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07 Views
《 职业危害与防护技术 》 实训. 1. 实训目的和要求 2. 实训内容 3. 实训报告要求. 1 .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 1 )了解常用防护用品的分类; ( 2 )掌握常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2 .实训内容 ( 1 )头部防护用品及其使用常识; 安全帽的种类: 塑料安全帽、橡胶矿工安全帽、玻璃钢安全帽、胶纸安全帽、防寒安全帽、竹编安全帽等。. 安全帽结构示意 1— 帽体 2— 帽衬 3— 系带 4— 帽衬顶带 5— 吸收冲击内衬 6— 帽衬环形带 7— 帽檐. ( a ) ( b ) ( c ).
E N D
《职业危害与防护技术》 实训
1. 实训目的和要求 2. 实训内容 3. 实训报告要求
1.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常用防护用品的分类; (2)掌握常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2.实训内容 (1)头部防护用品及其使用常识; 安全帽的种类: 塑料安全帽、橡胶矿工安全帽、玻璃钢安全帽、胶纸安全帽、防寒安全帽、竹编安全帽等。 安全帽结构示意 1—帽体 2—帽衬 3—系带 4—帽衬顶带 5—吸收冲击内衬 6—帽衬环形带 7—帽檐
(a) (b) (c) (d) (e) (f) 安全帽外壳设计的各种形状 (a)单筋大沿帽 (b)V字筋大沿帽 (c)多筋大沿帽(d)无筋大沿帽 (e)圆顶无沿帽 (f)单筋台阶型大沿帽
安全帽的使用: (1)佩戴前,应检查安全帽各配件有无破损、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插口是否牢靠、绳带是否系紧等,若帽衬与帽壳之间的距离不在25-50mm之间,应用顶绳调节到规定的范围。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2)根据使用者头的大小,将帽箍长度调节到适宜位置(松紧适度)。高空作业人员佩戴的安全帽,要有颏下带和后颈箍并应拴牢,以防帽子滑落与脱掉。 (3)安全帽在使用时受到较大冲击后,无论是否发现帽壳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都应停止使用,更换受损的安全帽。一般安全帽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4)安全帽不应储存在有酸碱、高温(50℃以上)、阳光、潮湿等处,避免重物挤压或尖物碰刺。 (5)帽壳与帽衬可用冷水、温水(低于50℃)洗涤。不可放在暖气片上烘烤,以防帽壳变形。
1. 连接防毒面具:旋下罐盖,将滤毒罐接在面罩下面,取下滤毒罐底部进气 孔的橡皮塞。 (2)防毒面具使用方法
2. 使用前要先检查全套面具的气密性。方法是:将面罩和滤毒罐连接好,戴好防毒面具,用手或橡皮塞堵住滤毒罐进气孔,深呼吸,如没有空气进入,则此套面具气密性较好,可以使用。否则应修理或更换。
3. 佩带时如闻到毒气微弱气味,应立即离开有毒区域。
4. 有毒区域的氧气占体积的18%以下、有毒气体占总体积2%以上的地方,各型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5. 滤毒罐分大、中、小三种型式,分别适用于毒气体积浓度不大于2%、1%和0.5%的场合。 当浓度小于0.3%时,也可选用滤毒盒。不论哪种滤毒罐,都必须在氧气含量大于18%的时候才能使用。所以,在阴沟、地窖、井下或车间内进行化学救援作业时,都必须使用专用的长管送风面具、隔绝式空气面具或氧气呼吸器。防毒口罩则只能用于毒云传播区的人员疏散。 6. 每次使用后应将滤毒罐上部的螺帽盖拧上,并塞上橡皮塞后储存,以免内部受潮。 7. 滤毒罐应储存于干燥、清洁、空气流通的库房环境,严防潮湿、过热,有效期为5年,超过5年应重新鉴定。
4号滤毒罐:标色为灰色,主要防护氨、硫化氢。4号滤毒罐:标色为灰色,主要防护氨、硫化氢。 不同颜色滤毒罐的防护对象
7号滤毒罐:标色为黄色,主要防护酸性气体和蒸汽,例如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氮的氧化物、光气、磷和含磷有机农药。7号滤毒罐:标色为黄色,主要防护酸性气体和蒸汽,例如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氮的氧化物、光气、磷和含磷有机农药。
滤毒罐型号适用场合 1.(绿色罐)各类毒剂(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汽油、丙酮、醚、二硫化碳等); 2.(桔红罐)各类毒剂和一氧化碳; 3.(褐色罐)有机蒸气、氯气、卤代化合物; 4.(灰色罐)氨 、硫化氢等; 5.(白色罐)一氧化碳等; 6.(黑色罐)水银蒸气; 7.(黄色罐)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等。
(3)化学防护服使用方法 基本结构:头罩、连体裤、防化手套、防化胶靴为一体,使用时与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配合使用。
穿戴顺序: (1)首先按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说明书要求佩戴空气呼吸器。 (2)将防化服密封拉链拉开,先伸入右脚,再伸入左脚,将防化服拉至半腰,然后将背囊罩上空气呼吸器。 (3)将供给阀的快速接头插入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插座上,打开气瓶开关,戴好空气呼吸器面罩。 (4)先呼吸几次,确认呼吸及其他一切正常后穿上两袖,戴好大视野连体头罩,拉合封密拉练。 (5)正常呼吸大约1.5分钟,防化服鼓起,此时可以进入作业现场。
脱下顺序: 作业完毕后,在安全区脱下防化服,卸下空气呼吸器,操作顺序如下: (1)拉开密封拉链,摘下大视野连体头罩,脱下两袖。 (2)摘下全面罩,关闭气瓶开关,将供气阀与空气呼吸器分离开。 (3)脱下防化服,卸下空气呼吸器。 (4)平整放于制定地点。
保养与保管: 1. 防化服按规定放于制定位置,专人保管监护,每次交接班及安全巡检过程中作为必不可少的交接及检查内容。 2. 每次用后根据污染情况,可用清水、肥皂水或0.5%~1%的碳酸钠水溶液冲洗,再用清水冲净,放在阴凉通风出晾干后收存。 3. 防化服应在室内悬挂储存,不宜折叠挤压。 4. 储存时应远离热源,避免日光照射,避免与活性化学品及油类接触。 5. 防化服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温为5℃~35℃,相对湿度为40%~80%的仓库内。
3. 实训报告要求 (一)封面填写内容 1. 课程名称 2. 专业、班级 3. 学号、姓名 (二)每个实训填写的内容 1. 实训项目名称 2. 实训时间 3. 正文内容 一、实训目的;二、实训设备;三、实训具体内容;四、实训收获体会;五、意见或建议。
考核方法: 预习报告10%,实训操作50%,实训报告40%。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