 8:其他
结果分析 2.服务辖区的人口数 1:不到500人 2:500-999人 3:1000-1499人 4:超过1500人
结果分析 3.一年诊治病人人次 1:不到500人 2:500-599人 3:600-899人 4:900-1199人 5:1200-1499人 6:1500-2000人 7:2000人以上 8:不知道
结果分析 4.服务方式 坐诊为主 上门服务为主 两种方式差不多为主
结果分析 5.一年总收入 1:<5000元 2:5000-9999元 3:10000-19999元 4:20000-39999元 5:40000-49999元 6:50000-69999元 7:>70000元
结果分析 6.通过公共卫生服务的收入 1:<3000元 2:3000-4999元 3:5000-9999元 4:10000-14999元 5:15000-20000元
结果分析 7.诊治收入占个人年收入比例 1:<30% 2:30%-49% 3:50%-70% 4:>70% 5:不知道
结果分析 8.公共卫生服务费预发比例 1:<30% 2:30%-39% 3:40%-49% 4:50%-59% 5:60%-69% 6:>70%
结果分析 9.是否得到新农合补偿 不知道 1:是 2:否 3:不知道 否 是
结果分析 10.是否得到基本药物补偿 不知道 否 是
结果分析 11.个人年收入水平 1:低于普通村民 2:与本村干部相当 3:与本地乡镇医生相当 4:高于上述人群
结果分析 二、设备和服务能力 1.诊疗用房 租借他人的房屋 政府出钱建造 自己家的
结果分析 2.村卫生室面积 不到50平方 大于100平方 50-99平方
结果分析 3.近三年购买诊疗设备的收入 1:<1000 2:1000-2999 3:3000-4999元 4:>5000元 5:没购买
结果分析 4.购买诊疗设备是否能得到经费补助 不知道 是 否
结果分析 5.执业证书 乡村医生 执业医师 助理执业医师
结果分析 6.所在村卫生室是否纳入一体化管理 不知道 否 是
结果分析 7.五年内是否到乡以上医疗机构进修 不知道 没有 有过
结果分析 三、养老保障和需求 1.是否参加养老保险 是 否
结果分析 2.是否了解国家对乡村医生的政策 很了解 不知道 知道一点
结果分析 3.本地是否落实国家对乡村医生的政策 1:及时落实 2:县里不落实 3:乡镇不落实 4:县内乡镇都不落实 5:不知道
反映出的问题 1. 劳动报酬问题 收入普遍偏低,各省市有所不同。新疆最低,无证村医800元/月,有证村医1200元/月,湖北和四川年收入平均3万左右。但普遍低于当地农村居民,远远低于民办教师,有时甚至生活无法保障,还要承担医疗风险,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村医收入。
反映出的问题 2. 劳动保障问题 各省市共同反映,村医没有纳入国家正规编制,从而没有相应的劳动保障,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 由于村医工作内容和乡村卫生院是一样的,所以是否考虑应纳入卫生院的编制。 此外,乡村医生要发展,优秀的毕业生下基层,编制问题要解决,否则好的人才就不愿下来。后继乏人,是事实,风险太大,收入太低。以前认为收入尚可,社会地位也较高,但现在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下滑。
反映出的问题 3.养老保障问题 缺乏有效的养老保障机制是目前各省市村医面临的普遍问题。付出多,风险大,保障低,付出和回报严重的不一致。 目前,农村人口参加的是农村人口养老保险,村医没有特别的补充,年轻的村医买城镇社保,每年1万多,自费,国家无补助。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村医,如果要参加养老保险,要全部补齐以前的所有费用,政府不承担,都是由个人来负担,而个人的承担能力有限,部分村医无法缴纳(但民办教师有政策)。
反映出的问题 4.医疗风险问题 医疗行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村医相对于其他村民/教师等收入都在下降,而风险却越来越高。 村医社会地位低,弱势群体,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甚至正常治疗死亡都要医生赔偿,风险大,无保障。如:一少数民族病人,经村医处理后无效死亡,仍协调赔了1000元。
反映出的问题 (四川案例)慢支病人,用基本药物3天(抗生素)后抢救无效死亡,最后赔了12万多,都由医生承担,该医生收入只有2万/年。 农村目前大多为老年人口,本身就是高风险人群,导致医生诊疗时为了自我保护,许多医疗服务(治疗)都不敢开展。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性别差异,男医生给女患者看病被告要求赔偿。在部分地区,还发生针对村医的人身伤害事件,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解决医疗执业风险,建议引入第三方机制,如保险公司或医院,一旦有医疗事故,村医和医院能一起承担事故责任。
反映出的问题 5.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问题 访谈中,村医普遍反映公共卫生工作负担过重,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有时甚至影响了正常诊疗工作的开展,而且各乡村配合度较差,工作的实行有一定的难度。 公共卫生任务繁重、种类多(11项公卫任务,如高血压、糖尿病、疫苗接种、 65岁以上要体检、35岁以上高血压初诊,从怀孕到老人所有的健康档案)。 平时要看病,做基本医疗忙不过来,现在这些公共卫生和计划免疫也要做,工作超负荷。
反映出的问题 • 7.培训问题 • 调查发现,大部分村医对定期参加培训或进修以提高医疗水平持肯定态度。 • 但是,也有部分村医反映,由于门诊工作需要开展、时间冲突、公卫工作量太大、其他工作占据时间,如种地或其他的副业等原因,使得部分村医不愿参加相关培训。
反映出的问题 • 8.基本药物问题 • 基本药物品种太少,采购难度大,配送不及时,基本药物目录经常变动,急救药品缺乏。采购药品计划,只有一个月一次,若没报,只能等下个月,无法保证基本治疗,且目录上的药物经常没有,通常价格低、效果好的药物采购不到,现在连肾上腺素、催产素都没有,急救药物采购不到,所以就无法处理急救情况,如青霉素村医都不敢用。
反映出的问题 • 基药品种布局不合理,常用药太少(酵母片、伤风胶囊这些基本药物没有)农民负担重,为1元的药,要花15元的车费去县里医院拿,增加百姓负担。 • 给药矛盾:不让输液,输液易出事故。但少数民族偏好输液,希望上级部门结合实际,控制输液量,而不是不让输液,另外基层网络经常停电,系统打不开,开不出药。 • 药店有货,但村医无法用,村医若帮病人用自购药物,被行政部门发现要罚款。
反映出的问题 • 9.卫生室的建设 • 村卫生室条件差,村医室的医疗设备缺乏。部分村医行医的都是自己房子,村卫生室放在家里,没有专门的工作场所。 • 另外一些村医反映,虽然是国家的房子,但设备都是自己的,电脑也是(水、电、办公费用自己承担)。
反映出的问题 • 10.网络问题: • 网络条件差,健康档案无法上传,自己上网费用政府不承担。 • 新农合要通网以后,上网才能上报,才能获得政府补助。 • 一些地区网络没有建好,所以公共卫生任务要到卫生院来完成(>2次/月),花费时间和交通。村医专网应开至村卫生室。
反映出的问题 • 11.人员配置 • 人手不足,希望增加女村医,每个村至少要有一名女村医,方便对女患者治疗。 • 后继无人,村医年龄普通偏大,而无年轻的医生在村里工作。 • 因工作压力大,收入低,保障差,风险大,所以无人愿意做村医,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村医队伍要精干,老中青结合。 • 聘请有证护士要1000-2000元/月,无法承担,希望能有财政补贴。
反映出的问题 12.信任问题 医患信任感缺失。曾经的村医在村民心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而如今即使是任何的药物不良反应或正常死亡,甚至是疾病自身造成的症状都要医生赔偿。村民对村医的不信任,影响了医患间的交流和沟通。 应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少一些负面报道,多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宣传,以减少患者对医生的一些误解,另外还要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反映出的问题 • 五个最关心的问题
讨论 • 关于养老保障 • 没有养老保险是众多乡村医生的一块心病。近年来许多地区乡村医生群体上访事件频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乡村医生没有养老保险。 • 对现有的文献分析,所有学者都认为应该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但是,研究也发现,乡村医生在现有的体制和收入状态下难以实现养老保障,国家应该推进建立完善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的进程。
讨论 • 关于医疗风险 • 医疗行为蕴含的风险本身具有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构建风险分担机制的必要性。 • 应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分担机制,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化解乡村医生的执业风险,不仅是广大乡村医生的合理诉求,也是保障村民就医可及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是充分填补村民可能遭受的医疗损害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村地区医患和谐、保障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小结 • 关于收入 • 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医生的医疗收入水平低且不同地区间差距较大,各地普遍存在政府补偿不足的问题。 • 我国乡村医生的医疗活动收入构成为预防保健收入、补助、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前,药品收入占乡医总收入的大部分,但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药品采用“零差率”,这就使得乡村医生的收入大减,同时政府补助又不足以弥补这部分的差额。
讨论 而目前公共卫生补助和医疗诊疗收入是影响乡村医生收入的两个因素,随着新农合门诊统筹的开展和药品目录的推广,尽管各地乡村医生的收入无法统一,也趋于稳定,但仍然普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水平。所以,调查对象提出,国家政策基本诊疗费应提高到10元以上,只有提高到10-15元以上,才能维持医师正常的收入,开展正常的诊疗活动,减低药占比,促进良性发展。 此外,公共卫生服务是乡村医生提供的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的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所以在这方面的补助,影响到了乡村医生的收入,各省应出台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予以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