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70 Views
五上 数学 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顾晨茜. 数 学.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1:“0”既不是 正数 也不是 负数,“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 越小 ,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小。会用正负数表示温度 例:用正数和负数表示零上5℃和零下5℃ 诠释:通常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则零上5℃记作 +5℃ ,也可将“+”省略,记作 5℃ ;负数表示零下温度,零下5℃就记作 -5℃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是 0℃
E N D
五上 数学 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顾晨茜
数 学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小。会用正负数表示温度 例:用正数和负数表示零上5℃和零下5℃ 诠释:通常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则零上5℃记作+5℃,也可将“+”省略,记作5℃;负数表示零下温度,零下5℃就记作-5℃。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是0℃ 知识点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只要记住以海平面为分界线,通常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用 + 表示,低于海平面用 - 表示。 例:世界上最大的湖是里海,里海水平面约低于海平面28米。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约高于海平面8844米。用正负数表示。 诠释:通过知识点2由此可得,低于海平面28米就可以表示为-28米;高于海平面8844米就可以表示为+8844米或者省略+号,直接记作8844米。
数 学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3:通常收入记作“+”,支出记作“-”;盈利记作“+”,亏损记作“-”;东北记作“+”、西南记作“—”…… 知识点4:会用正负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五年级某班数学期中考试的平均分为96分,其中四名同学的成绩如下: 李明98分,张兰91分,丁军99分,陈玲100分。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他们的分数与 平均分相差的部分。 诠释:和平均分相比,多的分数就用正数表示,少的分数则用负数表示。由此可得: 知识点5:用正负数表示行走路程时,不能漏写单外 例:如果小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小丽向西走50米,就应记作(-50米)
数 学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知识点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知识点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知识点4:一个社区、校园、公园的面积通常用“公顷”来表示通常用公顷作单位,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0000平方米。 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和比较大的面积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知识点5: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数 学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知识点6: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但形状不同。因此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形。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也不一定是等底等高。 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反过来,与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数 学 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知识点2:判断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可以通过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就是几位小数。注意:写几位小数要大写,如:4.032,小数点后面有3个数字,是(三)位小数。 知识点3: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注意: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数 学 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数 学 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数的改写: 1、改写用“万”或“亿”作单位,只要在万位(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添上“万”或“亿”字。小数末尾的“0”去掉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看精确到哪一位,就将它的后面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2、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3、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 4、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一位(十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5、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二位(百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6、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三位(千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数 学 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注意事项: (1)在表示近似值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例如,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虽然1.50与1.5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一样,1.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而1.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所以1.50在表示近似数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
数 学 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1、被减数是整数时,要添上小数点和根据减数的小数部分补上“0”后再减。 2、竖式中的得数,小数末尾的“0”应划去,横式写得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要写。 在计算小数乘法时,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