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 likes | 1.18k Views
小儿推拿 培训班(一) 葛成慧. 邢台市中医医院 内三科. 【 小儿患病现状 】. 中国是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儿科专家指出:“ 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经常生病的首要原因 ”、“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抗生素滥用造就超级细菌和耐药宝宝”、“儿科是滥用抗生素的重灾区”。一群家长守着脑门上扎针输液的孩子,成了中国各地儿童医院或儿科门诊的独特景观。孩子家长把带孩子看病形象地比喻成“ 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是流水线 ”。. 【 儿科疾病治疗趋势 】.
E N D
小儿推拿 培训班(一)葛成慧 邢台市中医医院 内三科
【小儿患病现状】 中国是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儿科专家指出:“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经常生病的首要原因”、“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抗生素滥用造就超级细菌和耐药宝宝”、“儿科是滥用抗生素的重灾区”。一群家长守着脑门上扎针输液的孩子,成了中国各地儿童医院或儿科门诊的独特景观。孩子家长把带孩子看病形象地比喻成“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是流水线”。
【儿科疾病治疗趋势】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追求自然、绿色的保健、疾病预防与恢复方法成为时尚的趋势。平时加强对宝宝的护理,让宝宝强身健体、尽量不生病或少生病是家长的希望。即使宝宝生病,在天然、物理的方法有效的情况下,尽可能不使用化学药物,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和儿童家长的追求。
小儿推拿则完全符合现代家长对儿童的健康需求,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恢复方式。
小儿生长发育 •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 儿科辨证论治
【小儿年龄分期】 胎 儿 期——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 婴 儿 期——从出生后第28天到一周岁。 幼 儿 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 幼 童 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 儿 童 期——从七周岁到14周岁。(学龄期)
【小儿生长发育】 一视二听三抬头, 四握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站, 十捏周岁独站稳 。 ——一周岁以内
【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
【小儿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
【小儿辨证论治特点】 四诊:望、闻、问、切 儿科主张四诊合参,但特别重视望诊 《幼科铁镜》:而小儿科,则惟以望为主,问继之,闻次之
【望诊主要内容】 • 望神色 • 察舌象 • 察大便 • 察指纹
望神色 大凡小儿面青,一般病情较重,应注意观察
察舌象 观察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 注意: • 新生儿舌红无苔, 哺乳期婴儿乳白苔均属正常。 • 进食药物或某些食物会影响舌苔。 黑:橄榄、乌梅、铁剂 青:青黛 白:牛奶、豆浆 黄:橘子、蛋黄
察大便 胎粪:出生3-4天内,粘稠糊状,褐色,无臭气,2-3次/日 纯母乳喂养: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稍有酸臭,3次左右/日 动物乳品喂养:淡黄色,较干硬,有臭气,1-2次/日
察大便 大便燥结: 实热、阴虚内热 大便稀薄+白色凝块: 乳食内伤 大便赤白粘冻:痢疾 大便成果酱色+阵发性哭闹:肠套结 大便灰白不黄:胆道阻滞
察指纹 ①一般用于三岁以下 ②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关: 近掌侧一节为风关, 第二节为气关, 第三节为命关。
③中医上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③中医上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 ④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
⑤临床意义 三关测轻重——位置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为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浮沉分表里——深浅 指纹浮而显露: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指纹沉稳不显: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⑤临床意义 红紫辨寒热——颜色 偏红:属外感表证、寒证。 紫红:属里热证。 青色:主疼痛、惊风;因痛而不通,或肝风内动,使脉络郁滞,气血不通。 淡白:属脾虚、疳积,生化不足,不能充养脉络, 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一般来说,指纹色深暗者,多属实证,是邪气有余,纹色浅淡者,多属虚证,是正气不足。 淡滞定虚实——颜色 指纹浅淡而纤细,多属虚证,因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指纹浓滞而增粗,多属实证,因邪正相争,气血壅滞。
小儿推拿介绍 (是什么?) • 小儿推拿手法 (怎么推?) • 小儿推拿穴位 (推哪里?)
【小儿推拿介绍】 • 推拿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与中药、针灸并列为中医的三大形式,已形成完整体系的小儿推拿更是中医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在中医学理论中,推拿最完整的理论就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适应症】 • 70%的儿科疾病可以采用小儿推拿来预防、调理和恢复;30%的儿科疾病采用小儿推拿效果很好;10%的儿科疾病(尤其是小儿常见病,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便秘、复感、厌食、遗尿等)小儿推拿是首选的方法。
【小儿推拿适应症】 • 小儿推拿疗法的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小儿,尤其适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7岁以上的儿童配合脏腑点穴位法或成人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小儿推拿禁忌症】 对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肌肤破损、烫伤、正在出血的部位,不宜采用本疗法。
【小儿推拿手法】 1、定义: 是以医者的手或借助一定的器具、介质,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小儿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
2、要求: ①持久有力、均匀深透 ②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3、补泻:结合所刺激的穴位和部位,一般来说,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 5、顺序: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一般来说,3岁以下上肢以左手为主,3岁以上男左女右。 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操作次数) 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 7、操作时间:半岁左右时间是5-10分钟; 2-3岁时间是10-15分钟; 病重者时间可以是20分钟; 年龄长者时间可以适量延长。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 家长的双手温暖、指甲圆滑 • 注意宝宝的保暖和安全 • 推拿后禁止受风受凉至少30分钟 • 紧急情况寻求专业医生、医院帮助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 掐 • 捏脊 • 运 • 捣 • 推 • 揉 • 按 • 摩
【1.推法】(直推、旋推、分推、合推) ①直推法: 用拇指的桡侧缘或食指、中指的指面做直线的单方向的运动。 除单手操作外,有时用双手交替进行;速度易快,200—300次/分。要求轻快连续,一拂而过,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
【1.推法】 ②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做旋转推动。
【1.推法】 ③分推法——分法,用双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从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可以是直线的,也可是曲线的。 ④合推法——与分推法相反。
【2.揉法】 以指端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揉动,要带动皮下组织。
【3.按法】 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
【4.摩法】 指摩法 以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环形移动摩擦,不带动皮下组织 。 掌摩法
【5.掐法】 用手指指甲重刺穴位,称之为掐法 强刺激手法之一,要逐渐用力,达深透为止,多用于急救
①三指捏: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对称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①三指捏: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对称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6.捏脊法】 三指捏
②二指捏: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对称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②二指捏: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对称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二指捏
【捏脊方法】 捏起皮肤,从长强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边捏边提边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捏至最后一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个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捏三提一”法。
【动作要领】 ↗捻动(食指、中指) 捏住→提起→ ↘推动(拇指) 动作连贯,双手用力对称,不能拧转,捻转向前时,需作直线前进,不可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