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77 Views
第 9 章 物流运输组织管理. 9.1 物流运输组织管理概述 9.2 普通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9.3 特殊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9.4 物流运输组织绩效评价. 【 引入案例 】 案例一:危险货物运输超载
E N D
第9章 物流运输组织管理 • 9.1 物流运输组织管理概述 • 9.2 普通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 9.3 特殊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 9.4 物流运输组织绩效评价
【引入案例】 • 案例一:危险货物运输超载 • 2004年3月20日,河南省焦作市汽运总公司九分公司危险货物运输专业车队的解放牌危险货物运输汽车,在执行山西阳城至江苏江阴的运输任务时,行进至京沪高速公路扬州段起火,右后轮胎突然爆裂,车厢内放置的3个二硫化碳储存罐由于受碰撞、挤压而破裂,泄露出来的二硫化碳遇到火花,随即发生爆燃。驾驶人员采取措施但无法灭火,随即拨打119、110,火情最终于21日凌晨3时左右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上午10时左右,中断了近14小时的京沪高速公路恢复畅通。 • 分析:危险货物超载越多,安全隐患就比普通货物大好多倍,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据调查,该车核定吨位8吨,实际载货14吨,属于严重超载,汽车轮胎磨损加快,最终导致轮胎爆裂。另外,出车前缺乏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轮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也是发生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9.1.1 运输组织的概念 • 所谓运输组织系统,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运输综合体系。 • 从组织工作的层次来看,(1)是运输工作的宏观组织,即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一定时期内运输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制定出运输什划;(2)是运输工作微观组织,即对某一具体运输任务的组织实施。前者为后者提供指导,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从组织工作的对象来看,一是对运输企业内部运输工具、装卸机具等的作业组织,以提高运输企业的生产效益;二是对客货流的流向、流量方面组织,以实现客货流动的合理化,避免不合理运输;(3)是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因此,运输组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运输组织,是指从客观出发,从微观着手,在既有综合运输网络上,在一定的管理体制的调节与控制下,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配合和各运输环节的协作,实现运输工具、装卸机械高效益地运转和客、货流合理流动的一系列过程。狭义的运输组织,是指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运输方案的实施过程。
我们会想到为什么要研究运输组织,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答案:我们会想到为什么要研究运输组织,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答案: • 1.运输组织系统内各运输方式的内部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搞好运输组织 • 2.客货流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搞好运输组织 • 3.运输体系的发展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搞好运输组织
二 运输组织的作用 运输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组织能有效地协调运输能力与运量的平衡 (2)运输组织能够统等安排,有效地保证运输生产中的协作 (3)运输组织能有效克服运输体系内的薄弱环节,提高整个运输系统运转的灵活性、高效性 (4)运输组织有利于促进综合运输规划工作和综合运输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三 运输组织的原则 1.连续性 2.平行性 3.协调性 4.均衡性
9.2 普通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 9.2.1 零担运输组织 零担货物是指一批货物托运的重量、体积不满一整车装运的货物。零担货物一般需要特别的运输处理作业,如要求定线、定班期发运。
零担货物运输有其自身的特点: • 1.零担货源的不确定性 • 2.组织工作的复杂性 • 3.运输成本较高 • 4.适合了不同层次商品流通的需求 • 5.零担货物运输机动灵活
获取零担货运的货源是零担货物运输经营的基础,零担货源的组织方法有:获取零担货运的货源是零担货物运输经营的基础,零担货源的组织方法有: • 1.实行合同运输 • 2.设立零担货运站点 • 3.委托代理零担货运业务 • 4.聘请货运信息联络员,建立货源情报网络 • 5.设立电话受理业务 • 6.设立网上接单业务
零担货物运输按照零担货运车辆发送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和非固定式两种组织形式零担货物运输按照零担货运车辆发送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和非固定式两种组织形式 • 1.固定式零担运输 (1)直达式 (2)中转式 (3)沿途式 • 2.非固定式零担运输 • 非固定式零担运输是指按照货流的具体情况和货主的特别要求而临时组织的零担运输,通常在新辟零担货物运输线路或季节性零担货物线路上使用较多
9.2.2 整车运输组织 • 整车运输是指托运人托运货物的重量、体积或形状需要一辆或一辆以上货车运输的运输方式。为了明确运输责任,整车运输通常是一车一张货票、一个发货人。
整车运输的组成部分: • 1.运输准备过程 • 2.基本运输过程 • 3.辅助运输过程 • 4.运输服务过程 • 构成整车货物运输生产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了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表现了相互关联性。同时,通过运输准备过程、辅助运输过程、运输服务过程活动,可以使基本运输过程能够与物流过程的各个功能环节有机地协调起来,使得运输生产过程的服务质量得以提高。
货物在始发站的各项货运作业统称为发送站务工作。发送站务工作主要由受理托运、组织装车和核算制票等三部分组成。货物在始发站的各项货运作业统称为发送站务工作。发送站务工作主要由受理托运、组织装车和核算制票等三部分组成。 • 货物在运送途中发生的各项货运作业,统称为途中站务工作。途中站务工作主要包括途中货物交接,货物整理或换装等内容 • 货物在到达站发生的各项货运作业统称为到达站务工作。到达站务工作主要包括货运票据的交接,货物卸车、保管和交付等内容
9.2.3 班轮运输组织 • 班轮运输是指由班轮运输企业按照事先制定的船期表,在特定航线上,以既定的挂靠港顺序,经常地从事各港间的船舶运输。班轮运输中,通常会涉及班轮公司、船舶代理人、无船承运人、海上货运服务代理人、托运人、收货人等有关货物运输的关系人
班轮运输除了在资金需求、技术装备、机构设置、运输组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特殊要求外,在营运组织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班轮运输除了在资金需求、技术装备、机构设置、运输组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特殊要求外,在营运组织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班轮运输具有“定期、定线、定港、定价”的特点★ • (2)班轮运输中承托双方权利义务、责任豁免以提单背面条款为依据 • (3)班轮运价包含装卸费,承托双方不计“速滞费”
班轮运输的基本流程 • (1)揽货和订舱 • (2)装船,分为直接装船和集中装船 • (3)卸货 • (4)交付货物
集装箱运输的出口货运程序 • (1)订舱或托运 • (2)承运 • (3)发放空箱 • (4)报验、报关 • (5)货物装箱 • (6)集装箱的交接和签收 • (7)换取提单 • (8)集装箱装船
集装箱运输的进口货运程序与传统的班轮运输的进口货运程序大体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集装箱运输的进口货运程序与传统的班轮运输的进口货运程序大体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寄送货运单证 • (2)分发货运单证 • (3)发出提货通知 • (4)换取提货单 • (5)编制卸船计划 • (7)提货交付 • (8)空箱回运
9.3 特殊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引起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需要特别保护的货物。危险货物包括三层含义: • 1.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 2.容易引起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 3.需要特别保护
9.3.1 危险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 危险货物运输,要经过受理托运,仓储保管,货物装卸、运送、交付等环节,这些环节分别由不同岗位人员操作完成。其中受理托运、货物运送及交接保管工作环节尤其应加强管理,其规范要点如下。 • 1.受理托运 • 2.货物运送 • 3.交接保管
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结构、性能和装备必须符合一些相应的特殊要求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结构、性能和装备必须符合一些相应的特殊要求 • (1)车辆排气管应有隔热罩和火星熄灭装置; • (2)装运大型气瓶、可移动式槽罐的车辆必须装备有效的紧固装置; • (3)车厢底板必须平整完好,周围栏板必须牢固; • (4)在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般应使用木质底板车厢,如是铁质底板,就应采取衬垫防护措施,例如铺垫胶合板、橡胶板等,但不能使用稻草片、麻袋等松软村料; • (5)装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不得使用明火修理或采用明火照明,不得和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击;
(6)装运放射性同位素的专用车辆、设备、搬运工具、防护用具,必须定期进行放射性污染程度的检查,当污染量超过规定允许水平时,不得继续使用;(6)装运放射性同位素的专用车辆、设备、搬运工具、防护用具,必须定期进行放射性污染程度的检查,当污染量超过规定允许水平时,不得继续使用; • (7)根据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车辆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村和捆扎、防散失、防水等工具、用具; • (8)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应具备良好避振性能的结构和装置; • (9)装运危险货物的车辆必须按国家标准GB13392——92规定设置“危险品”字样的信号装置,即三角形磁吸式“危险品”字样的黄色顶灯和车尾标志牌; • (10)对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限制:拖拉机不得装运爆炸物品、一级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一级易燃物品(包括固体、液体和与体);自卸车原则上不得装运各类危险货物;非机动车不得装运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民用液化石油与暂子免除限制);畜力车不能驮运爆器材、炸药或爆炸物品。
9.3.2 超限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 公路货物运输中的超限货物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货物: • (1)货物外形尺寸长度在14m以上或宽度在3.5m以上或高度在3m以上的货物; • (2)重量在20t以上的单体货物或不可解体的成组(捆)货物 • 铁路货物运输中的超限货物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货物: • (1)货物装车后,在平直线路上停留时,货物的高度和宽度有任何部位超过机车车辆 • 限界均为超限货物; • (2)货物装车后,在平直线路上停留虽不超限,但行经半径为300m的曲线线路时,货物的计算宽度仍然超出机车车辆限界,亦为超限货物。 • (3)货物装车后,在平直线路上或行经半径为300m曲线线路上均未超出机车车辆限界,但当货车行经在特定区段时,货物的高度或宽度超出特定区段的装载限界时,也属于超限货物。
超限货物与普通物流运输相比,超限货物运输具有以下特殊性:超限货物与普通物流运输相比,超限货物运输具有以下特殊性: • (1)特殊的装载要求 • (2)特殊的运输条件 • (3)特殊的安全要求
在超限货物的受理和承运中,发货人托运超限货物时,除按一般货运手续办理外,并应提供下列资料:在超限货物的受理和承运中,发货人托运超限货物时,除按一般货运手续办理外,并应提供下列资料: • (1)托运超限货物说明书、货物外形的三视图,并须以“+”号标明货物重心位置; • (2)自轮运转的超限货物,应有自重、轴数、轴距、固定轴距、长度、转向架中心销间距离、制动机形式,以及限制条件; • (3)必要时,应附有计划装载、加固计算根据的图样和说明 • 向发货站提供以下资料: • (1)货物外形尺寸图; • (2)应以“+”符号注明货物重心位置及其有关尺寸; • (3)货物支重面的长度和宽度; • (4)计划装载、加固方案。
依据超限货物运输的特殊性,其组织工作环节主要包括依据超限货物运输的特殊性,其组织工作环节主要包括 • (1)办理托运 • (2)理货 • (3)验道 • (4)制定运输方案 • (5)签订运输合同 • (6)线路运输工作组织 • (7)运输统计与结算
9.3.3 鲜活易腐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 鲜活易腐货物,指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死亡和腐烂变质的货物,物流运输的鲜活易腐货物主要有:鲜鱼虾、鲜肉、瓜果、蔬菜、牲畜、观赏野生动物、花木秧苗、蜜蜂等等。 • 鲜活易腐货物运输的特点有: (1)季节性强、运量变化大 (2)运送时间上要求紧迫 (3)运输途中需要特殊照料
冷藏货大致分为冷冻货和低温货二种 • 冷藏货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货物变质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 表9.1 冷冻货物的运输温度 • 货名 • 运输温度 • 货名 运输温度 • 鱼 -17.8°C~-15.0°C • 虾 -17.8°C~-15.0°C • 肉 -15.0°C~-13.3°C • 黄油 -12.2°C~-11.1°C • 蛋 -15.0°C~-13.3°C • 浓缩果汁 -20°C
9.4 物流运输组织绩效评价 • 物流运输组织绩效评价是指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的运输服务满足货主需要的程度,它是运输企业组织生产效果的综合反映 物流运输组织绩效的评价又分为:局部评 和综合评价。局部评价是单纯对运输服务 量的评价,考核服务水平是否能够满足货 需求;综合评价是对物流运输组织活动全 程的评价,从多方面考核运输活动满足货主需 的程度。
9.4.1 物流运输组织质量的评价 • 1.运输前 运输前主要考核运输企业的组织结构完整 可联系性等指标 • 2.运输中 • 运输过程中主要考核指标有:集货延误率、配送延误率、货物破损率、在途货物破损率、货物差错率、货物丢失率、签收率、签收单返回率、信息准确率、城间运输稳定性等 • 3.运输后 • 运输过程结束后,主要考核运输企业的通知及时率、投诉预警率、客户满意度、索赔赔偿率等指标,
9.4.2 物流运输组织绩效评价指标 • 运输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主要表现在 • 1.安全性评价指标 • (1)运输事故频率 (2)安全行车(船、飞)间隔里程
2.完整性评价指标 (1)装卸质量合格率 (2)货损率 (4)货运事故赔偿率
3.经济性评价指标 • (1)运输费用水平 • (2)运输费用收益
4.及时性评价指标 • 5.方便性评价指标 • 6.服务性评价指标 • (1)服务率 • (2)缺货率
9.4.3 提高物流运输组织绩效评价的措施 • 1.安全质量 • 2.服务质量 • 3.运行质量 • 4.作业质量 • 5.设备质量 • 6.管理质量 • 7.人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