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71 Views
ECFA 簽訂後台灣經濟 的機會與挑戰.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 丙 坤 博 士 2010 年 12 月 29 日. 目 錄 壹、兩岸關係的回顧 貮、兩岸經貿的發展 參、台商對兩岸的貢獻 肆、 ECFA 的內涵 伍、 ECFA 的影響 陸、打造台灣黃金十年. 和平之旅. 兩會復談. 一邊一國. 不統不獨不武. 兩會對話. 兩 國 論 爭 議. 國統綱領. 解除戒嚴. 開放探親. 軍 事 對 峙. 三 不 政 策.
E N D
ECFA簽訂後台灣經濟的機會與挑戰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 丙 坤 博 士 2010年12月29日
目 錄 壹、兩岸關係的回顧 貮、兩岸經貿的發展 參、台商對兩岸的貢獻 肆、ECFA的內涵 伍、ECFA的影響 陸、打造台灣黃金十年
和平之旅 兩會復談 一邊一國 不統不獨不武 兩會對話 兩 國 論 爭 議 國統綱領 解除戒嚴 開放探親 軍 事 對 峙 三 不 政 策 1949 1979 1987 1991 1992 1999 2002 2005 2008 第三階段 第二階段 20年 第一階段 40年 ※經濟面 間間 接接 貿投 易資 積有 極效 管開 理放 政 策 鬆 綁 簽 訂 E C F A 兩關 岸係 人條 民例 戒 急 用 忍 積有 極效 開管 放理 實 現 三 通 禁 止 1987 1991 1996 2001 2006 2008 2009 2010 壹、兩岸關係的回顧 一、兩岸政策的演變-「政治對立」到「經濟合作」 ※政治面 1
壹、兩岸關係的回顧 二、第一階段─劍拔弩張堅守「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的不相往來時期 1949〜1987年的40年間,兩岸軍事對峙、 政治對立、經濟也各自獨立發展。大陸拚 政治(韓戰、越戰、文革),台灣拚經濟, 創造台灣奇蹟,晉入亞洲四小龍之行列。 2
台灣經濟奇蹟 • 1952~1987年,台灣經濟成長快速,該期 • 間的平均經濟成長率8.9%,居世界第一。 9.0 3
壹、兩岸關係的回顧 三、第二階段─政治對立,經濟互補時期 1.1979年鄧小平先生的改革開放路線以及1992年的南巡 講話,奠定中國大陸經濟快速起飛的基礎,不僅改變 了中國大陸,也改變了全世界。 2.1987年蔣經國總統的三項措施,改變了台灣、也改變 了大陸。 (1)宣佈解除戒嚴,解除黨禁,推動政治民主化,才有 2000年的政黨輪替。 (2)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帶動台商到大陸投資的機運, 開啟了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契機。 (3)1987年對外貿易出超創新高(出口537億美元,出超 187億美元,對美出超160億美元),台幣升值,勞力 密集產業外移,政府推動國際化、自由化,產業結構 快速改變。 4
壹、兩岸關係的回顧 四、第三階段─政治緩和,邁入經濟合作、共 同繁榮時期 1.2005年「連胡會」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 為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為日後兩 岸恢復制度化協商奠定良好的基礎。 2.2008年6月兩會正式復談,重啟對話。迄今計召開 了六次會談,共簽訂了15項的協議。 3.繼2009年實現兩岸「三通」後,2010年6月兩岸簽 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並於 9月生效,正式啟動兩岸經濟合作的序幕,該協議 使得兩岸達到互利雙贏,讓兩岸能利用各自優勢 ,提升經濟實力,布局全球市場,共存共榮。 5
六次江陳會成果 6
貮、兩岸經貿的發展 一、大陸成為台商投資最多的地區 依台灣統計,累計至2010年11月止赴大陸投資有38,546個投資 項目,金額948.9億美元,占同期台灣對外投資總額59.2%;而 依大陸統計,累計至2010年11月共有82,788個項目,金額517.5 億美元。事實上兩岸的投資金額統計均屬偏低,根據學者推估 超過1千5百億美元。 我對外投資概況(累計至2010.11) 註:附註*為東協六國部分係表各該國政府累計至2010年3月底的資料,與我政府統計相差甚鉅。 資料來源: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10.12.22)、投資業務處 7
貮、兩岸經貿的發展 二、大陸成為台灣最大貿易對象、出口市場及出超來源 2010年(1〜11月)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比重高達41.8%,遠超 過我第二大出口地區美國的11.5%;自大陸與香港進口340.5 億美元比重達14.9%,為我第二大進口來源;對大陸與香港貿 易創造708.8億美元順差,同期台灣對外貿易出超總額為 216.3億美元。單位:億美元,% *:中國大陸含香港; **:東協六個創始成員國 資料來源:財政部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2010.12.7) 8
進口金額 • 出口金額 • 佔總進口比率 • 佔總出口比率 • 逆差 • 順差 • 2009年 • 979.1億美元 • 8.1% • 330.3億美元 日本 2000年 • 386.2億美元 • 27.4% • 217.3億美元 出 口 • 2000年 • 416.5億美元 • 16.7% ※1.4億美元 • 2009年 • 2208億美元 • 18.4% • 1434億美元 • 2000年 • 521.0億美元 • 20.9% • 297.5億美元 美國 出 口 中國大陸 香 港 • 2009年 • 235.5億美元 • 11.6% • 54.0億美元 • 2009年 • 836.9億美元 • 41.1% • 581.4億美元 口進 2009年 • 362.2億美元 • 20.8% • 217.2億美元 出 口 • 2000年 • 371.3億美元 • 24.4% • 285.4億美元 台灣 貮、兩岸經貿的發展 三、兩岸產業分工及貿易發展,已將過去日、台、美 三角貿關係轉變為日、台、中、美的四角貿易關係 出 口 • 2000年 • 355.9億美元 • 23.4% • 103.2億美元 9
貮、兩岸經貿的發展 四、大陸(包含香港)已成為台灣的 • 最大貿易夥伴:1389.8億美元、29.0%(2010.1〜11) • 最大貿易順差來源:708.8億美元;對全球216.3億 美元(2010.1〜11) • 最大出口市場:1049.3億美元、41.8%(2010.1〜11) • 第二大進口來源:340.5億美元、14.9%(2010.1〜11) • 第一大對外投資地區:948.9億美元、59.2%(累計至 2010年11月底止) 10
貮、兩岸經貿的發展 五、兩岸關係改善,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的推動, 促成陸資來台投資 • 目前以「正面表列」方式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項目有 103項,其中製造業64項,服務業28項(細類129項) ,公共建設11項。 • 自2009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截至今 (2010)年11月底止,核准的投資件數為99件,總 投資金額計1億3143萬美元。 11 資料來源:經濟部投審會
貮、兩岸經貿的發展 六、兩岸觀光不平衡現象漸獲改善,陸客已躍居來台觀 光的最主要客源之一 今(2010)年1〜10月來台觀光大陸旅客達97.9萬人次(平均 每天3221人次),比去年同期成長110.4%;另根據觀光局 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止,來台觀光人數450萬人次中有三 分之一來自中國大陸,未來若進一步開放自由行,可望帶 動來台人數及在台消費商機。 註:1987年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旅遊,2002年1月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表1〜11月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年鑑、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 12
陸客來台觀光對台灣經濟貢獻推估 主計處估計平均每天多100人,一年可增加19.33億 元GDP,若能多1,000人,GDP金額可望增193億元。 註:2009年係依統計值估算,2010及2011年則為預測值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10.11.25)引述自行政院主計處 13
參、台商對兩岸的貢獻 一、助長大陸經濟的崛起-投入大量的資金及技術 1.台商於大陸投資布局的概況 (1)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由南而北、由東而西,由福建、 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華中、西南,但 東部沿海地區仍是台商投資的重心;而投資的行業,則由 勞力型密集產業到技術及資本密集產業、由加工外銷到內 銷、由製造業到服務業,但製造業仍是台商投資的重點。 (2)依大陸統計,截至2010年11月底止台商實際投資達 517.5億美元。在大陸外資總額中,台資的比重為5.0%, 排名第五;若加上台商透過英屬中美洲群島、港澳、東南 亞等第三地的轉投資,比重則達10%以上,排名第二,僅 次於港、澳資。惟該投資金額統計仍屬偏低,根據專家學 者推估超過1千5百億美元,台商所僱用的大陸員工估計 超過1千萬人,常駐大陸台商及眷屬超過1百萬人。 14
(3)大量台資的進入,解決大陸經濟發展初期資金不足(3)大量台資的進入,解決大陸經濟發展初期資金不足 的問題,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促進了大陸的改革開放 ,提升了大陸企業的競爭力,更直接解決了大陸一千 多萬人的就業問題。東莞、深圳、昆山三個小漁村與 小農村也因台商的湧入蛻變成現代化都市,更促使中 國大陸經濟成長世界稱冠、並躋身為全球最大出口國 、第二大經濟體。 (4)換言之,台商赴大陸投資,將大量資金、技術及管 理人才帶到大陸各地,促進大陸產業的升級,創造超 過一千多萬個的工作機會;對大陸經濟崛起及世界工 廠的地位確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15
台商投資地區別:台商投資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福建、浙江台商投資地區別:台商投資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福建、浙江 等東部沿海地區。單位:億美元,% 16 資料來源:經濟部投審會
台商投資產業別:製造業仍是臺商投資的重點,惟隨著中國世界市台商投資產業別:製造業仍是臺商投資的重點,惟隨著中國世界市 場的形成,內需及服務業的投資比重已見顯著提昇。單位:億美元,% 17 資料來源:經濟部投審會
2.大陸經濟的崛起 (1)1991〜2009年中國大陸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高達10.4%, 世界第一,今年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英國經濟學 人最近推算,中國可能在2019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 大經濟體。 (2)躍居世界第二貿易大國(出口第一,進口第二)。 (3)外匯存底高居全球之冠。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國統計 18
3.台商對大陸經濟發展的貢獻 (1)總體經濟發展方面 資料來源:中國商務部、政大童振源及洪家科(2009)、及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10)。 19
(2)個體經濟發展方面 資料來源: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台商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之貢獻」(2010.12)。 20
參、台商對兩岸的貢獻 二、維繫台灣經濟的成長-台商對大陸投資帶動出口 1.投資帶動出口快速大幅的擴張,使大陸變成台灣企 業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WTO即指出大陸已成為台 灣的主要出口平台,也是近幾年台灣經濟成長的主 要支撐 1990年以來對大陸(含香港)進出口貿易變化情形 億美元 資料來源:財政部貿易統計資料庫 21
1990年以來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貿易依存度 • 近年來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貿易依存度快速上 • 升,2001年至2010年1〜11月台灣對大陸(含香 • 港)出口佔總出口比重從26.6%升高至41.8%。 % 資料來源:財政部貿易統計資料庫 22
2.大陸是台灣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外需因素來源 經濟成長的貢獻度單位:%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10.11.18) 23
3.台商積極回台投資佈局,將有助於促進國內就3.台商積極回台投資佈局,將有助於促進國內就 業及加速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 近幾年台商回台投資情形 資料來源: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4
貨品貿易 協議、服務貿 易協議、投資協議 、爭端解決協議、早期收 獲清單、經濟合作(智慧財產 權保護、海關合作、產業合作等) 後續協議如科技、衛生、能源合作等 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標準計量 檢驗認証合作、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共同打 擊犯罪及司法互助、金融合作、食品安全、空運 (客運、貨運)、海運、郵政、旅遊、週末包機等協議 ECFA 堆積木方式逐步完成 肆、ECFA的內涵 一、ECFA的定位 ECFA是大三通(通郵、通航、通商)最重要的一項架 構協議 25
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文概要(2010.9.12生效)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文概要(2010.9.12生效) 肆、ECFA的內涵 26
肆、ECFA的內涵 三、早期收穫 1.貨品早收清單協商結果(2011.1.1起3年3階段降至0關稅) 附註: 1.大陸對台降稅產品,包括農產品(18項)、化工品、機械、汽車配件、紡織、電子、輕工 業、冶金、醫療、儀器儀表等十大類。台灣開放給大陸的產品,包括3大類:(1)原物料 ,包括上游石化、化學製品原料;(2)台灣很少或幾乎不生產的工業產品;(3)中游產品 ,多半是在彼此互惠、互利前提下開放。 2.我方成衣、內衣、毛衣、泳裝、毛巾、寢具、織襪、製鞋、袋包箱、家電、石材、陶瓷 、中藥、農業、環境用藥、動物用藥及木竹製品等17項敏感產品(受輔導產業)均無列入 清單。 28
過渡性協議主要協議 (推動自由貿易) 主協議(FTA) GATT24條規定 1.合理期間內應消除貿易障礙 2.取消商務性限制 3.實質多數產品零關稅 貨品貿易協議 生效後6個月內展開協商 兩 岸 經 濟 合 作 架 構 協 議 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實質多數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 WTO入會談判承諾表為基礎 GATS第5條規定 服務貿易協議 生效後6個月內展開協商 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增進雙方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等 投資協議 生效後6個月內展開協商 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合作、金融合作、貿易促進及貿易便捷化、海關合作、電子商務合作、產業合作布局、中小企業合作、經貿團體互設辦事機構等 建立投資保障機制,提高投資規定的透明度,逐步減少雙方投資限制,促進投資便利化等 經濟合作 ECFA 肆、ECFA的內涵 四、後續協議─WTO規定與ECFA 31
已列入早收268項 (無農產品及弱勢產業) 目前零關稅:2634項 農:已開放259+未開放34=293項 工:已開放1963+未開放378=2341項 待協商項目5824項 依協議第3條:協議生效後6個月 內展開磋商並將貨品分為下列三 類 (1)立即實現零關稅 (2)分階段降稅 (3)例外或其他 已開放進口969項 未開放進口615項 (政府已宣佈不開放進口) 農產品1584項 8726項 已開放進口5660項 未開放進口1482項 工業產品7142項 農工合計已開放進口6629項(76%) 未開放進口2097項(24%) 註:未開放進口=禁止進口+有條件開放進口 貨品貿易協議-雙方同意以HS8位碼海關稅則分類為 兩岸協商基礎 1.我方部分: 32
已列入早收539項 農產品:18項 工業產品:521項 目前零關稅:657項 農產品:94項 工業產品:563項 待協商項目6727項 農產品:1073項 工業產品:5654項 依協議第3條:協議生效後6個月 內展開磋商並將貨品分為下列三 類 (1)立即實現零關稅 (2)分階段降稅 (3)例外或其他 農產品 1185項 7923項 工業產品 6738項 2.陸方部分: 33
伍、ECFA的影響 • 一、製造業的轉機與突破 • 1.紓解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場面臨的東協產品競爭威脅 • 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的早收清單,有1/4是台灣產 • 品在中國大陸市場面臨東協國家激烈競爭或處於競 • 爭劣勢的產品,包括塑膠原料之PC、PP、人纖原料 • 對二甲苯、塑膠製機器及儀器用零件、照相機模組 • 等。 • 台灣相對東協國家具有競爭優勢,但因高關稅削弱 • 台灣產品競爭力的產品:如氯乙烯(稅率6.5%)、正 • 丁醇(稅率5.5%)、鋰離子電池(稅率12.0%)等。 34
大陸給台灣早收項目在中國大陸市場面臨東協國家激烈競大陸給台灣早收項目在中國大陸市場面臨東協國家激烈競 爭或處於競爭劣勢的產品(摘錄) 35
2.優勢產業相較日韓產品搶占市場商機 • 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的早收清單,17%是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台灣原本就 • 較日本與韓國產品具有相當競爭優勢者,如部分石化原料、棉紗;另在工 • 具機、其他聚酯非變形長絲布、其他放電燈管部分則與日韓競爭激烈。納 • 入ECFA早收後,有助此類產品提升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競爭力,搶占日韓等 • 其他國家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占有率。 大陸給台灣早收項目較日本、韓國具有優勢產品(摘錄) 36
3.為台灣的農業、傳統中小企業開創市場先機 • 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的早收清單中,有1/2是屬於 • 我敏感性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與農產品。包括汽車 • 零組件、熱水器、過濾器、小家電、手工具、服飾 • 配件、內衣、鞋、襪、袋包箱等產品,以及蘭花、 • 香蕉、茶葉等農產品,此類產品在大陸面臨的稅率 • 均高達10%以上。 • 此類產品納入ECFA早收後,可幫助廠商拓展大陸市 • 場,開創新的市場商機,進而提昇台灣產業的規模 • ,促進產業發展。同時此類產業多屬運用勞力較多 • 的產業,產業規模擴大亦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37
大陸給台灣早收項目涉及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與農產品項目大陸給台灣早收項目涉及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與農產品項目 38
4.保障台灣的農業及傳統中小企業 • 台灣同意對大陸降稅的早收清單,主要集中於石 • 化產業(以塑膠原料及雜項化學品為主)與產業機械 • 及其零件;至於自行車及紡織等產業,亦均以中間 • 零配件項目為主,除均為原本就已開放中國大陸進 • 口的品項外,其中尚約有接近一半的產品係屬兩岸 • 互惠開放的項目。 • 至於台灣敏感性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較多的產業 • 及農業相關產品,和對中國大陸管制進口及正在課 • 徵反傾銷稅之產品,在大陸善意回應下,均未納入 • 台灣開放早期收穫清單。 39
伍、ECFA的影響 • 二、服務業的衝擊與機會 • 1.早收清單對我服務業的影響 • 我方給予大陸早收清單計9項,雖然開放內容未超出 • 我WTO承諾,但為避免對我服務業造成衝擊,政府備 • 有兩道防線(安全閥): • 第一道防線:加強產業輔導措施 • 由相關服務業主管機關加強輔導措施,包括租稅減免 • 、提供低利貸款、協助海外發展、建立品牌、獎勵措 • 施、人員訓練、改善經營環境、加強競爭力等。 • 第二道防線:援用緊急防衛措施 • 在ECFA協議納入緊急防衛措施,我業者如因大陸業者 • 來台提供服務而有實質負面影響,可透過主管機關要 • 求與大陸磋商,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40
2.後續協商可要求大陸進一步市場開放項目 • 目前大陸對香港企業透過CEPA提供優惠者如 • (1)律師業:中、港律師事務所得聯營,對聯營的大陸事 • 務所無地域限制。 • (2)會計師業: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在大陸申請的《臨時執 • 行審計業務許可證》有效期延長至5年。 • (3)醫療服務業:香港與大陸合資合作設立的醫院或診所 • 聘用的醫務人員可大多數為香港居民。 • (4)不動產服務業:允許獨資形式提供房地產項目服務。 • (5)海運服務業:以獨資形式在中國大陸設立企業,經 • 營國際船舶管理、國際海運貨物倉儲、國際海運集 • 裝箱站和堆場,以及無船承運人業務。 41
我具優勢可積極協商者如 • (1)電腦服務業:開放經營資料庫服務業、辦公室機器 • 與設備維修服務業(含電腦)、其他電腦服務業。 • (2)研發服務業:開放經營社會人文科學與綜合研發服 • 務業人力仲介服務業:開放經營獵人頭公司、外勞 • 仲介公司。 • (3)環境服務業:開放獨資經營環境清潔公司。 • (4)觀光旅遊服務業:開放經營導遊服務業。 • (5)娛樂文化運動服務業:開放經營戲院、劇場、博物 • 館及健身中心 • (6)海運服務業:開放獨資經營船運公司 42
伍、ECFA的影響 三、簽訂ECFA後對台灣經濟的效應與影響 1.貨品早收清單對台灣總體經濟影響(動態分析)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ECFA早期收穫清單經濟影響評估」(2010.10) 43
2.服務業早收清單的整體商機評估 (1)陸方給予我方的項目均屬超出大陸WTO入會承諾 ,我業者可以利用陸方給予的優惠待遇,享有較韓 國、日本、歐美等其他WTO會員更優惠條件,投資 與經營大陸市場,例如其他國家業者有合資限制, 我業者可享有獨資經營優惠,在資金調度方面更具 靈活度。 (2)根據國貿局彙總大陸對我開放11項服務業別商機 的初步統計,我受益業者計7,764家,且顯示該11 項大陸服務業市場的商機龐大(詳後彙總表)。 44
服務業早收清單的個別商機彙總表(續) 46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3.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與投資環境的改善 BERI就不諱言指出,兩岸簽訂經濟協議,對穩定台灣 投資環境大有幫助。 台灣國際競爭力的世界排名 47
4.進出口耀眼成長及世界排名提昇 受到兩岸關係的改善,及大三通的激勵下,我對外貿易也有亮眼的 成績,我出、進口排名在2009至2010年即有1年進步1名的表現。另 經濟部預估,今(2010)年全年貿易總值、出口值及進口值,將可分 別超越5,200億美元、2,700億美元及2,450億美元,可望創下歷史 「三高」。未來在ECFA加持助威之下,應可再創佳績。 48 資料來源: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