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7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熟悉城市规划的 有关概念 ,理解城市规划的 基本理论 ,了解城市规划的 内容和程序 ,重点熟悉城市发展战略和 城市总体布局 问题,城市规划中的 交通规划 、 工程规划 、 居住区规划 和 公共空间规划 的内容,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实施和规划行政与法规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习教材: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的 《 城市规划原理 》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 学习目的. 1 . 胡纹主编, 《 城市规划概论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 2010 年 7 月)

caiti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城市规划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城市规划原理

  2. 熟悉城市规划的有关概念,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了解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程序,重点熟悉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布局问题,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工程规划、居住区规划和公共空间规划的内容,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实施和规划行政与法规方面的相关知识。熟悉城市规划的有关概念,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了解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程序,重点熟悉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布局问题,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工程规划、居住区规划和公共空间规划的内容,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实施和规划行政与法规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习教材: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学习目的

  3. 1 .胡纹主编,《城市规划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10年7月) 2 .李伟国著,《城市规划学导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2008年10月) 3.邹德慈主编, 《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年 4 .田宝江主编,《城市规划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8年5月) 参考资料

  4. 5.张军民等主编,《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常用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8年11月)5.张军民等主编,《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常用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8年11月) 6.张承安著,《反引力体系——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12月 7.刘贵利等编著,《城市规划决策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10年3月) 8.建设部城乡规划司编,《城市规划决策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 参考资料

  5. 9.胡嘉渝编著,《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导读 专业英语阅读》 (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2003年9月) 10.胡仁禄等编著,《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年) 11 .郭亮编著,《城市规划交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10年7月) 12 .张晓瑞主编,《数字城市规划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合肥:2009年12月) 参考资料

  6. 13 .张雪松著,《城市规划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2009年6月) 14 .詹庆明主编,《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地理信心与决策支持》(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9年1月) 15 .陈秋晓,《城市规划CAD》(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2009年4月) 16.曹桂发等编著,《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测绘出版社),北京:1991年7月 参考资料

  7. 17 .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写的《城市规划资料集》(共11分册) 参考资料

  8. 1.城乡规划网:http://www.cnup.com 2.中国规划网:http:// www.zgghw.org 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http://www.planning.org.cn 4.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www.cin.gov.cn 参考资料

  9. 参考资料 1.城乡规划网: http://www.cnup.com 网站简介:全国首家城乡规划门户网站,为全国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政策及规划管理咨询;为规划设计单位提供规划设计技术咨询及信息交流平台;为开发机构提供土地规划信息及开发策划咨询;为广大业主提供房地产楼盘项目信息。

  10. 参考资料 2.中国规划网: http:// www.zgghw.org 网站简介:国内以城市规划宣传报道为宗旨的专业权威新闻媒体网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规划门户和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网上新闻、信息中心,服务于国内外城市规划及其它相关行业规划领域,是中国目前最领先的城市规划行业数据库及信息服务提供商,是中国城市规划系统传媒的先锋力量。

  11. 参考资料 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http://www.planning.org.cn/ 网站简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是由城市规划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主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促进城市规划学科建设,传播城市规划科学知识,推动城市规划职业发展,提高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为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服务。

  12. 考核方式 1.日常考勤:10% 2.期中测验:20% 3.课程论文:10% 4.期末考试:60%

  13. 本章重点 1.居民点的分类?城市产生的原因?城市的含义? 2.世界最早的城市?中国最早的城市? 3.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的发展? 4.城市化及其表现特征?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5.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第1章 城市与城镇化

  14.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居民点的形成;城市的产生;城市的定义 第2节 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三阶段;古代、近代和现代城市的发展 第3节 城市化 城市化含义及特征;城市化历程;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 第1章 城市与城镇化

  15.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居民点的形成 居民点的含义: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居民点的发展:无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 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

  16.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镇型居民点与乡村型居民点的区别 1.产业结构:非农业与农业 2.人口规模:聚集与分散 3.景观类别:高密度建筑与低密度建筑 4.物质构成:发达与不发达 5.承担职能:中心与非中心 6.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基本素质等:存在差别

  17.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8.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的产生 古代城市的雏形:城和市的综合,城是指城堡,具有防御功能;市是指市场,具有商业功能。 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9.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的产生 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 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工业化不仅促进原有城镇的发展,而且导致新型城市的涌现。

  20.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的推力:工业技术带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例如,美国1880年农业人口44%,1964年农业人口6.8%;国家统计局的《1996年的中国发展报告》估计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1亿;而国家计划委员会的《1996年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报告》估计1.5-1.8亿。 城市的引力:城市工业兴起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工业就业规模逐渐超过农业。例如,英格兰和威尔士1801年只有10%人口生活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在40年后翻了一番,再过60年又翻了一番。

  21.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历史上的世界最大城市 Pagedown

  22.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的产生 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市: 古埃及的孟菲斯城(又名白城)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市: 商代的商王城(现在郑州市区地下) Pagedown

  23.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24.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25.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26.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古埃及时期城市对后世的影响 1.用地选择上,注重因地制宜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4.早期规划的“死亡之城”和新王朝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和城市景观设计。 Home

  27.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28.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宫城 1.中轴线对称 2.集中的东西两市 3.规整的道路系统 4.居住的里坊制 5.引渭水入城,名广通渠 皇城 西市 东市

  29.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宫城居中,中轴对称 2.规整的道路系统

  30.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北部收缩2.5公里,南部扩展0.5公里 2.突出8公里的中轴线 3.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 4.皇城南形成商肆

  31.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中国古代城市对后世的影响 1.选择城市位置特别重视水文地理条件 2.绝大多数城市平面为方形,道路为方格网结构 3.城市的功能分区逐渐明显 4.体现城乡一体、区域规划和大城市地区规划的思想 5.中轴线对称的格局 6.考虑防洪、防火的要求 7.城市规模之大,世界少有 Home

  32.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的定义 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活动特征 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维系力 城市地理学: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政治学:城市政治关系 城市规划学科 共同点:相对于农村而言;综合的概念;随时间发展变化 Pagedown

  33. 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Home

  34.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 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Home

  35.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Home

  36. (4)政治学 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间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 Home

  37. (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38. 吴良镛:“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

  39.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 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 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 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 • 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与途径; • 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这种作用的结果。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Home

  40.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和行政管辖。城市可以理解为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41.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世界城市界定的标准 1.人口规模标准: 通过人口的集聚程度和数量为标准划分城市 2.人口密度标准: 通过单位地域空间内聚集人口的密度高低划分城市

  42.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世界城市界定的标准 3.行政区划的标准: 通过政府规定或立法宣布的结果划分城市 4.职业构成的标准:通过人口职业的构成划分城市 Pagedown

  43.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表1.1 部分国家设置城市人口标准 Home

  44.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我国城市界定的标准 城市是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一般又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副省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

  45.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我国城市界定的标准 地级市:受省、自治区政府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 县级市:不设区的市,具有与县平行的行政地位 建制镇 :凡县政府所在地一般均可设镇;总人口在2万人左右的乡,其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比重的10%以上,非农人口最低限度为2000人可设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条件可适当放宽。

  46. 表1.2 我国城市建制镇标准(1993)

  47. 第2节 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三个时期 前工业社会时期: 1.城市发展缓慢,延续时间很长; 2.城市结构简单; 3.城市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而非经济中心; 4.城市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进行系统规划的很少。

  48. 第2节 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三个时期 工业社会时期: 1.城市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城市数量、规模和经济总量的积累; 2.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 3.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积累。

  49. 第2节 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三个时期 后工业社会时期: 1.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2.城市数量持续增多,城市规模空前膨胀; 3.城市出现两极分化倾向,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专业化城市大量出现; 4.一些相邻城市连接组成巨型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 5.城市与乡村有原来的分离和隔绝走向融合,城乡差距趋向缩小。

  50. 第2节 城市的发展 古代城市的发展 1.城市与防御要求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Pagedow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