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17 Views
讨论课. 昆虫表达载体. 病毒表达载体. 真核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载体. 酵母表达载体. PCR 产物. A-T 克隆. 测序. 重组表达载体. 制备抗体. 转 染 细 胞. 检测活性. 重 组 蛋 白. 体内、体外. 作用机制. 应用. 步骤:. (1) PCR (2) 核酸的纯化:凝胶回收 Kit (3) 连接反应: 16℃ 过夜 /22 ℃ 2h (4)CaCl 2 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Kit (5) 宿主菌的转化及蓝白筛选 (6) 挑克隆: 2ml 含抗生素的 LB
E N D
昆虫表达载体 病毒表达载体 真核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载体 酵母表达载体 PCR产物 A-T克隆 测序 重组表达载体 制备抗体 转 染 细 胞 检测活性 重 组 蛋 白 体内、体外 作用机制 应用
步骤: (1)PCR (2)核酸的纯化:凝胶回收Kit (3)连接反应:16℃过夜/22 ℃ 2h (4)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Kit (5)宿主菌的转化及蓝白筛选 (6)挑克隆:2ml 含抗生素的LB (7)提质粒:Kit (8)重组质粒的鉴定:双酶切反应、菌落PCR (9)测序:生物技术服务公司 (10)菌种保存: 20~30%甘油-菌液,-20/-70 ℃
(11)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质粒转染、电转染(11)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质粒转染、电转染 (12)目的基因表达的鉴定:RT-PCR、Northern Blot、 原位杂交、Southern Blot (13)目的蛋白表达的检测: 原核表达:SDS-PAGE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的诱导剂浓度、 诱导时间和温度、重组蛋白表达的形式)、WB 真核表达:Western Blot、ELISA、免疫组化
(14)重组蛋白的纯化:亲和层析,His-tag/GST-tag (15)制备抗体:多抗和单抗 (16)基因功能检测:提高/降低表达水平 细胞周期检测:流式细胞仪 细胞增殖检测:MTT 细胞凋亡检测: 流式细胞仪、TUNEL、DNA Ladder 抑瘤活性检测:体外、体内 对血管化的影响 。。。。。。。 (17)作用机制
方法的分类: 1. 核酸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基因组DNA、总RNA、质粒 2.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方法 3. 外源基因转移技术和表达体系 4. 检测方法:电泳技术:agarose、SDS-PAGE 分子杂交: SB、NB、WB、基因芯片技术 DNA序列测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 5. 基因功能研究的方法 6. 组学研究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实验一:A-T克隆 1. PCR:Pfu, 加A尾;[0922/8:00/a 张秀娟] 2. Agarose电泳:Gelred染色;[0922/b王楠 ] 3. 核酸纯化:凝胶回收Kit; [0922/18:30/c穆新燕] 4. Agarose电泳:检测回收条带; [0922/b] 4. 连接反应:pGMT, 4℃过夜; [0922/d刘静轶] 5. 转化:Top10, 热激法,蓝白筛选。[0923/8:00/e宋何煜 ]
实验二:A-T克隆 1. 挑克隆:2ml 含抗生素的LB + 1个克隆;[0928/8:00/f田士军] 2. 提质粒:Kit;[0929/8:00/g徐菲一] 3. 重组质粒的鉴定:双酶切反应,37 ℃2h;[0929/h李纯] 4. Agarose电泳:Goldview染色;[0930/8:00/b] 5. 测序和序列比对:生物技术服务公司; [0930/h] 6. 菌种保存:20~30%甘油-LB,-20/-70 ℃。 [0930/h]
琼脂糖凝胶电泳 PCR 最终产物 1.PCR 3 - 4 小时 紫外灯观察
组成 a.模板DNA:单链或双链DNA, 避免DNA聚合酶抑制剂和能结合 DNA的蛋白质污染。 b.引物:人工合成的两段与待扩增靶DNA侧翼片段互补的寡核苷酸。 0.1~0.5 µmol/L c.Mg2+的浓度:反应产物的特异性和产量,1.5mmol/L。 d.dNTP:50~200µmol/L,四种dNTP浓度相同。 e.Taq 酶:Klenow / Taq酶/ 高保真Taq酶, 2.5U/100μl 。 f.参数:94℃ 5min - 30×(94℃ 30sec - 55 ℃ 30sec - 72℃1 min) - 72 ℃7min
思考题1: 做PCR实验之前,你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1.目的片段大小 2. 仪器设备 3. 试剂 4. PCR参数
影响因素 模板:ng级的质粒DNA,μg级基因组DNA。 引物:特异性 dNTPs浓度:正确性和产量 Taq酶用量:非特异性 循环参数:常规为25~30个循环
思考题2: 下图是PCR结果,每个泳道的模板不同,你如何改进PCR条件 使得A、B、C和D样品能得到特异性好的目的条带? • 特异性条带弱,非特异性条带弱 • 无特异性目的带,非特异性条带弱 • 特异性条带明显,非特异性明显 • 特异性条带弱,非特异性显著 • 无特异性目的带,非特异性条带强 A B C D E + - Fig2
思考题3: 请设计将mda-7基因的CDS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A中的上下游引物。 载体信息 目的片段酶切位点 读框
上游有标签 下游有标签 读框 终止码 不用
上游引物 1 atgaattttcaacagaggctgcaaagcctgtgg act ttagccaga 45 1 M N F Q Q R L Q S L W T L A R 15 5’保护碱基+酶切位点+起始密码 +目的基因5’末端序列 3’ 上游有标签 读框
下游引物: 反向互补 586 cttctg acc tggatgcagaaattctacaagctctga 621 196 L L T W M Q K F Y K L * 5’ 保护碱基+酶切位点+终止密码 +目的基因3’末端反向互补序列 3’ 下游有标签 读框
上游引物 M17 5’ ccca’agctt aatgaattttcaacagagg 3’ HindⅢ 下游引物 • M20 5’ ggg’gt acc gtgag cttgtagaatttctg 3’ KpnI 。。。。 。。。。 6 7 5’ cccaagctt a 3’ gggttcgaa t ac ggt acc cc 3’ tgccatgggg 5’
0 18 M17 5’ ccca’agcttatgaattttcaacagagg 3’ HindⅢ a
Hind Ⅲ 5’ AAGCCT 3’ 3’ TTCGAA5’ 5’ A 3’ 3’ TTCGG 5’ 5’ AGCCT 3’ 3’ A 5’ + a M17 5’ ccca’agcttatgaattttcaacagagg 3’ HindⅢ
CG/2 30 42 • M20 5’ ggg’gtacc gag cttgtagaatttctg 3’ KpnI gt
KpnⅠ 5’ GGTACC 3’ 3’ CCATGG 5’ CG 5’ GGTAC 3’ 3’ C 5’ 5’ C 3’ 3’ CATGG 5’ + gt • M20 KpnI 5’ tag aaattctacaagctcggtacc cc 3’ • M20 3’ cc c’catggctcgaa cat cttaaa gat 5’ KpnI • M20 5’ ggg’gtacc gag cttgtagaatttctg 3’ KpnI
上游引物 5’保护碱基+酶切位点+起始密码 +目的基因5’末端序列 3’ 上游有标签,注意读框 A/AB 下游引物: 反向互补 X 5’ 保护碱基+酶切位点+终止密码 +目的基因3’末端反向互补序列 3’ 下游有标签,注意读框 A/AB
2.琼脂糖电泳 思考题4: 你如何评价下图所示PCR电泳结果?为什么?如有问题如何解决? • 电泳染料 • PCR
3.回收 4.连接与转化:4/16 ℃,22 ℃,热激法 5.挑克隆和提质粒 6.双酶切 7.菌种冻存
思考题5: 你用热激法将连接产物转化到细菌中,LB-Amp平板没有 克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1.LB平板的抗性 2.感受态细菌 3.连接产物
实验结果分析: 10个克隆,3个阳性,1个测序完全正确。 10 4 2 1
思考题6: 一位同学未能将PCR产物连入表达载体,请分析可能是哪些环节出问题? 1.引物设计:内切酶,保护碱基 2.回收—双酶切—回收—连接 3.载体
8.诱导表达: IPTG,温度 9.超声碎菌:低温 10.SDS-PAGE (1)配胶:分离胶浓度,胶凝时间,储存 (2)上样:30μl/次/道 (3)电泳:90V---120V (4)染色 (5)脱色
实验三:重组蛋白在细菌中的诱导表达 • 转化:BL21, 热激法;[0928/8:00/i杨海强] • 挑克隆: 2ml Kan+-LB + 1个克隆;[0929/8:00/f] • 转接:20μl过夜菌+ 2ml Kan+-LB, 2管; [0930/8:00/j戴蒙] • 诱导:0.5mM和0.1mM的IPTG(终浓度); [0930/j] • 碎菌:超声处理; [1013/ 8:00/k 张妮] • SDS-PAGE:10%分离胶,考兰染色,脱色。[1013/l吴昊]
实验四:Western-blot • SDS-PAGE:10%分离胶;[1013/m吴晓燕] • 转膜:湿转;[1013/n李金龙] • 封闭:RT 1h;[1013/o侯雷] • Ab1:4 ℃过夜 ;[1013/o] • Ab2:RT 40min ;[1014/8:00/p娄亮亮] • ECL:RT 5min ;[1014/p]
His6-Pr 0.1mM IPTG 0.5mM IPTG M 未诱导 全菌 上清 沉淀 全菌 上清 沉淀
11. WB 1.样品:裂解,超声,离心,低温,总蛋白浓度测定 2.SDS-PAGE: 分离胶浓度(MW) 3.转膜:- 滤纸-胶-NC膜-滤纸 +,转膜条件(MW) 4.丽春红染色:丽春红 5.封闭:5%脱脂奶粉-TBST,RT 1h 摇床 6.Ab1:1:50~1:3000(封闭液),RT 1h /4℃过夜 7.洗膜:TBST,RT 1h,换液,摇床 8.Ab2:1:3000 (封闭液) , RT 40min,摇床 9.洗膜:同前 10.ECL显色:RT5min,暗室,X-光片
His6-Pr 0.1mM IPTG 未诱导 全菌 上清 沉淀 IB: His
思考题7: WB实验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果你得到的是没有任何条带的白板,你准备怎么办? 样品,电泳,转膜,一抗,二抗,ECL 一抗,二抗,转膜,样品,电泳,ECL
思考题8: 实验室现有的试剂如下: 1M Tris-HCl,1M KCl,Triton X-100 (液体),30.5% MgCl2(MW95); 已知1×反应 buffer中各试剂需要量是:10mM TrisHCl, 50mM KCl, 1% Triton X-100, 1.5mM MgCl2。 现在要配5ml的10×反应 buffer,如何用现有试剂配制?请列出计算过程。
思考题9: 我们实验课用过哪些仪器设备?使用时最需要注意的分别是什么? 离心机:样品配平和对称放置 PCR仪:禁止低于室温保存 电泳仪:电压不能过高 超声破碎仪:探头侵入液面 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 凝胶成像仪 细菌用恒温摇床 孵箱 水平摇床 水浴锅 金属浴
思考题: • 对于一个分子生物学的关键词/术语,你有哪些想法? “基因” 概念—历史—特点—应用 2.你如何理解研究思路和实验技术之间的关系? “建筑/文章”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你认为在公共实验室做实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从正、反两方面说明。3.你认为在公共实验室做实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从正、反两方面说明。 安全 做:规定(仪器、试剂、耗材、垃圾),整洁 看和问: 教 : 4.如果你做某个实验,三次都未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你准备下一步怎么办? 停----想(设计—操作—结果分析)----问----想----看----想----做
5.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你掌握得最好的有哪些?最不了解的呢?最想知道的呢?请各列出三个。 6. 就这次课的内容,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mda-7/IL-24的研究?请说明原因。 7. 请从讲课内容、安排时间和授课方式上,谈谈你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这门课程的建议。
感谢大家 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