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645 Views
如何面對小一新挑戰(二) 個案分享. 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註冊社工張希雯. 2011 年 6 月 25 日. 學生入學初期 遇到甚麼困難及挑戰?. 未能適應新學習環境 學習困難 課堂常規 情緒管控能力 社交溝通技巧. 第一層支援措施. 目的:及早識別,幫助有輕微學習困難的學生 安排學生坐在課室前排或恰當位置 給予簡單、清晰的教學指引及提示,必要時重複有關指示 學生不專心,老師會輕拍其肩膊或桌面,提醒他要專注 運用視覺策略明確地提示學生恰當行為,如安坐. 於事前向學生預告將會發生什 麼事,以減低學生的焦慮,有需要 時,會安排預習
E N D
如何面對小一新挑戰(二)個案分享 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註冊社工張希雯 2011年6月25日
學生入學初期遇到甚麼困難及挑戰? • 未能適應新學習環境 • 學習困難 • 課堂常規 • 情緒管控能力 • 社交溝通技巧
第一層支援措施 目的:及早識別,幫助有輕微學習困難的學生 • 安排學生坐在課室前排或恰當位置 • 給予簡單、清晰的教學指引及提示,必要時重複有關指示 • 學生不專心,老師會輕拍其肩膊或桌面,提醒他要專注 • 運用視覺策略明確地提示學生恰當行為,如安坐
於事前向學生預告將會發生什麼事,以減低學生的焦慮,有需要時,會安排預習於事前向學生預告將會發生什麼事,以減低學生的焦慮,有需要時,會安排預習 • 進行協作教學,安排教學助理從旁提示學生如何在小組中與同學合作,完成課堂任務 • 在課堂中安排小差事
善用朋輩影響力,安排鄰座同學提示該生寫手冊、交齊功課等,如「愛心大使」善用朋輩影響力,安排鄰座同學提示該生寫手冊、交齊功課等,如「愛心大使」 • 在課堂中遇有情緒,給予時間及空間讓學生冷靜 • 安排家課及考試調適,協助學生更有效學習
第二層支援措施 目的:額外支援有持續學習困難的學生 • 參與「小組輔導教學」 • 參加社交訓練及共融小組,以提升其社交技巧及 擴闊其社交圈子 • 定期進行言語治療訓練,統整一套互相配合的方法為學生進行訓練 • 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繫,確保管教一致,配合學校的措施
運用「如何教導自閉症兒童解讀別人的想法」教材套,強化學生解讀別人想法的能力運用「如何教導自閉症兒童解讀別人的想法」教材套,強化學生解讀別人想法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解讀別人的想法,鼓勵學生實踐所學 運用「社交技巧輕鬆學‧與人溝通無隔膜:社交溝通技巧自學教材套」,鼓勵學生多運用情緒詞彙及引導學生思考最合適之應對方法 在日常社交情境中鼓勵學生多運用情緒詞彙表達感受
第三層支援措施 目的:加強支援個別問題較嚴重的學生 • 為學生訂立「個別學習計劃」 • 由教育心理學家、老師、家長及社工定期召開特殊學習支援會議,檢討及跟進「個別學習計劃」的推行情況
(一) 情緒調控方面 • 推行獎勵計劃,老師及家長可紀錄學生每天的行為表現,適時給予獎勵,強化其懂得控制情緒的表現 • 參加校本「音樂治療計劃」,以改善其情緒調控及社交溝通
(二) 社交溝通方面 • 透過「社交故事」提升其與人相處的技巧 • 推行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多與同學相處,觀察學生有否運用社交故事中所學的技巧 • 適時提醒學生遊戲時之應有互動技巧
除學校提供支援外,家長參與亦十分重要,故邀請家長配合學校,在家中為學生提供支援。除學校提供支援外,家長參與亦十分重要,故邀請家長配合學校,在家中為學生提供支援。
家校合作 • 家長於開學前已將評估報告交予學校參閱 • 老師、社工於開學前與家長及學生面談,了解學生的成長需要、家庭關係、個人喜好與特性、學習經歷等 • 邀請家長參加「校本調適政策簡介會」認識有關政策 • 跟進學生的功課溫習
家校合作 情緒調控方面: • 家長配合獎勵計劃的推行,強化其懂得控制情緒的表現 • 當學校流程轉變時,為學生進行活動預告,減低學生的焦慮
家校合作 社交溝通方面: • 於日常生活中指導及提醒學生多運用在學校所學的技巧及社交故事 • 向學生講解簡單易明的社交規則 • 在家中替學生進行情境排練,讓學生更能掌握與人相處時的應對技巧,減少與同學的衝突
家校合作 4. 陪同學生參與言語治療訓練,並協助學生完成家中練習 5. 參與校外社交訓練小組,以提升學生與人相處技巧 6. 家長與老師保持緊密聯繫,建立正面溝通
如學生的進度持續令人滿意,便可考慮回復至第二層級的支援如學生的進度持續令人滿意,便可考慮回復至第二層級的支援 • 學校會因應學生的程度而提供不同的支援 • 每間學校會因應其人手編配及資源而提供不同的支援措施予有需要的學生,家長宜向所屬學校查詢有關措施的詳細安排
家長在輔助孩子上的角色 • 及早關注孩子的困難 • 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 與學校及專業人員協作 • 輔導孩子的學習 • 幫助孩子在人際關係及情緒方面的成長 • 以積極正面態度與孩子溝通 • 遇到煩惱的事,不妨跟老師、社工分享,大家樂意和你一起思考解決辦法
總結成功四式 1.家校互信互支持,管教支援齊商議。 2.方法知識同分享,開放溝通最理想。 3.孩子需要同關顧,學習社交要兼顧。 4.成效顯現要需時,堅守信念為孩子。
資料來源 • 融合教育運作指南 • 融合教育—家長篇 教育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網頁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524&langno=2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網上資源 社交技巧輕鬆學 與人溝通無隔膜 • 香港教育學院 「如何教導自閉症兒童解讀別人的想法」教材套 2008年 • 保良局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 學生輔導服務 《伴你童行》升小一適應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