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61 Views
第 六 章 领导. 第一节 管理者与领导者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 第四节 领导权变理论. 第一节 管理者与领导者. 管理者与领导者是两个既相关又有区别的概念。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其影响力来自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 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他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E N D
第六章 领导 第一节 管理者与领导者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 第四节 领导权变理论
第一节 管理者与领导者 管理者与领导者是两个既相关又有区别的概念。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其影响力来自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他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吗?或相反,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吗?理想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是领导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具备完成其他管理职能的潜能,因此不应该所有的领导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吗?或相反,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吗?理想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是领导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具备完成其他管理职能的潜能,因此不应该所有的领导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也称伟人理论,是研究领导者的心理特质与其影响力及领导效能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阐述的重点是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个人品质差别。 对于领导特质理论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看法:
确实有某些个性品质是决定领导成败的因素。 • 领导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先天不具备这些特质者就无法当领导。 • 很多领导者并无上述天赋的个性特质,并且很多有上述特质的人也并未成为领导者。 不同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致、而且常常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究其原因:
第一,领导是—种动态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生而具有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后天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而获得。第一,领导是—种动态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生而具有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后天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而获得。 第二,各种组织的工作性质不同,为达成组织目标所需要的功能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组织对领导者人格特质的要求大不相同。
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某些特质确实能提高领导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没有一种特质是成功的保证。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某些特质确实能提高领导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没有一种特质是成功的保证。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 一、三种极端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莱温(P.Lewin)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的工作方式对下属群体行为的影响,把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分为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作风: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专制型:权力握在领导者个人手中。一切由领导决定,下属只能执行、而且由他去监督执行情况。
民主型:权力定位于群体。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能参与决策,通过集体讨论,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己决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工作有一定的自主权。民主型:权力定位于群体。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能参与决策,通过集体讨论,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己决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工作有一定的自主权。 放任型:权力定位于每个成员个人。领导只做任务布置,既不监督执行,也不检查完成情况,而是放任自流。
结论: 比较三种领导方式优劣,大多数人都认同民主型领导,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哪种领导方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有成功的事例。问题在于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二、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美国学者坦尼恩鲍姆(R. Tannenbaum)与施密特(W.H.Schmidt) 认为,领导方式多种多样,按领导者授予下属自主权的程度划分,从专制型到民主型之间,存在多种过渡形式。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民主领导方式 专制领导方式 领导者权力的运用 下属享有的自由度 2 3 4 5 6 1
三、管理系统理论 密执安大学的行为科学家伦西斯·利克特(R.Likert)教授和他的同事做了长达30年的研究,将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进一步推演,他们以数百个机构为对象,进行领导方式的研究,发现了四种基本的领导形态:
系统1称为剥削式的集权领导。非常专制,很少信任下属,采取使人恐惧与惩罚的方法,决策权限于最高层。系统1称为剥削式的集权领导。非常专制,很少信任下属,采取使人恐惧与惩罚的方法,决策权限于最高层。 • 系统2称为仁慈式的集权领导。采用奖赏与惩罚并用的激励方法,允许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的沟通,向下属征求一些意见,授予下属一定决策权。
系统3称为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对下属报有相当大的但又不是充分的信任,在最高层制定主要政策和总体决策时,允许低层部门做出具体问题决策,并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协商。系统3称为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对下属报有相当大的但又不是充分的信任,在最高层制定主要政策和总体决策时,允许低层部门做出具体问题决策,并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协商。 • 系统4称为参与式的民主管理。对下属在一切事物上都报有充分的信心和信任,总是从下属获取设想和意见,并积极地加以采纳。这是领导群体的最有效的方式。
四、领导行为四分图: 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业研究所发起了对领导行为进行研究的热潮。他们对大型组织的领导行为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一开始,研究人员列出了1000多种描述领导行为的因素,通过逐步概括和归类,最后将领导行为的内容归纳为两类:
第一类是关心下属的行为;第二类 是抓组织的行为。 按照这两方面的内容,设计了“领 导行为调查问卷”,关于上述两方面 各列举了15个问题,由下属对上司的 行为进行评价。 两种领导行为在一个领导者身上 可以是两个方面的任意组合。他们把 两维坐标平面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 限代表一种组合,如下图所示。
五、管理方格理论 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美 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布莱克和莫顿 (B1ake and Mouton)教授于1964年提 出了“管理方格理论”。这是一张对等 分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管理者对生 产的关心,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 关心。评价管理人员的工作时,就按 其两方面的行为,在图上我出交叉点。 这个交叉点便是他的类型 。
管理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典型领导方式: • 1,1型称为贫乏型管理,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工作。 • 1,9型称为一团和气型管理,领导者只注重关心下属而不关心生产效率。 • 9,1型称为任务型管理,领导者只注重生产效率而不关心下属。
9,9称为团队型管理,领导者通过协调综合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士气。9,9称为团队型管理,领导者通过协调综合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士气。 • 5,5称为中庸之道型管理,保持对生产和员工一定程度的关心,维持一定的生产率和员工士气。
布莱克和莫顿认为,9,9的管理 者工作效果最好,是领导者努力的方 向,因为这会使组织中的人精诚团结 ,共同完成目标。但是,这种领导行 为是很难做到的。为此,他们提出要 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并提出了相应的 培训计划,以推动他们向9,9型管理 发展。
第四节 领导权变理论 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领导理论和方法,领导行为效果的好坏,除了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取决于诸多客观因素,如被领导者的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它们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个观点可用共识表示如下: 领导=f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因此,没有一种“最好的”领导行为。一切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便是领导的权变理论的实质。
一、菲德勒模型 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权变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者不仅在于他的个性,而且也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因素和领导者同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关系: • 职位权力: • 任务结构:
菲德勒对三项环境因素作了评估: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或好或坏, 任务结构或高或低,职位权力或强或 弱。他指出,领导者与下属关系越好 ,任务结构化程度越高,职权越强, 则领导者拥有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也越 高。反之,领导者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就越低。
菲德勒将这三个环境变数组合成 8 种领导工作情境或类型,每个领导 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研究 结果表明:任务取向型领导者在非常 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景下工作更有利 ,如下图所示。
二、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此理论首先由卡曼提出,后由赫塞 Paul Hersey)和布兰查(KennethBlanchard) 进一步发展。 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他们 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正确的领 导风格会取得领导成功。 成熟度: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 任的能力和愿望。
每个人都要经历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工作群体中工作人员的平均成熟度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既有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到成熟,分别用M1、M2、M3、M4 表示。这就是被领导者成熟度发展的“生命周期”。
M1 (不成熟):下属缺乏接受和承担任务的能力和愿望,他们既不能胜任又缺乏自信。 • M2(初步成熟):下属愿意承担任务,但却缺乏足够的能力,他们有积极性但没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
M3(比较成熟):下属具有完成领导者所交给的任务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动机。M3(比较成熟):下属具有完成领导者所交给的任务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动机。 • M4(成熟):下属能够而且愿意去做领导要他们做的事。
根据下属的成熟度和组织所处的 环境,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如图所示。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如果被领导 者从不成熟趋于成熟,领导行为从指 示——推销——参与——授权。
低关系低任务 高任务低关系 领导类型 高 关系行为 推销 参与 指示 授权 低 高 任务行为 高关系低任务 高任务高关系 中 高 低 M4 有能力且愿意 M3 有能力不愿意 M2 没能力但愿意 M1 没能力不愿意 不成熟 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