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45 Views
绿色产业及其发展方向. 鞠丽荣 研究员 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提 纲 . 一、 绿色产业概述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三、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一、绿色产业概述. 一、绿色产业概述. 1 、定义: " 如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使用上节约以及污染减少(节能减排)的产业,我们既可称其为绿色产业。 " 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 中国绿色产业协会. 一、绿色产业概述. 2 、绿色农产品 ---- “ 三品一标” ---- 无公害农产品 ---- 绿色食品 ---- 有机食品 ---- 农产品地理标志.
E N D
绿色产业及其发展方向 鞠丽荣 研究员 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提纲 • 一、绿色产业概述 •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三、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一、绿色产业概述 • 1、定义:"如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使用上节约以及污染减少(节能减排)的产业,我们既可称其为绿色产业。" • 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 • 中国绿色产业协会
一、绿色产业概述 • 2、绿色农产品---- “三品一标” • ----无公害农产品 • ----绿色食品 • ----有机食品 • ----农产品地理标志
一、绿色产业概述 • 无公害农产品概念: • 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品的食用农产品。
一、绿色产业概述 •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 • 按投入品说明书 • ----正常使用农药 • ----正常使用化肥 • ----注意安全间隔期 • ----强调产品质量安全 • 初级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 • 法人企业、合作社申请、个人均可申请
一、绿色产业概述 • 绿色食品概念: • 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一、绿色产业概述 • 绿色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 • ----限制使用农药 • ----限制使用化肥 • ----不许用转基因 • ----强调安全、优质、营养 • ----初级农产品、加工产品、 • 法人企业、合作社申请
一、绿色产业概述 • 有机食品概念: • 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经过合法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颁发证书,使用国家统一标志的一切食用产品。 • 产地符合有机产品生产基本条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中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及化学合成品,经合法的认证机构认证获得有机证书的,使用国家统一标志的产品。
一、绿色产业概述 • 有机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 • ----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 • ----不使用转基因 • ----强调环保 • ----初级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 • 法人企业、合作社申请
一、绿色产业概述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一、绿色产业概述 • 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技术 • ----强调地域特色 • ----强调历史人文 • ----农业的初级产品 • ------申请人应当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服务性组织。
一、绿色产业概述 • 绿色农业的本质特征及其优势 • (1)标准的规范性。绿色农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准则,使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化——生产有技术规程,投入有使用准则,产品有专用标识,经营有认证许可,出了问题可直接追溯到产地。 • (2)技术的先进性。绿色农业既采用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现代农业的良种培育和先进生产与加工技术,又创造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民生规律的更高层次的技术模式。 • (3)产出的高效性。绿色产品品质好、无公害,价值、价格高,效益优势明显。
一、绿色产业概述 • (4)资源的循环性。绿色农业强调有机投入和生物措施,将农业和人畜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既创造价值、效益,又培肥地力、优化环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循环经济”模式。 • (5)生产的惠民性。发展绿色农业,既提供安全、无公害食品,又延长产业链,扩大就业,惠及民生效果显著。 • (6)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农业以有机土杂肥替代化肥、以生物技术替代高毒剧毒农药,合理配置农业投入品,节约资源、优化环境,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饭问题 。 • 但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私利,制造了许多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近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批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新名词,如:“毒瓜子、健美猪、毒豆奶、假鸭血、毒狗肉、敌敌畏火腿、毒海带、工业双氧水鱼翅开心果、陈化粮、大头娃娃、二氧化硫果脯、福寿螺、人造蜂蜜、多宝鱼、红心鸭蛋、垃圾油等等。”这些层出不穷、此起彼伏“新词汇”,一次次震撼着民众的耳膜、刺激着民众的神经、拷问着民众的良知。
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总体现状: • 1、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由追求量到追求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明显有了提高。) • 2、社会公众期待越来越强。(消费观念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更多地考虑农产品是否安全、是否有益于健康。)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3、与农业产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质量安全是关键。) • 这一系列的问题和需求使绿色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具体无公害农产品现状: • 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共认定产地58968个,其中种植业产地36251个,面积5194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按总面积1.3亿公顷计算);畜牧业产地16097个,规模540928万头(只、羽);渔业产地6620个,养殖面积299万公顷。有效无公害农产品56532个,产品总量达2.76亿吨,认证农产品约占同类农产品商品总量的30%。无公害农产品年度抽检合格率平均达到98%以上。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归纳起来: • 一是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 二是体系队伍不断健全。 • 三是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 四是制度规范基本完善。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具体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现状: • 自2008年2月正式起步,截至2010年底,累计公告发证产品535个,累计完成公示产品606个。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 1. 总量规模稳步扩大 • 1990~2010年,绿色食品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增长,实现了快速发展和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6391家,产品总数达到1.6748万个。包括农林及加工产品、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品类产品等品种。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2.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 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提高认证的规范性,不断加大证后监管力度,有效地保证了绿色食品产品质量。2010年,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合格率达到98.9%以上。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3 产业水平不断提升 • 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家,占35%, •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约占20%, •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500个,约占10%。 • 目前,绿色食品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主要大宗产品产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的比重已提高到5~8%。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4 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 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和政府主导的公共品牌,品牌形象深得国内外社会的推崇,公信力和认知度不断提高。 • 据调查,在国内大中城市,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超过70%,成为大家公认的品牌。
4 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产品越来越多地进人大型超市,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商家的“新卖点”和农产品出口新的增长点。 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已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在香港、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 国际上有法国、澳大利亚等4个国家、7个企业的22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5 综合效益日益明显 • 发展绿色食品,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绿色食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日益突出,售价比普通产品平均高出20%~30%,部分产品高出1倍以上,2001~2010年,绿色食品出口额由2000万美元增加到23.1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
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模式 • 绿色食品推行以“品牌标志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品牌是绿色食品的核心竞争力,基地是绿色食品品牌的载体,企业是发展绿色食品认证的主体,农户是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绿色食品推行产业化发展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强化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模式 • 绿色食品的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 •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创建工作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共创建了479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总面积达约667万hm2,走出了一条以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的新路子,为绿色食品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同时放大了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增强了绿色食品事业服务“三农”的功能。从单一的产品认证走向大规模的基地建设,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得到重大突破。
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模式 • 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在三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一是政府推动、企业带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创新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机制; • 二是标准化、产业化与品牌化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 三是质量安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强化了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竞争机制。
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绿色食品的市场建设 • 发展绿色食品,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不断提升品牌的公信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拉动力;通过不断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发挥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 • 20年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昆明、福州、烟台等城市举办11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累计约有5000家绿色食品企业的上千种产品参加了展示。
三、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 十二五时期无公害农产品预期目标 • 我们研究预测,“十二五”期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要达到全国产地总面积的60%,产品数量要达到7万个,产品总量占其商品量的40%左右,获证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要稳定在98%以上;
三、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 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的一个预期目标 • “十二五”期末,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质量也要不断提高,数量要扩大,我们力争要新登记1000件,初步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可追溯制度和长效监管机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业水平和对等的保护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工作机构要加快向地县两级延伸,健全手段,增强能力,把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练就成“体系健全、职能充实、业务精通、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力军。
三、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 其中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目标: • “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 • 到2015年,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数将达8800家,产品达23000个;有机食品企业总数达2000家,产品达11000个;新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30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总数达到800个,基地总面积达1.5亿亩。(占12%)
三、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 对绿色有机产品的监管力度也将加大,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将保持在98%以上。 • 到2030年,我国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有可能达到25%左右,化肥、农药使用量各减少50%左右,使用有机肥料的比重提高到70%,土壤有机质普遍提升1到3个百分点。 • 到2050年,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将上升到40%左右。
三、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 (一)绿色食品产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1、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示范作用 •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追求安全、优质生态、环保、可持续的理念,注重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必将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