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歐.亨利

第十一課. 最後一葉. 歐.亨利.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GNU Free Documentation. 第十一課  最後一葉. 題  解.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作者介紹. 修辭小舖. 內容注釋. 國學常識.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仿作練習. 題 解.   本文由本書編者譯自歐.亨利( O.Henry ) 最後一葉 ( The Last Leaf )。作者藉由一片常春藤葉,寫出一個關於生命和愛的故事,主旨在透過這「最後一葉」,彰顯希望之於生命的可貴,並弘揚人性的光輝,標舉博愛無私、犧牲助人的崇高情操。. 題 解.

cart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歐.亨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課 最後一葉 歐.亨利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GNU Free Documentation

  2. 第十一課 最後一葉 • 題  解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作者介紹 • 修辭小舖 • 內容注釋 • 國學常識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仿作練習

  3. 題 解   本文由本書編者譯自歐.亨利(O.Henry)最後一葉(The Last Leaf)。作者藉由一片常春藤葉,寫出一個關於生命和愛的故事,主旨在透過這「最後一葉」,彰顯希望之於生命的可貴,並弘揚人性的光輝,標舉博愛無私、犧牲助人的崇高情操。

  4. 題 解 最後一葉是歐.亨利膾炙人口的著名短篇:當年輕而貧窮的女畫家,在寒冷的深秋因患肺炎重病不起,逐漸喪失活下去的勇氣時,她宣稱自己將隨最後一片藤葉落盡時死去。是對面牆上那一片永不凋謝的常春藤葉,為她帶來生存的希望,創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蹟;但冒著風雪在牆頭畫下那片葉子的老畫家,卻因此感染了急性肺炎,而撒手人寰。   葉子是希望和愛的象徵,這篇小說以常春藤葉貫串全文,也以一種微妙的善意串聯全文。它描寫了窮畫家的困頓,真摯的情誼;老畫家助人、犧牲的精神,更凸顯出生命崇高的意義。   

  5. 作 者   歐.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      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以筆      名聞名於世。生於西元一八六二年,      卒於西元一九一○年,年四十九。   歐.亨利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      州(North Carolina)的一個小鎮。他      的一生富於傳奇性,當過藥房學徒、      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及銀行出納員。在銀行工作時,由於帳務問題而入獄,出獄後在紐約專事寫作。

  6. 作 者   歐.亨利是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以描寫紐約市井生活著稱。他經常出入碼頭、貧民窟與工廠,掌握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作品每每以感傷的幽默,反映勞動階層的痛苦,撫慰小人物受創的心靈。他的小說完全以情節取勝,故事頗多偶然巧合,結局往往出人意料,廣受讀者的喜愛。著有四百萬、西部的心、城市之聲等,今皆收入歐.亨利全集。

  7. 第一段課文 華盛頓廣場西邊,有一小片地區,街道錯綜複雜,姑且叫它「胡同區」,這些胡同九彎十八拐,甚至一條胡同有時會自身交叉一、兩回。有位藝術家曾經發現,這樣橫七豎八的胡同也有可貴之處,那就是:要是有誰來這兒收顏料、紙張或畫布的錢,轉來轉去,老是會轉回原點,但連一分錢都沒收到。

  8.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GNU Free Documentation 華盛頓廣場

  9. 第二段課文 因此,那些從事藝術的,便紛紛來到這個古老而又奇特的格林威治村。他們專找窗戶朝北的房間、有十八世紀人字形屋頂的房子、荷蘭式的小閣樓,為的是貪圖它低廉的房租。又從第六大道買了一些鍋碗瓢盆,過起藝術「殖民」的生活。

  10. 第三段課文 蘇藝和喬喜的畫室就在磚造三層樓的頂樓。喬喜是喬安娜的暱稱。蘇藝來自緬因州,喬喜則是加州人,因為在第八街的德爾摩尼克牛排館相遇後,發現彼此臭味相投:喜歡藝術、愛吃萵苣沙拉、愛穿寬袖上衣,因此,在五月左右,便合租了這一間房子當畫室。

  11. 本課提及的美國州名地理位置圖

  12. 第四段課文   到了十一月的時候,醫生稱它為「肺炎」的這個不速之客,以它那冰冷的手指,碰碰這,觸觸那,像瘟神一樣地濫發淫威,在廣場以東的地方,肆無忌憚地蹂躪成群的人,但是在這長滿青苔的謎樣的胡同裡,它卻放慢了步。       肺炎先生絕不是一位有俠士風範的老紳士。一個弱女子,已經被加州的西風吹得沒有什麼血色了,哪有辦法承受這個老傢伙的鐵拳?喬喜有氣無力地躺在鐵床上,兩眼呆望著荷蘭式小窗外對面的磚牆。

  13. 第五段課文 有一天早上,醫生皺著眉把蘇藝叫到走廊上。  「她只剩下十分之一的存活機會。」他甩了甩溫度計,接著說:「這要看          她有沒有心想活下去,如果          沒有的話,縱有仙丹妙藥也          是徒勞。對了,她最近有什          麼未了的心願嗎?」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去那不勒斯灣畫畫。」蘇藝說。

  14. 第五段課文   「畫畫?別說笑了。我只是想知道她心裡還有什麼令她魂牽夢縈的事,比如說,男人什麼的?」   「男人?男人值得嗎?」蘇藝用她高八度的聲音說:「沒這回事。」   「這樣就麻煩了!」醫生說:「我會盡一切可能來為她治病,可是病人如果開始估算送葬車隊數量的話,我得把藥物的療效打個對折。要是她問起今年冬大衣的款式,我敢保證她存活的機率不是一成而是兩成。」

  15. 第六段課文   醫生走了之後,蘇藝在畫室裡大哭了一場,連紙巾也溼皺成一團。哭過後,拿著畫板,吹著輕快的口哨,昂首闊步地來到喬喜的房間。   當蘇藝看到喬喜的臉朝著窗一動也不動地躺在床上,她以為喬喜睡著了,所以口哨聲馬上停了下來。   之後她架好畫板,開始替雜誌社的文章畫鋼筆插畫。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初出茅廬的作家要先替雜誌社寫文章;理所當然的,菜鳥畫家也要先幫新作家畫插圖才行。

  16. 第七段課文   當蘇藝畫著穿著華麗馬褲、戴著單眼鏡片的愛達荷州牛仔時,她聽到了幾聲低沉的呻吟,因此趕緊跑到床邊。   這時喬喜睜得大大的眼猛往窗外瞧,並倒著數數。「十二」她數著,過了一會兒「十一」,又過了一會兒「十」、「九」,然後又過了會兒,連數了「八」、「七」。

  17. 第七段課文   蘇藝擔心地向窗外看,心想:「有什麼可以數的呢?」眼前所見只有一個空蕩蕩的院子和二十呎外的一道磚牆,常春藤爬滿了半面牆,乾枯的根部還長了些樹瘤。它的葉子早已被秋風吹落得所剩無幾,只有那光禿禿的藤幹還緊抓著斑駁的牆。   「怎麼啦?」蘇藝問道。   「六」,喬喜低聲地說著。「它們現在掉得更快了,三天前還有將近一百片,真是叫我數得頭疼,但現在容易多了,嗯,又掉了一片,只剩下五片了。」   「五片什麼啊?快跟我說!」

  18. 第七段課文   「葉子。長在常春藤上的葉子。等到最後一片掉下來的時候,也就是我走的時候。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難道醫生沒告訴妳?」   「別胡思亂想,沒這回事。還有,那株老常春藤上面的葉子和妳的病情有什麼相關?傻丫頭,別因為妳平常特別偏愛那株藤,就把它拿來作文章。告訴妳喔,今天早上醫生對我說妳好起來的機率有九成呢!這樣的機率就像我們在紐約有可能搭地鐵,或是看見新建大樓的機率是一樣的。妳先喝點湯,然後我就可以繼續畫畫,這一來把畫賣了之後,才可以幫病懨懨的妳買些高檔的紅酒,也順便幫嘴饞的我買些豬排。」

  19. 第七段課文   「妳不用幫我買什麼東西啦!」喬喜定神地望著窗外。「嗯,又掉了一片了,只剩下四片而已。我不想喝湯,反倒是我想在天黑前看到最後一片掉下來。如此一來,我便可以安心地走。」 蘇藝彎下了腰說道:「喬喜啊,在我把圖畫完之前,躺在那兒別張眼,也別看著窗外,好吧?我要在明天之前把圖趕完,要不是畫畫需要光線,我一定會把窗簾放下來的。」   「妳不能去別的房間畫嗎?」喬喜冷冷地看著她。   「我得在這兒陪妳。」蘇藝說。「而且我不要妳直盯著那些沒用的葉子。」

  20. 第七段課文   「那妳畫完了告訴我。」喬喜邊說邊闔上了眼,她一臉慘白動也不動地躺著,好似一尊橫倒的石膏像。「我想看到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我不想空等,也不想思考,只想把每件事都放手,就像那枯敗的葉片,飄啊飄的飄下來。」    「先睡一會兒吧!」蘇藝說道。「我要畫幅退隱的老礦工,我得去找博爾曼上來當模特兒。我只去一下下,你可別亂動。」

  21. 第八段課文   博爾曼原是個畫家,住在她們樓下,已年過六旬。他留著像米開蘭基羅的作品──摩西般又長又卷的鬍子,配上希臘神話中薩蒂爾半人半獸的怪臉,和小妖怪般乾癟的身材;他在繪畫方面並沒有功成名就,畫了四十年,連藝術女神的裙襬都沒沾上邊,但他一心想畫出曠世鉅作,卻一直不能如願。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GNU Free Documentation 米開蘭基羅作品——摩西

  22. 第八段注釋 薩帝爾

  23. 第八段課文 近幾年來,只偶爾替商業畫或廣告畫塗抹出一些品質不佳的畫作,或是充當年輕畫家的模特兒賺些外快。他一喝起杜松子酒就沒辦法節制,     還會順帶高談闊論他的曠世鉅作。不      但如此,他還是個脾氣暴躁的老頭,      瞧不起軟腳蝦,卻自詡為保護樓上兩      位年輕畫家的看門獒犬。

  24. 第九段課文   當蘇藝走到樓下博爾曼陰暗的小畫室時,就發現他已渾身酒味地在那兒。屋角畫架上繃著塊已經擺在那兒二十五年了的白畫布,正等待某個曠世巨匠的第一筆。蘇藝告訴他說喬喜又在東想西想,她怕喬喜的身子會撐不久,喬喜把自己當成弱不禁風的藤葉,可能會隨風而逝。博爾曼聽了之後,紅了眼眶,眼淚不由自主地淌了下來。但一想到這只是喬喜的胡思亂想,隨即以嘲弄兼挖苦的聲音大叫。   「什麼!」他嚷著。「怎麼會有人看到葉子掉了就不想活了呢?我壓根兒也沒聽過這種蠢事。要我當妳的模特兒,門兒都沒有!妳為何會讓那些怪裡怪氣的想法跑到她的腦子裡?唉,真是可憐呦。」

  25. 第九段課文   「她病得很重,身體又虛,所以腦袋燒出了一堆毛病。」蘇藝反駁道。「博爾曼先生,如果你不想當我的模特兒就罷了。老實說,你脾氣還真衝。」   「女人就是女人。」博爾曼大叫。「誰說我不幹的?我們這就走吧!半小時前我才跟妳說我會去的。老天爺,這種破地方真不適合我們的喬喜養病。哪天我要是畫了一幅曠世傑作,我們大家全搬離這個鬼地方。好!就這麼一言為定了。」

  26. 第十段課文   他們上樓的時候,喬喜正睡得香甜。   蘇藝上前將窗簾拉下,然後示意博爾曼去另一個房間。一進房,兩人就緊張地朝窗外的常春藤猛看。之後互相對望了好一陣子,久久沒出聲。窗外的雨下個不停,不時還摻著片片雪花。   博爾曼穿了件暗藍色的上衣,擺好了姿勢坐在那兒,儼然是一個退休的老礦工。

  27. 第十一段課文 當蘇藝隔天早上起來時,發現喬喜兩眼呆滯地望著綠色的窗簾。   「把它拉起來,我想看看外面。」喬喜有氣無力地迸出話來。   蘇藝心不甘情不願地拉開窗簾。   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經過了昨晚的狂風暴雨,居然還有最後一片葉子緊貼著。它的葉柄依然深綠,而葉緣帶著衰頹的黃綠。它傲然地掛在離地二十呎的藤枝上。

  28. 第十一段課文   喬喜感嘆著:「這是最後一葉了。昨天風那麼急,我總覺得它會掉下來。萬一它走了,我想我也會跟它一塊走。」   「寶貝,快別這樣說。」蘇藝忙把臉湊到枕邊。「如果妳不為自己想,最少也要替我想吧?沒有妳我怎麼辦?」   但是喬喜什麼話也沒說,那是因為世上最孤寂的莫過於一個準備走上黃泉路的靈魂。喬喜覺得與塵世距離越來越遠,幻覺也越來越深。

  29. 第十二、三段課文 天色漸暗,但還是可以瞧見那片常春藤葉牢牢地貼在牆上。入夜後,北風雖然減弱了些,但雨勢仍強,雨水滴滴答答地從屋簷滴下。   天才剛露出魚肚白,喬喜就拉開了窗簾。   沒想到那片葉子還在那兒。   喬喜躺在床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它,之後便喚來在爐旁煮湯的蘇藝。

  30. 第十三段課文   「蘇藝啊,我一直都不乖。」喬喜難過地說。「一定是什麼鬼使神差才讓那片葉子老是不掉。我一直想到死真是一種罪過。妳可不可以幫我盛碗湯,再來一杯牛奶,別忘了牛奶裡再摻點紅酒。等等!還是先拿面鏡子給我,再墊幾個枕頭到我背後,我想坐起來看妳煮菜。」

  31. 第十四段課文 一小時後,喬喜突然對蘇藝說:「我希望有一天能去畫那不勒斯灣。」下午醫生來了。醫生要走之時,蘇藝正好趁著這個空檔溜到走廊上和他講話。   「機會是一半一半。」醫生欣慰地執起蘇藝又瘦弱又發抖的手。「只要照顧得宜,必能戰勝病魔。現在我得下樓去看另一個病人了,他叫博爾曼,好像也是個畫家吧,他不幸也得了肺炎。他年事已高,身體又虛,加上病來得太急,應該是沒希望了。但是今天還是要送醫院,那兒的設備好多了。」

  32. 第十五、六段課文   第二天醫生如釋重負地對蘇藝說:「她已經脫離險境,目前只消給她足夠的營養和細心的照顧就夠了。」   到了下午,蘇藝來到喬喜的床前,編織著一條根本用不著的藍色羊毛披肩,織著織著,她伸出一隻手連人帶枕地摟著喬喜。   「喬安娜,我得告訴妳一件不幸的事。博爾曼先生今天因為肺炎在醫院過世了,他只病了兩天就走了。第一天一大早,門房就發現他在房裡痛苦得受不了,衣服和鞋子都溼透了。大家都想不透他在這麼冷的夜晚去了哪裡。

  33. 第十六段課文 之後他們發現了一盞還亮著的燈籠,又驚覺樓梯有被搬動過的痕跡,畫筆散落一地,還有一個混著綠色和黃色的調色盤。寶貝,妳看看窗外,是不是還有一片葉子?妳有沒有覺得不管風再大再急,它都不為所動呢?其實啊,這可是博爾曼的曠世大傑作呢!它在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之前就已經被畫上去了。」

  34. 品評鑑賞 最後一葉是歐.亨利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 當女畫家喬喜生了重病,再無信心活下去時,是對面牆上那片永不凋謝的常春藤葉,燃起了她生存的希望,令她戰勝病魔。 老畫家博爾曼先生的助人、犧牲,呈現出高度的人性光輝。正是這份崇高的情操,使他的藝術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揮,完成了以假亂真的曠世傑作,成就了生命的最高價值。   室友蘇藝得知喬喜的病情,除了無微不至的照顧,還給予精神的安慰;看護之餘,她扮演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在與醫生、博爾曼溝通的過程中,生與死正悄悄進行關鍵性的拉鋸戰。

  35. 品評鑑賞 整篇小說的發展,人物方面,以三位底層藝術家為基調,正因為彼此都是貧困而且鬱鬱不得志的藝術家,更凸顯出真摯溫馨的互助情誼。時間方面,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只在四天之內完成:第一天早晨,喬喜病重,命寄藤葉;第二天早晨,藤葉飄零,喬喜病危,博爾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剛明時,藤葉不落,喬喜轉好,博爾曼被送到醫院;第四天,一存一亡,喬喜脫離險境,博爾曼在醫院去世。全文環繞著藤葉進行,情節緊湊連貫且扣人心弦。

  36. 品評鑑賞 這「最後一葉」關係著兩個人的生死。對喬喜而言,這片葉子是喬喜奮鬥四天,終因望見「希望」而戰勝死神的關鍵;對博爾曼而言,這片葉子是他追求四十年,等待了二十五年的藝術結晶,它融進了博爾曼無私的愛和寶貴的生命,成為老畫家畢生的精品,藉這「最後一葉」而使生命締造了真正不朽的價值!   歐.亨利以出人意料的結局,讓人驚愕唏噓,這種意外結局的「歐.亨利式結尾」,令人沉吟,不忍掩卷。此篇小說極具思想性,它以崇高的人性作為整篇小說的支柱,含義深遠,情節感人。

  37. 問題討論 一、你對喬喜認定葉子凋落就代表毫無希望的想  法覺得如何? 答:喬喜眼裡的最後一葉是生命的徵兆,是死神的化身。她把最後一片葉子視為最後一絲與世界的微弱牽連,並成為放棄生命的理由。隨著風雨中越掉越少的藤葉,讀者的心也隨之越揪越緊。藤葉即將掉完,衝擊到達高潮。沒想到最後一片藤葉依然頑強貼附在牆上,至此她得到絕處逢生的鼓舞,恢復了生存的意念。   然而,葉子落盡並不表示生命的終結,或是希望徹底成為泡影;反之,在它落盡最後一片葉子時,新的希望已隨之悄悄孕育、萌生。「化作春泥更護花」,一旦春天到來,它就以不可阻擋之勢,萌生新的嫩芽,爆發新的生機,所以無須以不當之喻,過度聯想而自怨自艾。

  38. 問題討論 二、博爾曼畫常春藤本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  者卻沒有實寫這幅場景,你覺得這樣的處理  手法好嗎?為什麼? 答:整篇小說,作者對於博爾曼的描寫並不多,甚至連最關鍵的博爾曼畫葉子的過程也沒加以著墨,僅透過蘇藝最後的口述,輕描淡寫數語即交代帶過。但這處理手法上的「空白」,反而讓讀者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表面情節雖簡化了,但我們可以透過想像勾勒出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樣冒著風雨,踉踉蹌蹌地爬到離地面二十多英呎的地方,以顫抖的手調拌黃色和綠色,在牆上施展他從未施展的藝術才能,同時也毫不保留地揮灑生命最後的色澤;我們甚且可以強烈感受到老人火一樣的熱情,和捨己為人的精神;感受到寒冷中的一絲暖意,黑暗中的一線光亮。當想像內化為心靈的情感,便使這篇小說更為豐富、更具感染力了。

  39. 問題討論 三、 「最後一葉」在情節發展中有何作用?這片  葉子對喬喜與博爾曼而言,各具有什麼意義? 答:1.在情節發展中,這「最後一葉」成為生與死的關鍵,也攸關著小說主題意識的呈現。這最後一片葉子關係著兩個人的生命,喬喜因此活了下來,博爾曼卻因而病逝了。小說發展到最後,這片樹葉的真假與否已不再重要,因為這片「假」的樹葉,已超越了真實的生命,揭示出生命的真實意義,並提昇了生命最可貴的價值。 2.喬喜把這最後一片葉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徵兆,作為最後一絲與世界的微弱牽連,以及放棄生命的理由。於喬喜而言,這片葉子是喬喜奮鬥四天,戰勝死神的希望所繫。博爾曼基於對人善良、同情的真誠關懷,於風雨中畫下這片常春藤葉,這片葉子是博爾曼人性的定格,於博爾曼而言,是他追求四十年、等待二十五年的藝術結晶,它融進了博爾曼的愛、善和寶貴生命,成為真正的不朽傑作!

  40. 問題討論 四、你覺得這篇小說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誰?試提  出你的看法與分析。 答:主角的評判標準,不應單純從小說中字數分量的多寡進行判斷,而應就小說的整體衡量,看此角色是否具有典型意義,性格發展是否直接推動情節的逆轉,以及對主題思想的表達是否具有關鍵作用。      若從人物與各方的關係而看:喬喜病危,生命維繫於「最後一葉」,室友蘇藝為他在醫生與老畫家博爾曼之間穿針引線,整體篇幅與著眼點,皆看似環繞著喬喜而發展。如果把喬喜看作最主要的人物,作品的主旨便僅僅是揭露低下階層社會生活的無奈,或是凸顯人所抱持的希望、信念與精神,對生命的重要作用。 若從小說主題的表現而看:作品的主題在於歌頌人性美,博爾曼的外型與內心形成鮮明的對比,透過繪畫「最後一葉」的行動,具體呈現出博爾曼善良、博愛、助人、犧牲的精神,身為低層的小人物,卻有著高尚的人格與美好的心靈,由此判斷博爾曼應是這篇小說寄託主題最主要的人物。

  41. 最後一葉 結構圖表 事件發展 地點——紐約的格林威治村,一個社會底    層藝術家聚居的胡同區 主旨——彰顯希望之於生命的意義,並弘    揚人性的光輝,標舉博愛無私、    犧牲助人的崇高情操 時間——喬喜和蘇藝於五月合租同住,喬    喜於十一月感染肺炎 線索暗線:博爾曼畫常春藤葉——      博爾曼生病——博爾曼     病危送進醫院——博爾     曼去世 線索明線:喬喜病重——喬喜病危     ——喬喜轉好——喬喜     脫離危險

  42. 最後一葉 二天早晨 一天早晨 暗線(博爾曼)——(博爾曼生病) 明線(喬喜)——喬喜病危,窗外         只剩一片葉子 暗線(博爾曼)——(當夜,博爾曼畫上常春藤葉) 明線(喬喜) 喬喜將生命與常春藤葉連結,窗外葉子由十二片到只剩四片葉子 喬喜病重,醫生告訴蘇藝:喬喜只有十分之一的存活機會 蘇藝將喬喜狀況告訴老畫家博爾曼 42

  43. 最後一葉 第四天 第三天 暗線(博爾曼)——博爾曼在醫院去世 明線(喬喜)——喬喜脫離險境 暗線(博爾曼)——醫生診斷博爾曼沒希望存活(博爾曼病危被送到醫院) 明線(喬喜) 下午醫生診斷喬喜存活機會為一半 天色剛明時,喬喜從最後一葉得到鼓舞,有了活下去的信念,病情轉好 43

  44. 字詞辨正

  45. 字詞辨正

  46. 字詞辨正

  47. 字詞辨正

  48. 修辭小舖 (一)轉 化   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轉化的方式有三:(1)將物擬人。(2)將人擬物。(3)將虛擬實。 • 到了十一月的時候,醫生稱它為「肺炎」的這個不速之客,以它那冰冷的手指,碰碰這,觸觸那,像瘟神一樣地濫發淫威,在廣場以東的地方,肆無忌憚地蹂躪成群的人,但是在這長滿青苔的謎樣的胡同裡,它卻放慢了腳步。(擬人) (接下頁)

  49. 修辭小舖 • 肺炎先生絕不是一位有俠士風範的老紳士。一個弱女子,已經被加州的西風吹得沒有什麼血色了,哪有辦法承受這個老傢伙的鐵拳?(擬人) • 它的葉子早已被秋風吹落得所剩無幾,只有那光禿禿的藤幹還緊抓著斑駁的牆。(擬人) • 它的葉柄依然深綠,而葉緣帶著衰頹的黃綠。它傲然地掛在離地二十呎的藤枝上。(擬人)

  50. 修辭小舖 (二)譬 喻   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譬喻可分為四種:(1)明喻:凡喻體、喻詞、喻依三者具備。(2)隱喻:只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繫語如「是」、「為」代替者。(3)略喻: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4)借喻:省略喻體、喻詞,只剩下喻依。 • 她一臉慘白動也不動地躺著,好似一尊橫倒的石膏像。(明喻) • 我不想空等,也不想思考,只想把每件事都放手,就像那枯敗的葉片,飄啊飄的飄下來。(明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