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191 Views
积极把握预期转向带来的机会. 投资研究部 毛晓龙 2011.07.04. 市场总体判断. 关键事件明朗: 影响市场的国内外四个关键事件(国内通胀及地方债,国外欧债及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都比预期要好,使得市场的悲观预期得到修正,信心恢复,这将对本月的市场走势构成积极影响。 政策有局部放松倾向: 中下旬,随着二季度数据的公布及对 7 月份的 CPI 预期以及中央年中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市场的焦点将重新转向政策及 经济,市场 已经预期政策 将有 局部性的修正 ,副总理王岐山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表态也一定程度上是这种态度的反应 。
E N D
积极把握预期转向带来的机会 投资研究部 毛晓龙 2011.07.04
市场总体判断 • 关键事件明朗:影响市场的国内外四个关键事件(国内通胀及地方债,国外欧债及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都比预期要好,使得市场的悲观预期得到修正,信心恢复,这将对本月的市场走势构成积极影响。 • 政策有局部放松倾向:中下旬,随着二季度数据的公布及对7月份的CPI预期以及中央年中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市场的焦点将重新转向政策及经济,市场 已经预期政策 将有局部性的修正,副总理王岐山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表态也一定程度上是这种态度的反应。 • 故此,建议积极把握预期由极度悲观转向常态的信心恢复带来的行情。
看好的板块与机会 • (1)低估值且跌幅仍较大的周期性板块:券商、房地产、汽车、保险等。 • (2)估值有优势且成长确定的小盘股:最好的搭配是PE25倍左右、增长超过30%的小盘股。 • (3)主题性板块:如水利建设、中报超预期的个股。
投资逻辑 • (1)国内地方债及通胀预期得到明朗。 • 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总规模,大体上仍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 • 通胀方面,温总理在欧洲访问期间向全球传达了中国通胀得到了控制的言论,总理的高调表态:一是稳定了国内的通胀预期;二是通胀预期稳定后把中国的政策带出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三是中国不再加码从紧意味着经济不会出现台阶式下滑,封杀了原油下跌的空间,从而封杀了美国希望汽油价格下降带动通胀下降进而为推出QE3创造条件的意图,QE3的难产将有助于控制中国的通胀走势;四是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对市场而言,现在姑且相信总理的言论只是言论而已,但要证伪至少要等到7月中旬公布二季度数据及7月下旬对7月份CPI的预期,因此,从时间上看,至少有三周的空档期;而且,如果7月份CPI出现拐点,总理的言论得到印证,那么市场还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
投资逻辑 • (2)国外方面,欧债走向及美联储的政策都对国内经济有利。 • 欧洲债务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希腊为赢得IMF的资金支撑通过了预算紧缩法案,IMF也公布了对希腊的最新资金援助计划,同时法国、德国等国家对欧洲债务的认识更加积极。 • 美国方面,QE2如期结束,QE3短期很难再推出,美国通胀的抬头使得美联储的政策更加谨慎,有助于国内通胀的控制;另一方面,远远强于预期的美国6月份制造业数据显示日本地震对美国的影响在弱化,中国的出口的预期也有所好转。
投资逻辑 • (3)中旬成为判断下半年政策走向的关键,我们认为存在局部放松。 • 本月中旬集中了全国水利大会、二季度经济数据、中央年中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时间点,如果通胀如预期在6月见顶,那么政策将转向观察期,进而使得市场对政策的局部放松有期待,这将使得中上旬的行情得以延续。不过,从全年来看,考虑到目前经济结构的困境,整体上很难存在全面放松的可能。
投资逻辑 • (4)中报业绩是市场短期关注的焦点。 • 由于之前市场是基于2010年年报给的中报业绩预测,经过二季度经济的下滑,导致机构对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相应调整,那么势必会对全市场的全年业绩预测产生较大影响,相应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存在下调的可能,因此,中报作为观测全年业绩的窗口,尤其受市场紧密关注。
本月关注的事件及数据 • (1)7月8日,江铃汽车披露中报,拉开中报披露大幕; • (2)7月15日,统计局公布二季度经济数据,关注加息的时间点; • (3)7月中旬,中央可能召开北戴河会议确定下半年政策基调; • (4)7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3720亿,远小于6月份的6000亿,关注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是否还是上调; • (5)7月份,关注国家披露的保障房开工进度及全国水利大会的召开。
感谢你的耐心守候 maoxl@bigsun.com.cn; 0571-8681-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