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经管教研部 柯淑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通过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 年 ) 的建议 》 。. “ 十二五 ”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 十二五 ” 规划则是决定 “ 十二五 ” 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经管教研部 柯淑娥

  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建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建议》。

  3.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则是决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则是决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 《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 目标任务 和重大举措,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4. 学习十二五规划建议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 “十二五”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 “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 “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5.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6.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巨大成就 •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 •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得以胜利完成,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7.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巨大成就 •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关键基础。

  8.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 在遭遇百年罕见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 “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实际增长11.4%,今年前三个季度实现了10.6%的增长。今年二季度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9.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 从以工农业产品产量为主的实体经济来看,我国已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一大工农业产品生产国,在世界银行统计的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我国的钢铁、煤炭、水泥、化肥、汽车、电视机、手机等20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 200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700美元,今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口径,我国正在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10.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 2010年,国家财政收入有望由2005年的3万亿元增加到8万亿元以上。 •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5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转移农业劳动力达4500万人。 • 价格水平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

  11.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好收成,总产量由2005年的9680亿斤增加到2009年10616亿斤,提前四年达到了1万亿斤的规划目标。 •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12.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 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十一五”前四年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落后产能分别为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取得成功,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从五年前在世界上跟跑变为领跑者。

  13.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呈现出协调性增强和布局改善态势,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城镇化快速推进,预计到2010年底,城镇化率提高到47.5%,人口和经济积聚能力显著增强。

  14.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 “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人口资源环境各项指标如期完成。 • 2006~2009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9.99%,SO2排放量减少13.14%,已经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表明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5.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略高一点的水平。

  16.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9%,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条件得到改善。 • 私人汽车拥有量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国内黄金周假日景点人山人海,中国游客遍布世界各旅游胜地……

  17.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 • 23%的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 • 出台了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18.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科技投入明显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科技成果大量涌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 教育发展和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部实行真正免费的城乡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提高,推进教育公平迈出重要步伐,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

  19. 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 除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外,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股东等。 • 特别是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对世界经济稳定和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20.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巨大成就 • “十一五”时期,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 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

  21.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22.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的国内外环境 •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和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变化孕育着机遇,也伴随着挑战,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23. 国际环境的新趋势 •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

  24. 国际环境的新趋势 • 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 • 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 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不振,房地产、金融等支柱产业在危机中受到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形成。 • 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体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持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大量投放流动性,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推动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5. 国际环境的新趋势 • 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 • 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绿色发展成为一大趋势。 • 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有些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

  26. 国际环境的新趋势 • 国际治理结构出现新调整: • 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和金融监管制度改革。通过改进和完善已有架构,形成一个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反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已成为各方共识。 •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调整正在推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有所增强。 • 各国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合作与博弈强化,牵动着国际关系调整演变和国际力量分化组合。

  27. 国内环境的新特征 • 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 • 201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超过4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既是中等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 就我国而言,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随着社会结构加快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也可能进入多发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更大挑战。

  28. 国内环境的新特征 • 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 • 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人均国民收入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进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先例。 • 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29. 国内环境的新特征 • 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1.3%,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69%;消耗了世界46%的钢铁、43%的煤、52%的水泥,仅创造了世界8.7%的GDP。如此过渡依赖和消耗资源,不仅我国难以承受,世界也难以承受; • 2009年,全国七大水系劣五类水质断面比例仍达18.4%,SO2、 CO2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 CO2排放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均居世界第一,大气污染、垃圾围城、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很严重。

  30. 国内环境的新特征 • 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 • 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 • 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社会主体的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而社会建设还不到位,经验缺乏,人才也不足。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

  31. 这一新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履行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这一新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履行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 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动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

  32. 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 •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 从国内看,一个突出的发展大势,就是我国正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迈进。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更加牢固,企业竞争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总体保持稳定。

  33. 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 • 从国际和国内大局上看,都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能够得到延续甚至延长。“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 • 《建议》强调,我国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4. “十二五”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5. “十二五”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 根据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6. 制定“十二五” 规划的指导思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37.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深刻内涵 • 《建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建议》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 为此,《建议》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强调了“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8.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深刻内涵 • 科学发展观,在《建议》中得到了更加全面、具体的体现。 • 我们要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更加强调民生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依此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

  39.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深刻内涵 • 这标志着我们党在领导科学发展的进程上,又迈上了新的高度,也标志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已走过了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了一个追求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协调发展、同步发展的新的发展阶段。

  40.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深刻内涵 •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 我们要遵循发展规律,着力把握发展趋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完善发展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41.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的基本要求 • 科学发展,是我们党积极努力推动的过程和结果。根据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推动科学发展首先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当前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 《建议》强调: •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42.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的基本要求 • 作为一种战略上的认识,我国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得到干部群众普遍认同的,但是作为行动上的自觉选择,还没有在干部群众、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形成风气。 • 《建议》要求在“十二五”时期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 这是《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和对未来的关键抉择,是党执政理念的转变,是解决我国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43.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的基本要求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是五中全会的一个新提法。 • 的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发展本身的事,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此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44.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的基本要求 • 《建议》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即: •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45.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的基本要求 •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46.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的基本要求 • 这“五个坚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条脉络”、五个重要的“切入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体现了突出重点、攻坚克难,跨越危机、引领未来,协调发展、惠民利民,强化动力、助推转型的特点。

  47.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的基本要求 • 很显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十二五”规划《建议》 所强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与过去所讲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联系,又比其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其目的是追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 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五个坚持” ,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依此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48. 主题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 全过程和各领域 • 主题和主线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也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灵魂。 • 具体讲,主题是理念,是统领;主线是手段,是路径。 • “十二五”规划《建议》 一共 12章 ,56条建议,通篇体现了主题主线的基本要求,主题主线贯穿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49.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 《建议》 在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主要目标: •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50.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 《建议》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目标,有两个突出特点: • 一是长短结合,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 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