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32 Views
第四章. 现 代汉字的字量. 汉语专题. 第一节 现代汉字的总字数. 一、《现代汉字表》的研制 现代汉语“用字全表”是汉字计量学研究的最根本的一步。《现代汉字表》即现代汉语用字全表。 现代汉语用字不同于古代汉语专用字,也不同于现代汉语方言用字。现代汉语用字指的是普通话用字。. 汉语专题. 现代汉语用字和古代汉语用字的界限 现代汉语用字——隽(永)、瑟瑟 古代汉语用字——觳、觫 现代汉语用字和现代汉语方言用字的界限 现代汉语方言用字——凼、孬. 汉语专题. 《现代汉字表》是规范字表,只收规范字。不收异体字、繁体字等不规范字。
E N D
第四章 现代汉字的字量 汉语专题
第一节 现代汉字的总字数 • 一、《现代汉字表》的研制 • 现代汉语“用字全表”是汉字计量学研究的最根本的一步。《现代汉字表》即现代汉语用字全表。 • 现代汉语用字不同于古代汉语专用字,也不同于现代汉语方言用字。现代汉语用字指的是普通话用字。 汉语专题
现代汉语用字和古代汉语用字的界限 • 现代汉语用字——隽(永)、瑟瑟 • 古代汉语用字——觳、觫 • 现代汉语用字和现代汉语方言用字的界限 • 现代汉语方言用字——凼、孬 汉语专题
《现代汉字表》是规范字表,只收规范字。不收异体字、繁体字等不规范字。《现代汉字表》是规范字表,只收规范字。不收异体字、繁体字等不规范字。 • 制定《现代汉字表》的办法:利用字频统计资料,字性的审定。 • 现代汉字的总字量约为10000个。 汉语专题
现代汉字用字表的用途 • (1)现代汉字的收字基础 • (2)教育用字的分级定量 • (3)文字工作现代化的需要 汉语专题
二、现代汉字的来源 • 传统汉字,占75%。 • 新造字,占2.7%。如:氧、钙、肽(化学),乒、乓、甩(日常),煲、氽、甭(方言),哎、嚓、嗨(象声)。 • 借用字,占1.3%。如:她,古代同“姐”字,今表女性第三人称。烃,古代读jǐng,意为焦臭,今读tīng,指碳氢化合物。 • 简化字,占20%。 汉语专题
第二节 通用字和常用字 • 一、通用字、常用字、罕用字 • 通用字——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就是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用的字。 • 常用字——频度和使用度高的字。 • 罕用字——频度和使用度很低的字。全部现代汉字除去通用字的部分。 汉语专题
二、选取通用字和常用字的标准 • 字的频度 • 字的使用度——综合考虑频度高低和分布的广狭。 • 字的构词能力和构字能力。如“我”和“木”。 • 常识 。生活中常用。 汉语专题
三、通用字的字量 • 现代汉语通用字大约接近7000字。根据汉字效用递减率,6600个字种覆盖率为99.999%,可以作为通用字的字量。 • 最近几十年通用字字量的研究结果与此相当。 汉语专题
四、常用字的字量 • 大约3000多字,其中最常用字2000多字。根据汉字效用递减率,3800个字种覆盖率为99.9%,2400个字种的覆盖率为90%,常用字的字量 在此范围。 • 常用字表的调查情况。 汉语专题
五、《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1988年发布,收字7000个。 •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国家公布的规范字表,它全面体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汉字整理和简化的成果。《通用字表》规定了每个字的规范字形,包括笔画数、笔顺和组合结构。 汉语专题
六、《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 1988年发布,收常用字3500个,其中一级常用字2500个,二级次常用字1000个。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采用有代表性资料,按照科学的方法研制,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汉语专题
第三节 专门用字 • 以社会某个特定的群体用字为对象的是专门用字。 汉语专题
一、扫盲用字表 • 1988年国务院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农民识1500个汉字,城镇职工、居民识2000个汉字。 • 《扫盲用字表》收2000字(其中必学字1800个,参考字200个)。2000字的覆盖率为93.9936%。 汉语专题
二、小学用字表 • 1930年王文新《小学分级字汇研究》,是我国现代最早的小学用字研究,收字3799个。 • 1983年张卫国《小学语文用字研究》根据分布系数得出《社会用字概率表》,对其中的前4000字进行筛选,得到《小学语文用字表》3071个 。 汉语专题
三、汉语水平 • 汉字等级表 • 1991年研制的《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用作对外汉语教学和考试的依据。收汉字2905个 ,分为4级: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601个,丁级字700个。以上均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一级常用字。 汉语专题
第四节 专业用字 • 一般用字——人们在非专业行为的交际中所用的字。 • 专业用字——一般字以外的字。可分9类。 汉语专题
(1)带有文言色彩的字。如:“薨”、“鏖”。 • (2)带有方言色彩的字。如;“嗲”、“靓”。 • (3)姓名用字。如:“鑫”、“琛”。 • (4)史地用字。如:“朕”、“汨”。 • (5)动植物名称用字。如;“鲸”、“榆”。 • (6)科技用字。如:“钙”、“幂”。 • (7)宗教用字。如;“訇”、“袈”。 • (8)民族用字。如:“畲”、“侗”。 • (9)译音用字。如;“啤”、“吨”。 汉语专题
第五节 限制和减少汉字的字数 • 限制汉字的字数,是使现代汉字的字数不再增加;减少汉字的字数,是使现代汉字的字数有所减少。这是一百多年来语文改革追求的目标。 汉语专题
一、洪深的“基本汉字” • 1935年洪深《一千一百个基本汉字使用教学法》。选1350个汉字。 • 1948年吴廉明《中华基本教育小字典》。收1600个汉字。 • 缺点是改变语言以迁就汉字。 汉语专题
翟健雄的音标字 • 1939年《一个扫除文盲的工具问题》。用454个音节字来记录语言,以扫除文盲。 • 不能区分语素 ,缺少实用价值。 汉语专题
三、《1469个精简汉字表》 • 1953年整理通用汉字,精简字数,拟出《7685字分类表》,12个分表。 从一般用字2848个中合并精简为1469个汉字。 • 用同音替代的方法来精简汉字是有限度的。 汉语专题
四、郭沫若的《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四、郭沫若的《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 • 1964年发表《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 。提出:压缩通用汉字数量,继续简化汉字,用拼音字母撰写外国人名、地名、科技术语,拼写拟声词。 汉语专题
五、林汉达的《一万个通用汉字能不能砍去一半?》五、林汉达的《一万个通用汉字能不能砍去一半?》 • 1964年发表《一万个通用汉字能不能砍去一半?》提出六条办法:(1)整理并停止使用异体字 。(2)整理和停止使用不必要的同音同义字。(3)简化古今人名用字。(4)简化地名用字。(5)淘汰古文言死字和一部分罕用字。(6)减少专用的拟声字和译音字。 汉语专题
六、周有光的《限制和减少现代汉语用字》 • 1964年发表《限制和减少现代汉语用字》 。 提出用汉字夹用汉语拼音。 汉语专题
七、“标准汉字”的设计 • 1976年《人民日报》发表。选择3260个“标准汉字”,其余用同音字替代。如:“氨胺谙犴鹌铵桉庵”用“安”替代。 汉语专题
八、郑林曦的《精简汉字字数的理论和实践》 • 1982年出版《精简汉字字数的理论和实践》 。提出精简汉字字数的八点意见:(1)研制通用汉字表。92)继续整理异体字。(3)有限制地同音替代。(4)用“标音字”记写译音字、方言字、象声字等。(5)处理文言古语用字。(6)改进科学技术的命名和译名工作。(7)不写方言字、死字。(8)逐步适当夹用汉语拼音。 汉语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