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64 Views
通信協定. 通信協定. 網路軟硬體設備廠商眾多,大家如何溝通? 訂定相同標準或透過轉換 (Router 或 Gateway) 由國際具公信的的機構所制定 PCI : Intel TCP/IP : IAB IPX : Novell … 網路協定相當眾多. TCP/IP 協定. 是一個家族協定群 IP, TCP, UDP, SNMP, ARP … RFC 文件 (Request For Comment ,評議請求 ) http://www.ietf.org/rfc/. 配合 OSI 一起說明. 網路架構設計參考標準 OSI 模型. OSI 參考模式.
E N D
通信協定 • 網路軟硬體設備廠商眾多,大家如何溝通? • 訂定相同標準或透過轉換(Router或Gateway) • 由國際具公信的的機構所制定 PCI:Intel TCP/IP:IAB IPX:Novell … • 網路協定相當眾多
TCP/IP協定 • 是一個家族協定群 IP, TCP, UDP, SNMP, ARP … • RFC文件 (Request For Comment,評議請求) http://www.ietf.org/rfc/ 配合OSI一起說明
OSI參考模式 • OSI模型是國際標準組織(ISO)所建議並提出的,原始構想中,希望能形成一個完美的標準將所有的網路(包含通訊網路)合成一家。 • 目前,全名為Open-data System Interface Reference Model的OSI標準並沒有被工業界所實體化,然而卻是一個重要的研讀參考。
OSI 7層參考模型 • OSI Model • OSI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由國際標準組織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制定之網路分層架構標準。 • OSI參考模型,從實體傳輸層(1)至上層網路應用層(7),由低而高共包括七個層級 • OSI之網路標準,依循OSI參考模型之七層級制定,以便清楚完整規範網路應有之功能元件以及必須遵守的準則。
7 6 5 4 3 2 1 Application 7: 應用層 6: 表現(展示)層 5: 交談(會議)層 4: 傳輸層 3: 網路層 2: 資料鏈結層 1: 實體層 軟體 Presentation Session Transport Network 韌體 Data Link 硬體 Physical OSI Reference Model 越低層與硬體相關性越高,越高層與軟體相關性越高
OSI 7層參考模型 • 各層分層負責通訊節點間部分的特定工作 • 只有實體層(1)是訊號實際傳送的層級,其餘只是邏輯上虛擬對應的傳輸 • 訊號傳送時,各層會依需要在資料前端進行通訊標頭(Header)包裝(Encapsulation)與拆裝(Decapsulation), 資料連結層(2)則進行標尾的拆組裝工作 • 傳輸層負責將大片段資料分解成小片段
OSI • 甲想利用Email(應用層)傳送訊息(Message)給乙: • 呈現層與會議層將訊息編碼或壓縮等處理成電腦可懂得資料(Data) • 資料可能很大,所以傳輸層將其切割成較小的片段(Segment) • 片段傳至網路層進行包裝,以便在網路上傳遞,稱之為封包(Packet)或資料報(Datagram) • 再經過資料連結層處理成訊框(Frame)或訊胞(Cell)的格式,前者大小不固定 • 最後送到實體層,以訊號的方式傳送出去
實體層(1) • Physical Layer • 規範電纜、光纜或微波等實體傳輸媒介的特性,如材料特性、傳輸功率、連接頭或接腳定義等 • 屬於純粹硬體部分 • 因為Repeater或Hub主要是針對傳輸線上的訊號做整理與發送,所以也屬於這一層
資料連結層(2) • Data Link Layer • 介於電腦主機與纜線間的介面,如NIC, Bridge或Switch • 處理相同網路區段內(不經過Router以上設備)兩節點的通訊工作 • 主要負責訊號的轉換與偵錯,如建立資料框 • IEEE又將本層區分為邏輯連結控制(Logic Link Control, LLC)與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access Control, MAC),前者負責與網路層溝通,後者與實體層溝通 • 本層主要是靠MAC位址來定址
網路層(3) • Network Layer • 不同網路範圍內的溝通要靠網路層 • 在眾多節點間進行定址(Addressing)以及尋徑(Routing)的工作 • 常見的通信協定有IP(Internet Protocol)、IPX與Routing Protocol(RIP, OSPF) • 本層主要是靠IP位址來定位節點
傳輸層(4) • Transport Layer • 真正處理資料,如封包的切割組合,錯誤偵 測等 • 常見的協定有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與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 本層主要靠port number來通訊
會議層(5) • Session Layer • 確認連線的通訊協定,通訊模式等等
呈現層(6) • Presentation Layer • 將應用程式所要傳送的資料轉換成電腦可以了解的型態,再呈現給電腦 • 轉換可能包括編碼、壓縮與加密等工作
應用層(7) • Application Layer • 使用者直接面對的層級,Interface
TCP/IP通信協定集 • 並沒嚴格定義通信層級 • 一般將TCP/IP通信協定分為四層 • 處理層 (Process Layer) • 主機對主機層 (Host-to-host Layer) • 網際網路層 (Internet Layer) • 網路存取層 (Network Access Layer)
HTTP SMTP ECHO FTP TIME NNTP TELNET NTP DHCP SNMP DNS BOOTP TCP UDP RIP OSPF BGP ICMP IGMP IP ARP RARP SLIP PPP TCP/IP通信協定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Network Access Data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