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40 Views
中国近代史.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社会学院. 主讲人 王彦章. 主讲人简介. 王彦章,吉林长春人,农工党员,历史学博士,副教授,讲授 《 中国近代史 》《 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 》 等课程。省级精品课程 《 中国近代史 》 主讲教师之一;曾获社会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全省多媒体课件评奖活动二等奖(高教组);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主持、参与省厅级项目 5 项,著有 《 清代奖赏制度研究 》 。 13093642270 ( 0553 ) 3865395 wyz1975@mail.ahnu.edu.cn
E N D
中国近代史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社会学院 主讲人 王彦章
主讲人简介 王彦章,吉林长春人,农工党员,历史学博士,副教授,讲授《中国近代史》《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等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中国近代史》主讲教师之一;曾获社会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全省多媒体课件评奖活动二等奖(高教组);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省厅级项目5项,著有《清代奖赏制度研究》。 13093642270 (0553)3865395 wyz1975@mail.ahnu.edu.cn http://hexun.com/wangyanzhang http://xiaonei.com/wuhuwangyanzhang
中国近代史 绪论 一、中国近代史的上下限 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 三、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四、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五、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状况 六、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一、中国近代史的上下限 尚钺:十六世纪中叶或稍后的明清之际 上限
把上限划在十六世纪中叶或稍后的明清之际,因为当时已有资本主义萌芽。把上限划在十六世纪中叶或稍后的明清之际,因为当时已有资本主义萌芽。 ——尚钺《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序言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缓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缓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近代史的上下限 尚钺:十六世纪中叶或稍后的明清之际 黎澍、来新夏、牟安世:鸦片战争 刘光永:1861年说 蒙子良:1905年中国同盟会说 上限
传统观点:1919年下限说 林敦奎、荣孟源、李新、刘大年、胡绳、 李侃、来新夏、陈旭麓:1949年下限说 佘意明、杜经国:1911年下限说 下限
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 胡绳《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发表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明确地提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 李时岳《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发表的《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掀起了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热烈讨论。
两个过程论 阶段斗争论 五次战争 八大事件 三次革命高潮说 四个阶梯说——两种趋向论 现代化论 新陈代谢论 两个任务论 基本线索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趋向,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前者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向。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趋向,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前者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向。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的新陈代谢,螺旋地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一步步有限地推向近代化,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行民主主义(资本主义)之新。近代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的新陈代谢,螺旋地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一步步有限地推向近代化,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行民主主义(资本主义)之新。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三、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1915年,列宁在《社会主义与战争》中首次提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 1851年,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中认为:1848年革命前的德国受半封建半官僚的君主专制的压迫;
1922年,蔡和森在《统一借债与国民党》中认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 1926年《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资产阶级及德莫克拉西尚未成功,而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
1929年,《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指出:六次大会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和数年来农民宝贵经验,指出农民运动的路线,其主要精神是争取广大的农民群众建立农村中反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巩固无产阶级在农民革命斗争中的领导。1929年,《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指出:六次大会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和数年来农民宝贵经验,指出农民运动的路线,其主要精神是争取广大的农民群众建立农村中反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巩固无产阶级在农民革命斗争中的领导。 1934年,张闻天在《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认为:中国社会的经济性质是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经济。
1934年,吕振羽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的社会形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整概念。1934年,吕振羽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的社会形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整概念。 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指出: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 1939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党内确定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提法,从而使这一概念得以确立。
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两半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 2两半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整体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趋向
四、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第一 历史变化异常迅速和剧烈
像印刷、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一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像印刷、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一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维克多·雨果《怪面人》
四、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第一 历史变化异常迅速和剧烈 第二 社会变化非常纷繁与复杂 1生产方式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鲁迅全集》第一卷《热风·随感录五十四》
四、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第一 历史变化异常迅速和剧烈 第二 社会变化非常纷繁与复杂 1生产方式 2阶级结构 3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错综交织 4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地状况
五、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状况 1解放前,不大成系统 2建国后十七年,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学科体系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学科体系 1阶级斗争史观和阶级分析法,即阶级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人民史观,即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 3生产方式决定论,即以生产方式及其变革作为判别社会形态及其转变的标志
五、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状况 1解放前,不大成系统 2建国后十七年,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学科体系 3文革十年,影射史学 4文革后,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