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日治時期的藝術特色

日治時期的藝術特色. 日治時期的建築特色 日治時期的建築大致上分為 3 類 「傳統日本式樣建築」、「日本古典式 樣新建築」兩大類。. 傳統日本式樣建築 所謂的「傳統日本式樣建築」是指依日本本土各種傳統建築約定俗成的形式 與構造所興建之建築台灣日治時期出現的「傳統日本 式樣建築」也約略可以分為「神社」、「寺殿」及「民居」三大類。. 神社. 神社是最具日本道統色彩的建築,其建築都依一定的規制而建,可稱為「神 社式樣」,主要特徵依傳統日本神社建築之空間與造型構成,鳥居與屋頂上 的千木、堅魚木、破風、破風板、鬼瓦板、懸魚是其特徵。日治時期,日人 在不同時

candid
Download Presentation

日治時期的藝術特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治時期的藝術特色

  2. 日治時期的建築特色日治時期的建築大致上分為3類 「傳統日本式樣建築」、「日本古典式 樣新建築」兩大類。

  3. 傳統日本式樣建築所謂的「傳統日本式樣建築」是指依日本本土各種傳統建築約定俗成的形式與構造所興建之建築台灣日治時期出現的「傳統日本式樣建築」也約略可以分為「神社」、「寺殿」及「民居」三大類。傳統日本式樣建築所謂的「傳統日本式樣建築」是指依日本本土各種傳統建築約定俗成的形式與構造所興建之建築台灣日治時期出現的「傳統日本式樣建築」也約略可以分為「神社」、「寺殿」及「民居」三大類。

  4. 神社 神社是最具日本道統色彩的建築,其建築都依一定的規制而建,可稱為「神 社式樣」,主要特徵依傳統日本神社建築之空間與造型構成,鳥居與屋頂上 的千木、堅魚木、破風、破風板、鬼瓦板、懸魚是其特徵。日治時期,日人 在不同時 期總共以傳統式樣及構造方式興建了兩百多棟大小不一的神社,這種舉動明白的顯示出日本殖民者意圖在台灣廣佈日本文化之心 台中神社---->

  5. 寺殿 • 依傳統日本寺殿建築之空間與造型構成所興建,以求表現日本風情,其中以以武德殿、佛寺及劇場數量較多,可以統稱為寺殿式樣。主要特徵依傳統日本寺殿建築之空間與造型構成,屋頂、柱子、虹樑、斗拱、蟇股及木鼻最具特色。此式樣之建築可能是木構,亦可能是鋼筋混凝土仿木構。武德殿是除了神社之外,另一種最具日本色彩的建築類型,是日本人練習武術之場所,日治時期普遍設於城鎮與機關學校之中,為數亦多,起初都為木構造,1920 年代以後逐漸改建為鋼筋混凝土 • 高雄武德殿----->

  6. 民居 日本傳統民居式樣也於台灣 日治時期持續出現於各地的日本 人宿舍、旅館、料理店與溫泉浴 場之中。主要特徵基本上含有傳 統日本民居建築之空間與造型構 成,使用日本瓦,壁材常基部為 磚上為雨淋板等木構件,有些應 用部份洋式構件。

  7. 日本古典式樣新建築 • 因現代主義之崛起而退居次要角色之古典主義思潮在平靜了幾年之後,又於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復辟,其主因乃是當時盛行的民族政治意識型態。這種現象在崛起於此時之極權政府(義大利、蘇聯和德國)中顯得特別的明顯。在亞洲方面,台灣則是於1930 年代後也開始出現帶有濃厚意識型態之日本古典式樣新建築,其中幾個重要之建築是集中於高雄地區,這當然與高雄在當時被日本視為南進東南亞與太平洋島嶼之最主要基地有直接的關係。「帝冠式樣」與「興亞式樣」是日本古典式樣新建中兩種最特別的式樣。

  8. 高雄驛

  9. 帝冠式樣 • 所謂的「帝冠式樣」建築其實是源自於下田菊太郎之對1923 年(大正九年)日本國會議事堂競圖作品提出該採用「帝冠併合式」而來。就建築構成而言,這種式樣是指基礎及屋身採用西方古典建築形式,而屋頂採用日本皇宮建築慣用的固有式樣,其他各部則取各類建築之長經消化後合併使用之建築。主特徵有日本大傳統屋頂及西方歷史建築之屋身與裝飾,兼容東西方元素的柱頭與其它日本趣味裝飾。在這種態度之下,一棟帝冠式樣的建築通常會同時兼具日本大傳統屋頂及西方古典建築之屋身與語彙。日本京都的京都市美術館(1934,京都市建築課)與東京帝室博物館(1937,今國立東京博物館,渡邊仁)即為日本本土之帝冠式樣作品。在台灣,真正發展成較成熟之作是高雄市役所(1938,前高雄市政府,今高雄歷史博物館)與高雄驛(1941,今高雄驛)。

  10. 高雄市市役所

  11. 「興亞」式樣建築 • 此種式樣之興起乃是自國粹主義在日本抬頭,日本軍國主義向外擴張後,在日本本土及海外佔領區以日本趣味加之鋼筋混凝土現代屋身後形成之建築。主要特徵為日本傳統屋頂(不一定大屋頂)以及近代建築之屋身與日本趣味裝飾。當然所謂「帝冠式樣」及「興亞式樣」其出發點並不相同,但是其於建築構成上之本質從某個層面上而言差異並不大。主要的差別在於前者強調是日本趣味之大傳統屋頂加上西方古典建築之基座及屋身而後者則是加上較簡化之現代式屋,不過此差別有時是極難分的十分清楚。在台灣方面,大阪商船台北出張所(1937,渡邊節)及產業金庫高雄支部(1940 年代初)是為代表。除了上述兩種式樣外,一九三○年代中所興建之高雄州廳(1931,高雄州土木課)、台北高等法院(1934,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今司法大廈)及澎湖廳舍(1935)則也別具特色。這幾座建築基本上都有西方歷史式樣建築之構成,但卻都有局部之日本趣味裝飾及變形之日本屋頂,有些日本學者將之稱為「日本趣味建築」。 • 此背景為---司法大廈

  12. 日治時期的歌曲 • 一隻鳥仔哮啾啾 • 作 曲 者 江孝文 • *時代背景&意義:這首嘉義民謠是在日治初期口耳相傳的歌曲,用「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歌詞大意,來暗喻日本的野蠻霸道,表達殖民歲月中台灣人的憤怒和無奈。 • 歌詞:嘿嘿嘿嘟 一隻鳥仔哮救救咧嘿呵 哮到三更一半瞑 找無巢 呵嘿呵 嘿嘿嘿嘟 什麼人仔加阮弄破這個巢都呢 乎阮掠著不放伊甘休 呵嘿呵

  13. 生蚵仔嫂*詞:郭大城 曲:台東調改編*時代背景&意義:日治時期,1930年代左右民間認為人生的三大享受就是「娶日本某、吃中國料理、住西洋樓」,郭大誠在歌詞中強調,別人的丈夫住西洋樓,自己的夫君只能席地而睡,凸顯懸殊的貧富對比。儘管《生蚵仔嫂》三段歌詞鋪陳下來,讓人不禁為生蚵仔嫂的人生遭遇感到些許不捨,但在歌詞最後的自在並對生蚵仔嫂雖身處逆境仍知足常樂,且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樂觀心性,感到佩服。 歌詞:別人的阿君仔是穿西米囉 阮的阿 君仔喂是賣生蚵 人人阮是生蚵仔嫂 要食生蚵仔喂是免驚無 別人的阿君仔是緣投仔送 阮的阿 君仔喂是眼睛脫窗 生做美醜是免怨嘆 人講壞小孩喂是食昧空 別人的阿君仔是住西洋樓 阮的阿 君仔喂是睏土腳兜 運命好歹是無計較 若有認真啊喂是會出頭

  14. 農村曲 詞:陳達儒 曲:蘇桐 意義:歌詞還是暗喻著農人辛苦的收成卻受到地主無情的壓榨與剝削的心情。作詞者甚至親自下田體驗,以便寫出更忠實反應農人生活的歌詞。相信唱這首歌,可以深刻體會詩句「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這的確是一首貼近農民生活的「代表作」。 歌詞: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行到田中央, 行到田中央,為著顧三當,顧三當,不驚田水冷霜霜。 炎天赤日頭,悽悽日中罩,有時踏水車,有時著搔草, 希望好日後,苦工用透透,用透透,曝日不知汗那流。 日頭若落山,功課才有煞,不管風抑雨,不管寒抑熱, 一家的頭嘴,靠著稻仔大,稻仔大,阮的過日就快活。

  15. 日治時期的繪畫

  16. 石川欽一郎 • 日本靜岡縣人,中學時代開始學習英語、南畫、日本畫,17 歲進入東京郵便實際學校,接受小代為重指導洋畫,後任職大藏省印刷局,從事印幣、郵票等工作,受留義畫家川村清雄,水彩畫家石井柏亭影響,後師事留歐名畫家淺井忠,加上又遇英國畫家「Alfed East」訪日,當任翻譯官,28 歲決心赴英向其學習英國傳統水彩畫法,從此確立了自己的風格,返日本後又赴大陸,參加日俄戰爭當軍部翻譯官,足跡踏遍東北各地寫生作畫。36 歲派至台灣任總督府翻譯官,兼任國語學校美術教官,「倪蔣懷」是他任教的第一位弟子,從此他為台灣美術運動播種灌溉開始,在台九年返日後並多次赴歐洲各地寫生,52 歲受志保田校長邀請來台任台北師範學校美術教官,從此開啟了台灣真正的美術活動,如陳澄波、廖繼春、陳植棋、張萬傳等前輩畫家皆受教於他,這次在台待了 16 年奠定其在台灣美術史「導師」的地位,離台返日持續作畫,並舉辦多次展覽,他為台灣美術推展,是最大的功臣。 •   曾加入「明治美術會」「巴會」,多次入選「文展」,在台推動「七星畫會」「台灣水彩畫會」,指導「台灣繪畫研究會」,任多屆「台展」審查委員,這些都是台灣當時主流繪畫活動,往後帶給造就前輩畫家影響更是深遠。 •   石川欽一郎接受正統英國水彩畫技法,奠定其在日、台畫壇的地位,喜好周遊列國、勤於寫生的他,以田園山水為題材,以精、粗流利的筆法,採用明度、彩度較高的色彩,從其作品中就可感受到歷歷入目的氣息。

  17. 臺灣鄉村 • 水彩 • 110cm x 40cm • 石川欽一郎

  18. 陳澄波 • 陳澄波於民前十七年 2 月 2 日出生於嘉義。父親為前清秀才。從很小的時候起,陳澄波就時常抱著做大事的願望。1924 年陳澄波赴日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 • 此圖為--- 淡水中學

  19. 長榮女中學生宿舍 ----陳澄波

  20. 顏水龍 • 顏水龍可謂是具備多方位才能的一位藝術家。除了繪畫本身的造詣之外,對於台灣的美術教育、工藝美術的推動,都有相當程度不可磨滅的貢獻。 • 此圖為(蘭嶼所見 )

  21. 夏綠 ----顏水龍

  22. 黃土水 • 在其短暫的 36 歲生涯中,正式研習西洋雕塑僅十五年,卻在雕塑 藝術上達到非凡的成就,留下許多難得的傑作,被公認為近代台灣第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型雕塑家。 • 此作品為—小牛

  23. 天鵝 –黃土水

  24. 陳進 • 陳進執著一生,對藝術的追求與忠誠,可以遠溯到她年輕的時代,那種一絲不苟、求真、求善、求美的工作態度,一直延續至今。她無悔地不懈於藝術創作,以其細膩獨到的慧眼,仔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並反映在她畫筆之下。 • 此圖為—國香

  25. 釋尊幼年時 –陳進

  26. 李梅樹 • 自小喜歡美術和音樂,年少時適逢鎮上重修祖師廟,他被修廟畫師熟練的技巧所吸引,加上喜歡閱讀三國、水滸等通俗小說並隨興鉤畫故事中的人物,因而嚮往成為一位畫家。 • 此圖為—黎明

  27. 溪水---李梅樹

  28. 日治時的印戳

  29. 官葉明信片印戳 1. 始政十七週年2. 始政廿四週年3. 始政廿九週年 4. 始政四十週年5. 台灣文化三百年6鐵路全通紀念

  30. 驛站印戳 1.淡水2.蘇澳3.新竹 4. 番子田5.嘉義之三6.台中

  31. 名勝史蹟印記 1.新店2. 台中中山公園3. 新高山 4. 礁溪5. 台東6. 恆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