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智慧型運輸工具

智慧型運輸工具. 科三 乙 吳昱緯 D10019241. 何謂智慧型運輸系統 (I.T.S.). 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乃是應用先進的電子,通信,資訊與感測等技術,以整合人,路,車的管理策略,提供即時 (real-time) 的資訊而增進運輸系統的安全,效率及舒適性,同時也減少交通對環境的衝擊。. 智慧型運輸系統的目標. 發展 ITS 的目標可以分為安全、環保、效率,以及經濟等四大目標,各項目標之內涵與相對應的標的為 :. 目標一 : 增進交通安全.

cali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智慧型運輸工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智慧型運輸工具 科三乙 吳昱緯D10019241

  2. 何謂智慧型運輸系統(I.T.S.) • 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乃是應用先進的電子,通信,資訊與感測等技術,以整合人,路,車的管理策略,提供即時(real-time)的資訊而增進運輸系統的安全,效率及舒適性,同時也減少交通對環境的衝擊。

  3. 智慧型運輸系統的目標 • 發展ITS的目標可以分為安全、環保、效率,以及經濟等四大目標,各項目標之內涵與相對應的標的為:

  4. 目標一:增進交通安全 • 標的:減少交通事故,提昇行車安全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歷年來台灣地區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皆維持在三千人左右,而受傷人數亦在三千人左右,以民國86年台灣地區因交通事故的死、傷人數各為2,722及2,413人,分析其肇事原因,百分之九十七以上是駕駛不當所致。這些交通事故不僅造成個人及家庭的負擔,更是社會有限醫療資源及國家生產力的損失。有鑒於此,發展ITS的首要目標即是利用資訊及控制等科技,輔助駕駛人行車,以增進交通安全。這方面的系統有碰撞預防系統(Pre-crash Restraint Deployment)及自動公路系統(AHS)。此外,藉由先進交通控制系統的佈設,可以有效減少延滯及旅行時間,提昇道路服務品質,對降低交通事故率及增進交通安全亦有顯著的貢獻。參考美國聯邦運輸部的估計,實施ITS的相關措施,例如匝道儀控(ramp metering)、超速照相(speed enforcement camera),以及碰撞預警系統(collision warning systems),可以減少交通事故比率,分別為24~50%、20~80%、33~40%。推動ITS相關工作,對改善交通安全與減少交通事故均有顯著的效益。

  5. 目標二:降低環境衝擊 • 標的:減少空氣、噪音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根據台北市環保局統計委託台大環工所之研究報告指出,台北市空氣污染物中約99.5%的一氧化碳(CO)、99%的碳氫化合物(HC),以及98%的氮氧化合物(NOX)來自機動車輛。此外,分析台灣地區歷年來運輸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情形,以民國85年為例,其中以公路為最高,佔84.04%,其次為航空,佔13.16%;其次,以民國69年至民國8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成長率而言,公路亦成長3.4倍,大量使用公路系統的機動車輛,造成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更直接威脅大自然與環境的永續發展。ITS可以提供用路人行車資訊,避免交通擁擠;另外藉由大眾運輸系統的改善以及便利的轉乘資訊的提供,可以轉移部份私人運具旅次至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私人運具的使用,降低空氣污染及噪音等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提昇公路運輸的能源使用效率,對國家能源的整體規劃有實質的幫助。利用ITS的各項技術,可以降低交通擁擠並轉移部份私人運具旅次到大眾運輸工具,以提昇運輸系統的能源使用效率,進一步降低運輸系統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程度。為配合經濟部能源會於民國八十七年五月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所規劃的各部門 能源節約量與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經初步估算,應用ITS的各項系統與技術,在目標年2010與2020年,分別可以節省9.0與14.0萬公秉油當量的消耗,以及減少21.0與31.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顯然ITS對於能源消耗的節省與環境污染的改善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6. 目標三:改善運輸效率 • 標的: 降低交通擁擠,提高運輸機動性應用ITS的各項系統與技術,可以有效改善交通擁擠,降低用路人的旅行成本。下列幾點說明:1. 藉由即時路況資訊的提供,用路人可以避開擁擠路段,選擇替代道路或運具,甚至延遲出發時間,以避免尖峰時刻的交通擁擠。 2. 迅速偵測並排除道路事故,以減緩因事故所造成的交通擁擠,甚至避免連續事故的發生,造成更嚴重的交通壅塞。 3. 良好的大眾運輸系統可以吸引部份私人運具旅次,減緩交通擁擠問題。 4. 即時而動態的交控系統可以隨時偵測交通狀況,自動調整交控策略,減少延滯及旅行時間,對改善交通擁擠亦有助益。 5. 藉由電子式自動收費系統的佈設,可以改善收費站區附近的交通擁擠,並且可以作為道路擁擠定價(Congestion Pricing)策略的基礎。 6. 提供共乘的資訊和機會,可以減少私人運具的旅次。 7. ITS可以提供用路人停車場位置及路線導引等資訊,避免因盲目尋找停車空間,而造成的交通擁擠。提高所有陸上運輸系統的機動性和便利性乃ITS所欲達成的目標之一。例如,提供民眾有效的大眾運具轉乘資訊,可以使潛在的使用者更便利且願意使用大眾運具。此外,藉由特殊設計的路線及運具,可以改善弱勢團體(如老人及殘障同胞)「行」的問題。

  7. 目標四:提昇經濟生產力 • 標的: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發展ITS除了可以改善交通擁擠及增進交通安全之外,藉由ITS各項技術的研發,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並落實關鍵技術在國內生根的目標。例如透過電子式自動收費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可以促使國內電子、資訊、通信及自動控制等技術及產業蓬勃發展,對促進產業升級與增加就業機會皆有幫助。參考美國聯邦運輸部的估計,實施ITS的相關措施,可以減少作業成本,提升運輸系統的經濟生產力,這些措施與預期效益包括:電子收費(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34~91%自動車輛定位(automatic vehicle locator)電腦輔助派車系統(computer-aided dispatching systems):4~9%車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s):5~25%

  8. ITS 發展現況 • 科技研發計畫 • 列舉近年來一些重要成果如下: • (1)「大眾運輸車隊管理系統核心模組」 • (2)「智慧型計程車營運安全管理與派遣系統核心模組」 • (3)「路網數值圖制定與更新」 • (4)「都市交通控制通訊協定3.0 版」 • (5)「92年版都市交控系統標準化軟體」 • (6)「駕駛模擬系統測試平台」 • (7)「國家級及區域級 ITS 系統架構」 • (8)「國家智慧型運輸基礎建設(NITI)規劃」

  9. 計程電子收費系統 • 採用無線射頻辨識(RFID)系統,於2011年9月開始以首次安裝免費的方式推廣試用。有別於前套系統的OBU,使用者改為在車上黏貼電子標籤(eTag),收費門架則配合國道轉換為計程收費,改為安裝在交流道前後的主線車道上,這種設計比國際慣用在交流道出入口設置的方式精簡許多。 • 道路系統模組採用國際ISO認證標準的微波系統: • 車型辨識模組:架設於車道上方,可利用六道雷射光束涵蓋區車道整體範圍以偵測車道上行駛之車輛車種。作為不同車種扣款金額的判別。 • 車道感應扣款模組:為e通機感應收發器,當車輛行經感應熱區時與車上e通機或eTag進行系統溝通,並完成扣款。 • 車道執法模組:為攝影取像設備,可辨識車牌,以利交易失敗的後續追查作業。遠通電收實施的ETC體驗活動,亦是以此設備做為車牌辨識。 • 錄影存證模組

  10. eTag • 被動RFID標籤貼紙,由收費單元判讀。一車一片且撕下即失效,以防止標籤失竊被冒用。2012年後已經開始全面使用。 • eTag分前擋玻璃、及車頭燈型兩式。 • 車牌辨識「ETC體驗」:遠通電收因未達成使用率目標而開放免裝機、免卡片方案,事前須註冊車牌並儲值金額進入遠通的系統,通過收費系統時,利用車道執法模組的車牌辨識,逕行從儲值帳戶扣款。 • eTag:預先儲值金額進入遠通的系統,通過收費系統時,道路模組辨識eTag後直接從儲值帳戶扣款。

  11. 收費門架資訊 • 以下均為新台幣計價,每次。計程通行費以車輛歸戶(按車號)方式,每日凌晨結算1次計收通行費,按每台車輛通過的區段徵收相對應的門架牌價,採先加總後,再4捨5入至元。 • 收費車種維持現況3車種:即小型車(小客車、小貨車)、大型車(大客車、大貨車)及聯結車,計程費率比例亦按現況採小型車:大型車:聯結車=1:1.25:1.5。 • 以下牌價以小型車為主。大型車為小型車的1.25倍計收,聯結車為小型車的1.5倍計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