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78 Views
暖江壺穴. 壺穴是種頗為迷 人 的小地形景觀,如果你曾經到過野柳或者是暖暖附近,相信你就能 體會到 壺穴迷人 之處 。到底是在什麼樣的力量作用之下,才能形成這樣的壺穴呢?又如此多采多姿、變幻多端的壺穴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形成的呢?. 一、壺穴形成的原因:. 依據 壺穴生成環境的不同,可以先區分為兩大類:在台灣,具有代表性的河成壺穴地形就在基隆河的上游 一帶; 而具有代表性的海成壺穴則可在北海岸的野柳或者東海岸的石梯坪兩個地方見到 。 基隆河的壺穴 為河成壺穴, 野柳和石梯坪的壺穴則 為海成壺穴。. 壺穴的形成.
E N D
壺穴是種頗為迷人的小地形景觀,如果你曾經到過野柳或者是暖暖附近,相信你就能體會到壺穴迷人之處。到底是在什麼樣的力量作用之下,才能形成這樣的壺穴呢?又如此多采多姿、變幻多端的壺穴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形成的呢?壺穴是種頗為迷人的小地形景觀,如果你曾經到過野柳或者是暖暖附近,相信你就能體會到壺穴迷人之處。到底是在什麼樣的力量作用之下,才能形成這樣的壺穴呢?又如此多采多姿、變幻多端的壺穴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形成的呢? 一、壺穴形成的原因:
依據壺穴生成環境的不同,可以先區分為兩大類:在台灣,具有代表性的河成壺穴地形就在基隆河的上游一帶;而具有代表性的海成壺穴則可在北海岸的野柳或者東海岸的石梯坪兩個地方見到。基隆河的壺穴為河成壺穴,野柳和石梯坪的壺穴則為海成壺穴。依據壺穴生成環境的不同,可以先區分為兩大類:在台灣,具有代表性的河成壺穴地形就在基隆河的上游一帶;而具有代表性的海成壺穴則可在北海岸的野柳或者東海岸的石梯坪兩個地方見到。基隆河的壺穴為河成壺穴,野柳和石梯坪的壺穴則為海成壺穴。 壺穴的形成
一、渦流穴(eddy hole)︰渦流穴是在螺旋狀的水流作用下所形成的。當水流經過不平整、凹凸的岩床或者當流水的流速加快時,最容易造成螺旋狀的水流。此種類型的壺穴穴口多呈現圓形或橢圓形,其穴壁多垂直,常見於海成環境。二、挖鑿穴(gouge hole)︰挖鑿穴是在平面水流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此種類型的壺穴常發生在河床底部及河道轉彎處的岩壁。其穴口方向是順著水流方向而延伸,故多呈長條形及橢圓形,常見於河成環境。三、撞擊穴(plunging hole)︰撞擊穴是在圓柱狀水流的作用下所形成的。當水流呈自由落體掉下時,大致會呈現圓柱狀。此種類型的壺穴常發生在瀑布或急流處,圓柱狀水流沖擊岩石的力量與高度差、流量呈正相關。其穴口形狀可能因水流沖擊岩石位置的後退,而往上游方向延伸,此種壺穴類型多見於河成環境。
全台灣最密集的壺穴群─暖江壺穴 暖江壺穴分布起自暖江橋畔河床並向上游延伸約400公尺長,範圍不大,卻發育 出基隆河中最密集、型態最完整而成熟的壺穴地形。暖江壺穴有以下的特色: 1.數量多:台灣的河成壺穴以基隆河最為發達,若說基隆河是「壺穴之河」,那麼 暖江橋下壺穴便是河中的珍奇明珠了!根據蔡主恩博士的研究報告指出:整條基隆河壺穴總數有3,571個,其中單單暖江壺穴就有2,074個,佔總數的58%,遠超過其它分佈點;北台灣的海成壺穴,即海水渦流侵蝕而成的壺穴,其總數也不過約800個。 2. 類型多:學者將壺穴分為單一、聯結、複式壺穴;台灣的壺穴群多為單一壺穴,聯結、複式壺穴較少見;暖江壺穴卻是類型豐富,三種壺穴的數量皆十分可觀,遠超過其他壺穴群。 3. 發育完全:依章熙林教授之研究將壺穴的發育分成五期:單一壺穴期,聯結壺穴期,凹糟期,河道期,島狀遺跡期。在暖江壺穴群中,我們可一一觀察到這五個時期的特徵,此為他處壺穴群所少見,顯見暖江壺穴的發育十分完整成熟,可說是老年期的壺穴;因為如此,暖江壺穴的大小、深度、形狀均較它處多樣且可觀。 暖江壺穴屬河成壺穴
4. 易達性高:壺穴往往經過數百或數千、數萬年才可形成,其中又涉及流體力學、地質、地形、水文、氣候、岩石、...等學問,暖江壺穴實為最標準的地形教室。美、加、日等國均將壺穴劃為特定保護區,嚴禁任何的開發破壞;總長八十多公里的基隆河,在暖暖段之前無此多樣性的壺穴群,在暖暖段之後也未再出現大規模的壺穴,因此暖江壺穴堪稱「國寶」,值得大家珍惜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