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06 Views
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 信息工作会意见征求稿. 目录. 一、项目背景. 《2002 年,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确定了 《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 ,提出了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分别是: 1 、人口基础信息库 2 、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3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 4 、宏观经济数据库 这四大基础数据库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四大战略性、基础性信息库。.
E N D
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 信息工作会意见征求稿
《2002年,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确定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分别是:《2002年,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确定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分别是: 1、人口基础信息库 2、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3、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 4、宏观经济数据库 这四大基础数据库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四大战略性、基础性信息库。
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于2004年1月2号下发了国信办[2003]62号《关于开展人口基础信息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首批试点设于上海市、江苏省扬州市和湖南省,以公安户籍数据库为基础,劳保、工商税务、民政、银行、保险、计生等部门完成信息共享。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于2004年1月2号下发了国信办[2003]62号《关于开展人口基础信息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首批试点设于上海市、江苏省扬州市和湖南省,以公安户籍数据库为基础,劳保、工商税务、民政、银行、保险、计生等部门完成信息共享。 2006年国家人口数据库基本建成,截至目前共有12.8亿人的基础数据.
随着国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康复医疗体系和服务网络的逐步完善,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残疾人的基本数据。随着国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康复医疗体系和服务网络的逐步完善,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残疾人的基本数据。 但是其中人口基础信息库的建设目前缺失残疾人的相关信息,随着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会严重制约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残疾人人口库的建设涉及业务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建设费用较高,为了顺利完成残疾人人口库建设的任务,2007年中国残联在国家申请了两个重大项目,在技术、资源、经费等方面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残疾人人口库的建设涉及业务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建设费用较高,为了顺利完成残疾人人口库建设的任务,2007年中国残联在国家申请了两个重大项目,在技术、资源、经费等方面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1、发改委“中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 主要完成集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处理、更新、交换、服务为一体的规范化的信息共享以及配套的保障体系、标准体系的建设,以保证人口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 2、科技部“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应用”项目 主要完成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融合。
二、现状与问题 十五期间,各地残联基本完成了网络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点已逐步向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转变,近几年,北京、上海、浙江、天津、云南等省份以及成都、无锡、青岛等地市结合自身特点,着手建立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业务管理系统。
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 人口 信息 公安部人口库 人口信息 汇总、过滤、抽取 横向业务系统 直报/监测系统 各种业务管理系统,统计数据
五、系统架构 用户层 康复 教育就业 扶贫维权 其它业务系统 业务应用层 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共享平台 公安人口基础数据库 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 民政业务系统 社保业务系统 劳动就业业务系统 其它业务系统 横向业务系统层
总体技术架构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横向业务系统接口层、人口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人口基础信息库、业务应用层和用户层。总体技术架构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横向业务系统接口层、人口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人口基础信息库、业务应用层和用户层。 • 横向业务系统接入层:提供了各个横向业务部门的应用系统的接入,通过人口信息共享平台与人口基础信息库交换和共享数据; • 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残疾信息,与公安人口库的基本信息相结合,形成残疾人人口基础信息。并与各个业务系统定期或实时交换; • 人口信息共享平台:是整个架构的核心,提供了各个横向、纵向业务系统的接入、人口基础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等功能; • 业务应用层:在残疾人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和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残联各业务系统的应用; • 用户层:通过调用业务应用层提供的各类业务系统功能,为社会公众用户提供了服务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