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30 Views
本週主題--. 人類中心主義. ☆現代型態的環境意識是隨著現代型態的環境破壞而來的。 ☆環境倫理學的興起則是 1970 年代所發生的事。主因是在 1960 年代人類面臨並感受到一些嚴重的環境危機,覺悟到有必要重新質疑和檢視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環境意識與環境倫理的興起. 2. 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指物體本身既有的價值。但由於基督教天生萬物皆為人類生活而存在的人類凌駕一切的優越想法,認為人類本身的存在就是終極目標,並非為其他任何事物而活,因此傳統的西方道德思想 (moral thinking) 很主觀地賦予人類具有此種內在價值。.
E N D
本週主題-- 人類中心主義
☆現代型態的環境意識是隨著現代型態的環境破壞而來的。☆現代型態的環境意識是隨著現代型態的環境破壞而來的。 ☆環境倫理學的興起則是1970年代所發生的事。主因是在1960年代人類面臨並感受到一些嚴重的環境危機,覺悟到有必要重新質疑和檢視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環境意識與環境倫理的興起 2
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指物體本身既有的價值。但由於基督教天生萬物皆為人類生活而存在的人類凌駕一切的優越想法,認為人類本身的存在就是終極目標,並非為其他任何事物而活,因此傳統的西方道德思想(moral thinking) 很主觀地賦予人類具有此種內在價值。 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 3
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 指的是物體是否對其它物體具有利用的價 值,例如森林和土地都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資 源,因此它們就被認為是一種可以被利用的 手段或工具 (means),所以具有工具價值。 4
生態保育 是經由分析和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 (biological diversity)來經營管理自然資源。保育的內容主要是對基因、物種、族群、生態系統等不同生態層次組成的保存。 保育生態學 5
這是一種涉及政治和社會的運動,目的在於保 護動物、植物,和這些生物的棲息地 (habitat) 等自然資源以提供未來之用。但是保育不是只 有消極地保留或儲蓄自然資源,而是要積極地 合乎情理地運用自然資源。 早期的保育運動主要包括漁業和野生動物經 營,水,土壤保育和森林的維持;現代的保育 運動則注重維持整體性自然資源的使用,以及 荒野區域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保育運動 6
永續發展 (sustainability) 之目的在於提供 現在以及未來的人類和自然環境能夠形成最好 的結果。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對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最常被引用的:「能滿足當代的需要,但同時也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 本身需要的發展能力。」 永續發展 7
◎保育依照其用途和實用性的不同,著眼於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價值。認為自然環境具有工具價值,對人類的福祉有所助益。◎保育依照其用途和實用性的不同,著眼於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價值。認為自然環境具有工具價值,對人類的福祉有所助益。 ◎因此,保育是達成最後目標的一種手段 (means),完全站在考量人類福利的立場。 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 (earth summit) 以及1997年開始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之日本京都高峰會都是基於此理念所形成。 保育?人類中心? 8
☆認為人類是環境倫理主要的關切對象,是萬物的中心,因此也是所有其他事物或自然資源的主宰者。☆認為人類是環境倫理主要的關切對象,是萬物的中心,因此也是所有其他事物或自然資源的主宰者。 ☆抱持此種看法者認為,維護一個永續的自然環境是因為要保障人類的福祉,而非為自然環境自身的健全。 ☆因此,此觀點被認為是人口膨脹、生物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危機的根源。 人類中心主義 9
人類中心主義 • 倫理原理原則僅適用於人類,人類的需求及利益具有究極的價值及重要性。因此,人類對於其他存在者的關懷僅限於那些對人類有價值的存在者。 換言之,世界就是為了人類而存在,人類有權儘可能地自環境取得最大利益。
人類的獨特性 • 人類中心主義論者皆預設了人類的獨特性。你認為人類的哪些特性能被認定為人之為人(異於其他生物)的獨特性? • 人類中心主義傾向「獨具價值說」,請問您同意嗎?
「人類中心主義」只將倫理原則應用於人類,而且人類的需求和利益具有最高的價值和重要性。「人類中心主義」只將倫理原則應用於人類,而且人類的需求和利益具有最高的價值和重要性。 這樣的一種哲學取向,對於其他生物的關懷,僅限於有益於人類的生物。
當今的西方社會,「人類中心主義」被看成一種「不足的」倫理,必須加以重新定位和反省。當今的西方社會,「人類中心主義」被看成一種「不足的」倫理,必須加以重新定位和反省。 人類中心主義可以從宗教和哲學兩個方向來找出它的根源。
當代人類中心主義的爭議 1.懷特- <我們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 2.高爾- 《瀕危的地球》
林•懷特(LYNN WHITE) ☆生態危機表面上是科技惹的禍,但追根究柢來看,其實是宗教惹的禍。懷特指責基督教正是世界上最具有人類中心思想的宗教。 ☆當今的科技發明源於基督教的自然觀,近代科學統治自然的態度,可說是基督教自然神學的延伸發展。當代生態危機的禍源,來自傳統基督教對於自然的傲慢自大心態。 ☆基督教不僅製造人與自然二元對立, 更主張人類依其目的利用自然是上帝的旨意。
《聖經》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舊約.創世紀》 你竟眷顧他…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都服在他的腳下。 《舊約.詩篇》
如何補救?-謙卑之道 懷特主張應提倡聖方濟的核心信念 -謙卑。 不僅個人應該謙卑,整個人類都應該謙卑。 人類並非高居萬物之上,而是平等的,人類應以平等的心態來對待自然萬物。
生態神學 -在20世紀60年代正式崛起的神學運動 -回應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的一種基督教覺醒。 -重尋基督宗教傳統的生態智慧,用以對治當前環境的生態災難和不公義的景況; -嘗試因應生態危機所提出的挑戰,來更新甚至批判基督宗教傳統。
詮釋學的問題 • 如何理解被視為經典的書籍--聖經 (1)何者較合乎經典原意? (2)何者對我們較有意義?
高爾- 《瀕危的地球》 反對懷特對基督教義的詮釋及指控,改採管理員的倫理來理解聖經的教誨。 依管理員的倫理來理解聖經,人類是地球的管理員, 應該講求管理員的倫理, 不但要對上帝謙卑,也應該對自然抱持同樣的態度, 謹慎使用自然資源。
反對以傲慢魯莽的態度只為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後果地濫用自然資源。反對以傲慢魯莽的態度只為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後果地濫用自然資源。 • 在基督教義中「統治」並非「宰制」。上帝讓人類統治萬事萬物,並非將地球歸人類所有,而是要求人類在利用地球時,也要妥善加以照顧,善盡保護之責。
挪亞方舟 • 拯救生物避開滅世洪水。 • 每種生物至少要帶一對上船 • 挪亞代表人類受上帝之託管理地球,這是上帝與人的契約。 • 上帝承諾不讓洪水毀壞地球,每一道彩虹都是這個承諾的象徵。
那….環境危機誰該負責? • 高爾說… • 就是…那個那個 • 哲學家啦!
大多數的西方哲學傳統對賦予自然以直接的倫理責任不表同情。大多數的西方哲學傳統對賦予自然以直接的倫理責任不表同情。 傳統哲學思想對開發和支配大自然提供了理論基礎。 所以,應當部分地對當前的環境危機負責。
早期希臘哲學家 • 普羅塔格拉斯(Protagoras約485B.C.-420B.C.) -人是萬物的尺度。
從古代到近代的哲學思想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多瑪斯亞奎那 笛卡兒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認為植物為了動物而存在……所有其他動物為了人而存在,溫順的動物的存在,是為了讓人使用,並為人提供食物;至於野生動物,雖非全部,但大都可以當作食物,並有其他的用途,如用來做衣服和工具。如果「自然所創的東西都有目的」是正確的說法,那麼,自然必定是特別為了人而創造所有事物的。
多瑪斯亞奎那(Thomas Aquinas) 動物是依照恩寵,安排在事物的自然歷程中而為人所用。相對來說,無論是宰殺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人都沒有以不公義的方式來使用牠們。因此,神說:「如同綠色植物,我已將所有鮮肉送給你們。」
亞里斯多德那與多瑪斯亞奎那二人皆認為只有人(或天使和神)有道德身分。人有道德身分是因為他們有知識,可以思考和選擇。動物和其它生物缺乏這個能力,它們不能道德相聯繫。亞里斯多德那與多瑪斯亞奎那二人皆認為只有人(或天使和神)有道德身分。人有道德身分是因為他們有知識,可以思考和選擇。動物和其它生物缺乏這個能力,它們不能道德相聯繫。
修正的人類中心主義-WILLIAM MURDY • 在<人類中心主義:一個現代的觀點>文中: • 認為White正確地提醒人類不該短利近視地利用大自然; • 但White錯誤地把人類為了自身目的利用大自然也視為錯誤的行為,因為人類必須利用大自然來求生存。 • 人類利用大自然的關鍵在於是否基於「恰當的目的」(proper ends)。
修正的人類中心主義- BRYAN NORTON • 「人類中心主義」可分為「強的」(strong)和「弱的」(weak)兩類型。 • 「強的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以外的大自然事物,只有在滿足人類個體的「感覺偏好」(felt preferences)、滿足個體暫時的特別需求的時候,才具有價值。 • 「弱的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之外的大自然事物,都可以滿足人類的「深思熟慮的偏好」(considered preferences)而具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