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40 Views
第五章 成本计算. 学习目的 教学安排 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 参考文献. 学习目的. 1. 明确成本计算的概念和成本计算的作用; 2. 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3.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 4. 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的品种法。. 教学安排. 讲授课时 × 1.5 课时 课堂习题与演练 ×0.5 课时. 教学重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成本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成本与费用的划分、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等。
E N D
第五章 成本计算 学习目的 教学安排 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 参考文献
学习目的 1.明确成本计算的概念和成本计算的作用; 2.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3.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 4.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的品种法。
教学安排 • 讲授课时 × 1.5课时 • 课堂习题与演练×0.5课时
教学重点 •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成本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成本与费用的划分、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等。 •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生产费用在完工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品种法的实际成本计算等。
教学内容 一、成本计算的意义 二、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三、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四、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 五、品种法产品生产成本计算举例
第一节 成本计算的意义 1 .成本及其经济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成本,从经济内容上看是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消耗的资金的总和。具体讲,就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 成本计算的概念 成本计算就是将企业在生产过程各阶段发生的费用,按照 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出各该对象的总成 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原材料 2000 生产成本 2000+1000+1200=3200 直接人工 1000 制造费用 1200 • 本月生产甲产品耗用原材料2000元,支付工人工资1000元。支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
2、确定商品价格。 1、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计算盈亏。 成本计算 的作用 4、为成本预测提供资料,提高经济效益。 3、评价成本的执行情况,加强成本分析,寻求降低成本途径。 3 .成本计算的作用:
第二节 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1.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 (1)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每个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以保证成本计算的一致性。 (2)工业企业的成本开支范围包括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个方面: • 产品成本包括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 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活动发生的 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以及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营业费用。
2 .正确划分不同成本、费用的界限 (1)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2)划分各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的界限 (3)划分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4)划分成本费用和非成本费用的界限 (5)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 .做好各项成本计算的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计量、验收、领用、盘存制度 (3)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第三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1、成本计算一般程序的含义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进而确定其单位成本的过程。
设置 主要 的成 本核 算账 户 审核 费用 是否 符合 开支 范围 归集 和分 配生 产费 用 开设 成本 计算 单 计算完 工产品 的总成 本和单 位成本 2、成本计算一般程序的流程图
第四节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1 、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采购成本=买价+其他采购费用 买价:一般属于直接费用,有明确受益对象,可以直接计入相应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采购费用包括:运杂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用、有关税金等。
能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 直接计入该原材料采购成本 其他采购费用 不能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 按材料数量或者金额分配计入相应原材料采购成本
例:由圣象公司购入甲材料250吨,单价800元;购入乙材料600吨,单价300元;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4 600元。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结算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同时支付从圣象公司采购甲、乙两种材料的运杂费6800元,按采购材料的重量比例在甲、乙两种材料之间分配。 计算:甲、乙材料的采购成本
产品 成本 直接材料 单一产品直接计入 多产品则分配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按标准分配计入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成本计算的程序(品种法) 1 基 本 生 产 成 本 明 细 账 材料费用 分配表 待摊/预提 分配表 待摊/ 预提 明细账 工资、 福利费用 分配表 2 辅助生产 费用 分配表 折旧费用 分配表 辅助生产 费用 明细账 3 外购动力 费用 分配表 制造 费用 分配表 制造 费用 明细账 4 其他费用 分配表
期初 在产品 成本 本期发生 生产费用 期末在产 品成本 本期完工 产品成本 + + = • 生产费用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
例:直接材料系一次性投入,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约当产量分配,完工产品800件,在产品200件,在产品完工度50%。例:直接材料系一次性投入,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约当产量分配,完工产品800件,在产品200件,在产品完工度50%。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期初直接材料+本期投入的 直接材料 = 材料分配率 =(2000+8000)/(800+200)=10(元/件) 完工产量+在产品量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部分=800*10=8000 在产品直接材料部分=200*10=2000
期初直接人工+本期投入的 直接人工费用 = 直接人工分配率 完工产量+约当产量 =(2550+4560)/(800+200*50%)=7.9(元/件)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部分=800*7.9=6320 在产品直接人工部分=200*50%*7.9=790
期初制造费用+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 = 制造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量+约当产量 =(3546+5184)/(800+200*50%)=9.7(元/件)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部分=800*9.7=7760 在产品制造费用部分=200*50%*9.7=970
本章小结 • 企业要正确进行成本计算,务必遵循如下基本要求:(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其成本开支范围包括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个方面。(2)要划清5种成本费用的界限,即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划清各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界限;划清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划清本期成本费用和非本期成本费用界限;划清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3)要正确计算产品的成本,还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计量、验收、领用、盘存制度;建立、健全原始成本记录。(4)确定成本计算对象,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
产品成本核算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可运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很多。为了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成本信息不失真,组织成本核算时,除了严格遵守成本核算的各项要求外,还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有序地运作。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为:(1)设置主要的成本核算账户;(2)审核费用是否符合开支范围;(3)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4)开设成本计算单;(5)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产品成本核算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可运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很多。为了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成本信息不失真,组织成本核算时,除了严格遵守成本核算的各项要求外,还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有序地运作。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为:(1)设置主要的成本核算账户;(2)审核费用是否符合开支范围;(3)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4)开设成本计算单;(5)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关键概念 • 成本(Costs) • 产品成本(Product costs ) • 成本计算(Costing) • 费用(Expenses) • 直接费用(Direct expenses) • 间接费用(Indirect expense) • 制造费用(Factory) • 成本项目(Cost items) • 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s) • 分步成本计算(Process costing) • 分批成本计算(Job order costing) • 完工产品 (Finished goods) • 在产品(Work in process ) • 约当产量 (Equivalent units)
复习思考 1.如何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2.成本计算有哪些基本要求? 3.成本核算过程中,要正确划分哪些成本界限? 4.何为成本计算对象?如何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5.如何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 6.什么是成本项目?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项目有哪些? 7.什么是生产费用?为何要将生产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8.生产费用在完工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9.简述品种法的计算过程。 10.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
参考文献 1.Robert N. Anthony, 2001: Essentials of Accounting,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刘峰,2000: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3.唐国平,2006.1:会计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主办 5.《中国财务与会计研究》,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主办
6《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国财政部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03 7.罗飞,2000:成本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8.《会计专业实习指导书》,会计教研室编,2006.9 9.《会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会计教研室编,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