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likes | 1.09k Views
第五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础知识.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FX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中的编程元件 FX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逻辑指令.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础知识1. PLC 的定义 PLC 的发展历史 PLC 的特点 PLC 的应用领域 PLC 的发展趋势 PLC 和微机、接触控制比较. 可编程控制器定义.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系统,它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 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 可编程控制器定义续.
E N D
第五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础知识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FX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中的编程元件 FX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逻辑指令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础知识1 • PLC的定义 • PLC的发展历史 • PLC的特点 • PLC的应用领域 • PLC的发展趋势 • PLC和微机、接触控制比较
可编程控制器定义 •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系统,它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定义续 • 1985年1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可对可编程控制器作了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使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设计,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历史 • 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家-通用汽车公司(GM)提出了研制PLC的基本设想:能用于工业现场;能改变其控制“逻辑”,而不需要变动组成它的元件和修改内部接线;出现故障时易于诊断和维修。 •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化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 70年代,出现了使用微处理器并具有编程语言的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生产厂家 • 在全世界有7家举足轻重的PLC制造厂家: • 美国的Rockwell自动化公司所属的A-B(Allen-Bradley)公司 • GE-Fanuc公司 • 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 • 美国的Modicon公司 • 法国TE(Telemecanique)公司 • 日本三菱公司 • 日本立石(OMRON)公司
我国PLC的生产厂家 • 我国的PLC生产目前也有一定的发展,小型PLC已批量生产,中型PLC已有产品,大型PLC已开始研制。 • 国内PLC形成产品化的生产企业约30多家,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超过10%。主要生产单位有: • 苏州电子计算机厂、苏州机床电器厂、上海兰星电气有限公司、天津市自动化仪表厂等。国内产品在价格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世界最大的PLC生产厂家 • 在全球PLC制造商中,根据美国Automation Research Corp(ARC)调查,世界PLC领导厂家的五霸分别为 • 西门子公司、A-B公司、施耐德公司、三菱公司和欧姆龙公司。他们的销售额约占全球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
PLC的特点 • 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通用性强 •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 编程方法简单易学 • 使用简单,调试维修方便 •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通用性强 •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要改变控制功能只需改变程序即可,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 现代PLC除了逻辑处理功能外,大多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 近年来,随着PLC多种智能模块的出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控制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通讯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PLC的应用领域 • 开关量控制 • 模拟量控制 • 运动控制 • 过程控制 • 数据处理 • 通信联网
运动控制 • 早期PLC的运动控制直接用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
过程控制 • PLC的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 PID控制
PLC的发展趋势 • 向两极化(大型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 • 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向标准化和多样化发展 • I/O组件标准化、功能组件智能化 • 通讯网络化 • 向大记忆容量,快处理速度发展 • 发展故障诊断技术和容错技术
大型化和小型化 • 三菱公司推出12点的PLC产品,立石公司推出的C20、C40H、C60P等小型PLC产品 • GOLD公司的584L-PC的I/O点多达8192个。 • 莫迪康公司的984~785型的PLC的最大I/O点数已达到16384点。
向大记忆容量,快处理速度发展 • 记忆容量由过去的64K,已增加到500K以上,如Triconxw公司的Fault tolerant型机记忆容量为512K,Interactive Microware公司的MFC03型记忆容量为848K,ASEA公司的Terpiece 200/1型机记忆容量到4MB • 记忆芯片过去主要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今后主要是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UVEPROM、BATRAM、NVRWM等
发展故障诊断技术和容错技术 • 故障智能诊断方法:智能可编程I/O系统,供用户了解IO组件的状态和监测系统的故障;故障监测程序;共回路远程诊断和网络诊断技术等。 • 容错功能,如双机热备、自动切换I/O、双机表决(当输出状态与PLC逻辑状态相比较出错时,会自动断开该输出)和I/O三重表决(当输出状态进行软件硬件表决,取2个相同的)
可编程控制器与微机的区别 • 学习难易程度不同 PLC继承了继电器系统的基本格式和习惯,对于有继电器控制经验的人,学习起来容易。 微机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 • 通用性不同 PLC一般是由电气控制器的制造厂家研制生产,各厂家的产品不通用。 微机是由通用计算机推广应用发展起来的,标准化程序高,兼容性强。 • 运行方式不同 PLC不能直接使用微机的许多软件。PLC一般具有模块结构,可针对不同对象进行组合和扩展。 微机可使用通用微机的各种编程语言,对要求快速,实时性强、模型复杂的工业对象的控制占有优势,但它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 • 相同点:PLC和微机都是专为工业现场应用环境而设计的,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可编程控制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区别 ◆控制逻辑不同 PLC为“软接线”技术,继电接触为硬接线逻辑。 ◆控制逻辑方面 PLC:同一个器件的线圈和它的各触点动作不同时发生。 继电接触:同一继电器的所有触点与线圈通电或断电同时发生 ◆控制速度 PLC:速度极快; 继电接触:速度慢 ◆定时/计数 PLC定时精度高,范围大,有计数功能, 继电接触:定时精度不高,范围小,无计数功能
可编程控制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区别续 • 设计与施工 PLC:现场施工与程序设计同步进行,周期短,调试和维修方便。 继电接触:设计、现场施工、调试必须依次进行,周期长,而且修改困难 • 可靠性和维护性 PLC连线少,使用方便,并具有自诊断作用等 • 价格 PLC:贵(长远利益) • 继电接触:便宜(短期利益)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知识2 1、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FX系列型号名称的含义 3、编程器与外部设备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组成 • 一般由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其他可选部件(或扩展单元)组成 • 开关量I/O模块的外部接线方式 • 模拟量输入模块 • 输出模块
CPU模块 • 主要包括微处理器(CPU芯片)和存储器两部分
I/0模块 • 使过程状态和参数输入到PLC的通道以及实时控制信号输出的通道 • 1类是从按钮、选择开关、数字拨码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压力继电器等输入的开关量信号 • 另一类是由电位器、热电偶、测速电机和各种变送器等输入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信号 • I/O模块中包含由光电耦合器、光电可控硅、小型继电器等器件组成的滤波电路、耦合电路或电平转换电路等
开关量I/O模块的外部接线方式 • 开关量I/O模块的输入输出信号仅有接通和断开两种状态。电压等级有直流5V、12V、24V、48V等,交流有110V、220V • 开关量I/O模块的点数一般是2的n次方。 • I/O模块的外接线方式有汇点式、分组式和分隔式三种。
输出模块 • 输出模块根据功率放大元件主要分为:驱动直流负载的大功率晶体管和场效应管、驱动交流负载的双向可控硅,以及可驱动交流负载又可驱动直流负载的小型继电器。 • 输出电流的额定值与负载的性质、温度有关。 • 继电器输出电路、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电路、双向可控硅输出电路。
PLC的工作原理 输入采样阶段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输出刷新阶段 元件映象寄存器 输出锁存器 输入映象寄存器 X4 输出端子 (Y430) 写入 输入端子 读出 (M100) (Y430) 读出 扫描周期
编程器与外部设备 • 编程器的作用。 • 专用编程器 • 个人计算机程序开发系统 • 数据存取单元 • 其他外部设备
编程器的作用 • 用来生成用户程序,并对它进行编辑、检查和修改。 • 将用户程序写入EPROM,EEPROM,磁带或磁盘中。 • 驱动打印机打印出顺序功能图、梯形图程序或指令个程序。 • 监视系统运行的情况。
专用编程器 • 简易编程器(只能输入和编辑指令表程序。) • 图形编程器(可直接生成和编辑梯形图程序)
个人计算机程序开发系统 • 编程软件 • 文件编制软件 • 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 • 实时操作接口软件 • 仿真软件 • 其他软件
数据存取单元 • FX-20DU-E数据存取单元使用带背景光的蓝色液晶显示器,画面正常时为绿底黑字,警报状态为红底黑字。
其他外部设备 • 人/机接口装置 • 外存储器 • 打印机 • EPROM写入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3 • 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语言的国际标准 • 梯形图的主要特点
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的国际标准 • IEC1131-3规定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共有5种语言。 • 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 梯形图(Ladder diagram) • 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 • 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 • 结构文本(Structured text)
梯形图(LD) • 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一般有线圈、常开触点、常闭触点,还有其他功能块。梯形图称为电路或程序,设计梯形图叫编程。
功能块图(fbd) • 类似数字逻辑电路的编程语言,即用类似与门、或门的方框来表不逻辑运算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