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53 Views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 读. 宁国市津南小学 罗 林. 制定目的.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和 《 义务教育法 》 特制定 《 小学生专业标准 》 。. 《 标准 》 是 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是 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 是 引领小学教师准也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 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背景和意义:.
E N D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 读 宁国市津南小学 罗 林
制定目的 •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生专业标准》。
《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准也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准也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背景和意义: • 《标准》制定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是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那么就需要一个标准。什么样的教师是合格教师?要培训什么?到底怎么培训?怎样提升教师的素养?这都是需要一个标准来指引。
是顺应国际教师专业化的趋势。在美国不仅有全国性的教师标准而且还有各州的地方性标准。不仅有核心的标准,还有学科的标准,比较完备。英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制定了标准,澳大利亚从03年颁布了第一个标准,台湾(2007年研制)、香港(2003年专业能力的框架),日本、法国从90来代开始就已开始并制定完成,所以纵观全世界,各国都在制定标准用来规范教师。我国由首都师范大学承担了研制《小学教师标准》的任务,是顺应国际教师专业化的趋势。在美国不仅有全国性的教师标准而且还有各州的地方性标准。不仅有核心的标准,还有学科的标准,比较完备。英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制定了标准,澳大利亚从03年颁布了第一个标准,台湾(2007年研制)、香港(2003年专业能力的框架),日本、法国从90来代开始就已开始并制定完成,所以纵观全世界,各国都在制定标准用来规范教师。我国由首都师范大学承担了研制《小学教师标准》的任务,
《标准》的出台意义:1,我国尽管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但是这只是纲领性的文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这次标准的出台就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落实了《规划纲要》的内容,思想和精神。2,也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3,同时也是小学教师专业地位的保障。《标准》的出台意义:1,我国尽管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但是这只是纲领性的文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这次标准的出台就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落实了《规划纲要》的内容,思想和精神。2,也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3,同时也是小学教师专业地位的保障。
依据和定位: • 标准制定依据《教师法》、《教育法》、《儿童权利公约》、《国家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同时借鉴了多国的专业标准,为标准制定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多年来在对小学教育和小学教育理论研究上的成果,为这次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纲要:安全、国防教育在标准中得以体现)
小学教师素养可以根据其职业的特征性,概括为“564” :“5‘是爱生命,爱自己、爱儿童、爱角色、爱教育、“6”是指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自然科学、人文与人会科学,关于儿童知识,教育学的知识,有关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的知识,“4”是指小学教师应具有四方面能力,德育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现实能力。
《标准》的基本框架 • 《标准》的基本框架:1,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2,基本内容,由三级指标构成,第一级指标分为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第二级指标为领域,规定了每个维度所包含的领域(共13个),第三级指标为基本要求,共六十项。(在2011年12月12日的征求意见稿中只有58条,后来在少先队活动方面增加了2条),3,实施建议,对教育主管部门(准入,教师聘用、考核、退出)、对培训机构(依据标准开展相关培训)、对学校(学校如何考核教师、管理教师)、对教师个人提出了要求。《标准》正式在2012年2月10日颁布的,和《小学教师标准》一起颁布的还有中学、幼儿园教师标准。
师德为先 • 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突出了其职业的特殊性,重在要求用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立教,不仅传递知识,训练能力,更是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奠基。因此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此要求小学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中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小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被学生记住一辈子,影响一生,所以师德为先,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为本 • 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和追求所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强调学生为本是促进学生快乐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能力为重 • 强调小学教师要把学科知识与理论,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终身学习 • 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仅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要不断学习,充电,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提升教育智慧。
思考 • 1, 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 3,是一次变革,要改变以前的观念, • 4,有震撼,是全国性的第一部标准,意义影响深远。 • 5,有压力,改变以往的观念,是一件难事,但必须要做。 • 6,有希望,为学校管理带来指导性标准,也为教师 成长带来指导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