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62 Views
9. 數位內容與服務. 學習目標 9.1 產業價值鏈:供應鏈或需求鏈 9.2 供應鏈活動:供應與需求交易流程 9.3 廠商生產端交易循環 9.4 物料供應端交易循環:跨組織庫存管理 9.5 物料供應端流程:供應商關係管理 9.6 電子市集與聚合模式 9.7 企業間電子商務的標準 9.8 我國產業電子化計畫. 9.1 產業價值鏈:供應鏈或需求鏈. 產業價值鏈:台灣 B to B 經營模式. 9.1 產業價值鏈:供應鏈或需求鏈. 什麼是供應鏈?
E N D
9 數位內容與服務 • 學習目標 • 9.1 產業價值鏈:供應鏈或需求鏈 • 9.2 供應鏈活動:供應與需求交易流程 • 9.3 廠商生產端交易循環 • 9.4 物料供應端交易循環:跨組織庫存管理 • 9.5 物料供應端流程:供應商關係管理 • 9.6 電子市集與聚合模式 • 9.7 企業間電子商務的標準 • 9.8 我國產業電子化計畫
9.1 產業價值鏈:供應鏈或需求鏈 • 產業價值鏈:台灣 B to B經營模式
9.1 產業價值鏈:供應鏈或需求鏈 • 什麼是供應鏈? • 由需求的觀點:補給的行動,來自於「訂單履行流程」(Order Fulfillment Process, OFP) • 由供應的觀點:補給的行動,來自於製造商的計畫流程 • 供應鏈的分類 • 推式供應鏈 • 拉式供應鏈
9.1 產業價值鏈:供應鏈或需求鏈 • 為什麼供應鏈受到重視? • 全球競爭與運籌與「漣波效應」 • 產品生命週期縮短與「協同商務」 • 需求難以預測與「長鞭效應」 • 價值模式與獲利模式 -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 • 購買前:購買前需要花時間比較 • 購買中:購買的過程有許多的文件表單往返 • 購買後:購買後的風險
9.2 供應鏈活動:供應與需求交易流程 • 企業活動 - 波特的「價值鏈」活動
9.2 供應鏈活動:供應與需求交易流程 • 客戶銷售端交易循環(訂單處理) • 計畫生產(BTS) • 接單後生產(BTO) • 接單後組裝(CTO)
9.3 廠商生產端交易循環 • 生產規劃 • 廠商生產端交易循環的重點在於依照顧客的訂單從事排程與生產,以實現訂單的需求。 • 網際網路主要的功能在於整合各項資源(如設備、人力、財務)的生產排程之計算能力。
9.3 廠商生產端交易循環 • 客戶需求流程:訂單需求管理與產能規劃 • 跨組織資料交換的內容包括了電子表單、生產計畫、庫存資料、以及銷售資料 • 製造業有幾個重要的目標:準時交貨、品質優良、成本低廉(Delivery, Quality, Cost, DQC) • 訂單承諾與「先進規劃排程」 • 產能、物料、與配銷物流的配合 • 先進規劃排程提供了互動式的沙盤推演(what if analysis),利用電腦所提供的整合與計算能力,隨時計算出不同情況下的供應鏈狀況 • 訂單預測 • 由上而下的預測 • 由下而上的預測 • 產品生命週期預測 • 事件預測 • 連續補貨
9.4 物料供應端交易循環:跨組織庫存管理 • 常有三類的庫存:原物料、在製品、與成品 • 為什麼有庫存?類似家庭到量販店 • 大量訂貨會有折扣,同時節省貨運成本 • 缺貨會失去訂單,所以多累積一些貨,以備不時之需 • 庫存是誰的?供應商管理庫存 • 「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指的是:「庫存不再由買方維護,供應商必須隨時檢查庫存水準並且自行補貨,買方在提領前,物料都是供應商的,只有在提領物料時,才發生購買的事實。」 • VMI分三類:供應商倉庫、買方倉庫、第三者倉庫
9.5 物料供應端流程:供應商關係管理 • 策略供應商關係管理 • 連接方式:A類連線廠商(Server to Server, AP to AP, or ERP to ERP)、B類連線廠商(Server to Package, or Turnkey Systems)、C類連線廠商(Brower Based) • 關係種類:協同設計(Collaborative Design)、尋找委外對象(Sourcing)、交易協商(Transaction)、供應鏈規劃與執行(Supply Chain Planning & Execution) • 競標方式
9.5 物料供應端流程:供應商關係管理 • 線性關係到環狀關係
9.6 電子市集與聚合模式 • 中立的電子市集- Kaplan與 Sawhney(2000) • 企業「買什麼」可以分作:製造所需資源與物料(manufacturing input)、營運所需資源與物料(operating input) • 在「如何買」的部份又可以分成:系統化委外(system sourcing)、現貨採購(spot sourcing) • 依照如何買與買什麼,可以細分成四種e-Hub:Horizontal MRO Hub、Vertical Catalog Hub、Horizontal Yield Managers、Vertical Exchange
9.6 電子市集與聚合模式 • 聚合模式 • 反向聚集或買方聚集體:指的是少數或多數買家聯合起來「聯購」,或是匯集RFQ(request for quotation,詢價單)以獲得數量上的折扣,或是聯合買家,讓賣方競價(reverse auction,低價者得標) • 正向聚集或賣方聚集體:指聯合供應端與買方議價,讓買方競標(auction,高價者得標)
9.6 電子市集與聚合模式 • 供應鏈管理的取捨 • 批量大小的取捨 • 運輸成本的取捨 • 少量多樣生產的取捨
9.7 企業間電子商務的標準 • 訊息標準(Message Based) • XML • 流程標準(Process Based) • RosettaNet、ebXML、BizTalk等。 • 網路服務標準(Web Service Based) • SOAP • WSDL • UDDI
9.8 我國產業電子化計畫 • 資訊半導體業供應鏈示範系統 • 資訊半導體業供應鏈示範系統 • 製造業電子化 • 商業電子化 • 農業電子化 • 營建業電子化 • 金融業電子化 • 政府採購電子化 • 中小企業電子化
Ch9 問題討論 • 請以產業價值鏈的觀點,來談台灣B to B 的(OEM、ODM、EMS、OBM)經營模式。 • 參圖9.1,314頁 • 請由需求的觀點與供應的觀點來說明供應鏈。 • 由需求的觀點:補給的行動,來自於「訂單履行流程」(Order Fulfillment Process, OFP) • 由供應的觀點:補給的行動,來自於製造商的計畫流程 • 請說明「推式」與「拉式」供應鏈間的差異。 • 參圖9.2,317頁 • 請說明漣波效應、協同商務、與長鞭效應跟供應鏈間的關係。 • 參圖9.3,318頁 • 請舉例說明交易循環的概念。 • 典型的雙交易循環包括了「訂單、存貨、排程、存料、訂料、生產、送貨」七個活動所構成。每一個活動應該包括了金流、物流、資訊流。資訊流與金流是依循需求鏈的方向,由客戶需求出發,物流則是由原物料供應端出發。
Ch9 問題討論 • 說明BTS、BTO與CTO三種生產方式。 • 參圖9.5,325頁 • 什麼是前置時間?對 B to B 供應鏈的影響為何? • 為製造需要時間(像是機器模具的準備、原物料的購買、生產時間、送貨的交通時間),所以不是下訂單後馬上就有貨,必須有一段前置時間(lead time)。如果製造廠同時製造多種產品,還要牽涉到在有限產能下的生產排程問題,如果備料不足,還要向原料供應商訂料,製造也需要時間。導致客戶下訂單後,何時能交貨充滿了不確定性。 • 為什麼訂單承諾是跨組織的? • 要完成訂單承諾,需要靠產能、物料、與配銷物流的配合,但是產能、原物料、物流配銷可能都不是同一家企業,所以跨組織的協調就很重要 • 訂單預測的方法有哪些? • 由上而下的預測、由下而上的預測、產品生命週期預測、事件預測、連續補貨 • 庫存是如何產生的?庫存是誰的? • 大量訂貨會有折扣,同時節省貨運成本。缺貨會失去訂單,所以多累積一些貨,以備不時之需。 • 不一定,根據VMI,庫存是供應商的 • 什麼是VMI?依照倉庫設置地點的不同,可以分作哪三類? • 「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指的是:「庫存不再由買方維護,供應商必須隨時檢查庫存水準並且自行補貨,買方在提領前,物料都是供應商的,只有在提領物料時,才發生購買的事實。」 • VMI分三類:供應商倉庫、買方倉庫、第三者倉庫
Ch9 問題討論 • 請敘述供應商管理的方式。 • 連接方式、關係種類、競標方式 • 買賣交易的電子市集,依照買賣雙方的數量,可以分作哪四類? • 參圖9.8,336頁 • e-Hub,依照買什麼與如何買,可以分作哪四類? • 參圖9.10,339頁 • 說明聚合模式(aggregator model)的經營模式。 • 反向聚集或買方聚集體、正向聚集或賣方聚集體 • 企業間電子商務有哪些標準? • 訊息標準、流程標準、網路服務標準 • 簡述我國產業電子化的相關計畫。 • 資訊半導體業供應鏈示範系統、資訊半導體業供應鏈示範系統、製造業電子化、商業電子化、農業電子化、營建業電子化、金融業電子化、政府採購電子化、中小企業電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