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232 Views
科學教學 / 學習動畫設計製作工作坊. 主辦單位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 承辦單位 : 資訊科技融入數理科學教學研究群 數學系 : 左台益副教授 物理系 : 黃福坤副教授 生命科學系 : 張永達副教授 地球科學系 : 許瑛玿副教授 科學教育研究所 : 吳心楷助理教授. 科學教學 / 學習動畫設計製作工作坊. 教師工作坊成員:. 六位 主要成員 ( 每周三下午聚會 ) 蘇文義 : 台北市實踐國中 鄭茹芬 : 台北市景美國中 鄭秀芬 : 台北市萬芳高中 鄭伊嵐 : 台北縣三民高中 廖麗君 : 台北市籣雅國中 李偉 : 台北市北一女中
E N D
科學教學/學習動畫設計製作工作坊 主辦單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 承辦單位:資訊科技融入數理科學教學研究群 數學系:左台益副教授物理系:黃福坤副教授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地球科學系:許瑛玿副教授 科學教育研究所:吳心楷助理教授
教師工作坊成員: • 六位主要成員(每周三下午聚會) • 蘇文義:台北市實踐國中 • 鄭茹芬:台北市景美國中 • 鄭秀芬:台北市萬芳高中 • 鄭伊嵐:台北縣三民高中 • 廖麗君:台北市籣雅國中 • 李偉:台北市北一女中 • 動畫設計製作工作坊(2003/12/6-8日) • 41位線上報名,實際報到者22人
工作坊主要演講內容 • 國外講員部份: • Francisco 針對Computers in Science Education 與 EJS: A Java Tool for Creating Interactive Curricular Material 發表演說並指導 EJS操作使用的實務演練。 • Wolfgang 介紹他所開發聞名全球的physlet 模擬程式庫與美國方面應用physlet於教學的實際範例與經驗
工作坊主要演講內容(國內講員部份) • 左台益教授: 動態幾何教學設計介紹如何應用動態幾何系統軟體作為教學及學習幾何之實驗工具。幾何實驗目標在提供學習者經由觀察、操作動態圖形變化以分析、驗証幾何性質。依據單元內容性質及實驗操作技巧,提出三種幾何實驗模式:(一)展示實驗,(二)探究實驗及(三)發現實驗。 • 黃福坤: 網路線上教學工具的實務與應用介紹針對科學教學設計的線上開課系統:科學園網站。科學園提供教師一個簡便將現有的教學資源上網的平台, 建立線上課程。系統不僅具有一般線上開課系統的功能: 例如增添討論區/聊天室/線上題庫/線上評量等功能, 更提供科學教學時所經常需要的教學工具的統一網路使用介面:例如類似小畫家的 SVGpaint,繪製動態函數圖形的 SVGplot, 建構概念圖或流程圖的SVGflowchart, 編製學習單的WebEdit… 等整合工具。以實際在中學實施的教學範例說明應用的方式與資源分享的機制. • 許瑛玿: 自然科教學資源製作面板的介紹介紹本研究群所研發的「線上教學資源製作面板與管理系統」的功能、操作方法與實例,以提供教師容易操作的介面來產生各種多媒體的教學元件及動態評量工具,經由自然科教師自行製作視覺化教學元件及教學模組,不但能落實九年一貫中資訊教育融入自然科的目標,亦可以提昇教師專業形象及大幅提高教學品質。並且結合網路管理系統的建置,可以將教師所設計出來的教學模組儲存於教學資源庫,便利其他教師的使用與再創新,進而能將資源分享並且建立社群互動的觀念於科技整合教學的師資培育上。 • 吳心楷:視覺化學習軟體在化學教育的應用學生學習化學的困難,多來自於無法視覺化微觀世界中的化學過程,或無法將化學表徵與現象做概念上的連結。將針對學生的困難,介紹視覺化軟體及小型教學模組,讓學生有機會"看見"化學粒子,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增強教師之教學效果。
執行成果 工作坊學員所設計動畫成果請參閱以下網址 http://enjoy.phy.ntnu.edu.tw/course/view.php?id=85 • 資訊科技融入科學教學(提出教學構想) • 教學工具介紹 • 實際製作/解決問題 成果展示 (科學教學動畫): 經過三天研習後,參與教師生平所設計的第一個科學教學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