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70 Views
如东县能源局 二0一三年九月. 培育风电产业集群 做强如东绿色能源品牌. 前 言. 如东致力打造“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三张名片,绿色能源作为如东三张名片之一,“培育风电产业集群、打造如东绿色能源品牌”对加快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如东对外知名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现状. 机遇. 对策. 主要内容. 风电场开发. 风电设备制造. 现状. 风电场开发现状. 从 2002年如东风电一期10万千瓦特许权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到现在 , 如东风电开发的历史已走过11年。
E N D
如东县能源局 二0一三年九月 培育风电产业集群做强如东绿色能源品牌
前 言 如东致力打造“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三张名片,绿色能源作为如东三张名片之一,“培育风电产业集群、打造如东绿色能源品牌”对加快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如东对外知名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现状 机遇 对策 主要内容
风电场开发 风电设备制造 现状
风电场开发现状 • 从2002年如东风电一期10万千瓦特许权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到现在,如东风电开发的历史已走过11年。 • 到2013年8月底,如东已建成9个风电场,安装了489台风电机组,总容量85万千瓦,装机规模全省第一。
风电场开发现状 • 2013年如东在建风电场项目约20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场项目约135万千瓦。 • 截止2013年8月底,全县风电累计发电约60.5亿千瓦时。实现减排二氧化碳726万吨、二氧化硫4235吨、氮氧化物3932.5吨、固体颗粒物2148吨,节约标煤近211.75万吨。
风电设备制造现状 • 在已有中天科技等配套企业基础上,目前江苏海装、江苏明阳等风电主机制造企业及江苏海力、江苏杰灵等塔筒配套企业已正式落户如东。 • 我县风电设备制造业已具备从1.5MW至6MW等多级别单机容量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与制造能力,目前已具备年产300台套以上风机整机、1000台套塔筒的生产规模。
风电设备制造现状 • 中天科技是我县重点支柱企业,其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海工线缆研发和生产基地,公司主营产品有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海底光电复合缆、直流±160kV~±320kV电压等级海底光电复合电缆、浅海和深海型海底光缆等系列产品。
2012年10月 13日海装风 电5MW海上风 电机组第一 台样机在如 东潮间带风 场成功吊装。 风电设备制造现状
2013年6月29日, 明阳科技全球首 台超紧凑混合驱 动SCD6.0/6.5MW 大型海上风电机 组产品下线仪式 在如东隆重举行。 风电设备制造现状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潮间带风电场风机基础及其生产方法”、“一种潮间带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两项国家发明专利,28个实用新型专利,企业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潮间带风电场风机基础及其生产方法”、“一种潮间带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两项国家发明专利,28个实用新型专利,企业 也成为省高新技术企业。 风电设备制造现状
发展规划 发展思路 机遇
发展规划 • 我县规划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近500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规划装机100万千瓦,海上风电规划装机约400万千瓦。 • 海上风电场共规划3 个潮间带风电场,11 个近海风电场,1 个其他风电场,规划面积共929KM²。
发展规划 如东县海上风场 • 到2015年 装机108万千瓦 近海65万千瓦 潮间带43万千瓦 • 2016 年~2020年 装机285万千瓦 近海240万千瓦 潮间带45万千瓦
发展思路 • 稳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 充分考虑海上风电开发与港口航道、渔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协调统一,做到科学规划,从而实现海上风电场的稳步、有序地开发。
发展思路 • 大力引进风电关键零部件制造业; 依托广阔的海上风电市场,重点引进整个风电产业链中的中下游设备制造配套企业落户,如机舱罩、齿轮箱、发电机、风机大型铸件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风电产业链,提升我县风电设备制造业整体水平。
发展思路 • 积极打造“两个基地、三个中心”; 风电设备试验基地 风电设备研发基地 风电设备认证中心 风电技术培训中心 风电运行维护中心
完善管理机制 强化激励措施 对策
完善管理机制 • 坚持规划引领原则。 所有风电项目的开发必须符合《如东县风电发展规划》,海上风电项目必须符合《如东县近海及潮间带风电发展规划》。 •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着重引进以风电设备制造为重点的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产业链项目,以加快风电产业链进程,真正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完善管理机制 •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结合沿海围垦规划及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开发陆上风电,鼓励发展风光农、风光渔一体化项目及分布式风电场和低风速风电场,同时有序开发海上风电,实现海上风电场建设与沿海开发的和谐发展。
强化激励措施 • 优化投资环境,加强项目招引。 • 加强行业监管,拓展县内县外市场。 • 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科技创新。 • 强化部门协同,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