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 韩连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电话: 8233 8911 Emial : Hanlq@buaa.edu.cn. 导 言. 从自然辩证到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三组问题. 文科. 1 . " 我是谁? " 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 .能否说: " 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 3 .试分析休谟论 " 结伴欲望和孤独 " 一文的哲学价值。 "' 结伴 ' 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使人痛苦的惩罚。 ". 经济科. 1 . 什么是公众所能承受的真理?

byron-may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 韩连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电话:8233 8911 Emial:Hanlq@buaa.edu.cn

  2. 导 言 从自然辩证到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3. 三组问题

  4. 文科 •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使人痛苦的惩罚。"

  5. 经济科 • 1. 什么是公众所能承受的真理? • 2. "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 3. 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6. 理科 • 1. 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 2. 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 3. 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快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7. 概念澄清 •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 • 哲学-philosophy • 科学-science • 技术-technology • 辩证法-dialectic • 自然-nature

  8. 哲学 • “哲”: • 1)聪明,有才能。 • 《尚书》:“知人则哲”。 • 2)聪明、有才能的人 • 《齐民要术》:“舍本逐末,贤哲所非。”

  9. Philosophy • “Phil-”的词根源自古希腊语,意思是“爱智慧”。 • 爱智慧不等于有智慧 • 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源自日语。

  10. metaphysics • “meta-”意思是“在……之后” • physics——物理学 •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 《Metaphysics》编在《物理学》这本书的后面 • Meta-的含义从“在……之后”到“超越于……之上”

  11. 形而上学 • 《周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 西方的“形而上学”类似于中国的“道学”。

  12. 什么是哲学? • 罗素:哲学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 像神学一样包含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 • 像科学一样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

  13. 柏拉图:哲学是带有体育性质的科学。 • 体育追求的是体能的极限 • 哲学追求的是思想的极限

  14. 苏格拉底:真正的哲学家一直是在学习死亡,联系死亡,一直在追求死之状态。苏格拉底:真正的哲学家一直是在学习死亡,联系死亡,一直在追求死之状态。 • 加谬: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 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15. 哲学是理论化的常识。 • 爱因斯坦:科学是日常思维的精致化。

  16. 哲学的问题 • 1、形而上学: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观。形而上学中有一个有时被称为本体论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存在”,试图依次列出构成宇宙中不同种类的实在的优先性。被称为“第一哲学”。 • 2、伦理学: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好的生活”的寻求,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又称为道德哲学。

  17. 3、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包括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么知道某种事物的?”以及“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3、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包括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么知道某种事物的?”以及“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 • 4、逻辑学:对合理思维和好的论证的形式结构的研究。又称为逻辑哲学。又被称为“哲学逻辑”。 • 5、宗教哲学:对宗教、宗教的本质、神圣事物的本质以及相信(或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各种理由的哲学探究。又被称为“哲学神学”

  18. 6、政治(或社会政治)哲学: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与本质的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并在我们自己的社会中实践某些观念和改革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又被称为社会政治哲学。6、政治(或社会政治)哲学: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与本质的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并在我们自己的社会中实践某些观念和改革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又被称为社会政治哲学。 • 7、美学:对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体验的研究,包括对“美”、“表现”等概念的理解。 • 8、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19. 哲学的风格 • 1、明确表达:用清晰、简洁、易懂的语言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 • 2、论证:利用源自其他思想、原理和观察结果的理由来支持你的说法,得出你的结论,驳斥反对意见。

  20. 3、分析:通过区分和澄清其各种组成成分来理解某种观念。比如,“谋杀”这一观念包含三个子观念:杀害、错误与意图。3、分析:通过区分和澄清其各种组成成分来理解某种观念。比如,“谋杀”这一观念包含三个子观念:杀害、错误与意图。 • 4、综合:把各种不同的观念聚合成一种统一的看法。比如,毕达哥拉斯的“天球和谐”的观念就把数学、音乐、物理学和天文学综合了起来。

  21. 从事哲学的条件 • 亚里士多德:闲暇、自由、惊异 • 哲学既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教养。 • 哈佛大学校训:“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 • 不一定当作专业,可以当作一种爱好。

  22. 柏拉图

  23. 亚里士多德

  24. 科学(science) • “科学”一词在中文中早就存在,但是它的本来意思是指“科举” • 宋代的陈亮曾说,“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

  25. 自从明末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的士大夫一直是用“格致”来翻译西方的“Science”,称为“格致之学”。 • “格致”一词出《四书》之一的《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意思是为了辨别是非,首先要考察事物,获得知识。到了宋代,“格物致知”被朱熹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26. Science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静观的知识”,与“实践的知识”相对立。Science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静观的知识”,与“实践的知识”相对立。 • 日本学者西周在1874年的一篇文章中最早使用了“科学”一词 • 福泽瑜吉将其翻译为“科学”,意思是“分科之学”。 • 康有为将这一翻译引入中国。 •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第一次公开采用。

  27. 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 “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

  28. 科学家(Scientist) • 1834年,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休厄尔(William Whewell,1794-1866)根据“艺术家”(Artist)一词仿造了“科学家”(Scientist)一词,但没有得到认同。

  29. 李约瑟问题: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 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 爱因斯坦:“西方科学的发展基于两个伟大的成就,古希腊哲学家们发明的形式逻辑系统(在欧几里德几何中),和发现由系统的实验中寻找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在文艺复兴时)。在我看来,中国的贤人们没有达到这一步是不足为奇的。可惊奇的是这些发现已经全然做到了。” • 中国的“科学”与西方的“科学”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30. 例子

  31. 勾股定理 • 《九章算术》:“勾3股4玄5” • 经验总结

  32. 毕达哥拉斯定理 • 古希腊几何体系的一部分,可以得到证明。 • 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里的证明。 • 证明方法有数百种之多。

  33. 用折叠方法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 • 折纸可以用来证明许多几何定理,包含命题:“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下面是一种用折叠纸张的方法对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证明.

  34. 理查德·特鲁多:“毕达哥拉斯定理使我感到非常惊奇,无论如何引不起我本能的记忆,因为这个方程抽象、精确、异乎寻常。我想象不出这样一种东西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直角有什么关系。因此,当偶然揭开熟悉的帘幕,重新审视毕达哥拉斯定理,我不禁感到目瞪口呆。”理查德·特鲁多:“毕达哥拉斯定理使我感到非常惊奇,无论如何引不起我本能的记忆,因为这个方程抽象、精确、异乎寻常。我想象不出这样一种东西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直角有什么关系。因此,当偶然揭开熟悉的帘幕,重新审视毕达哥拉斯定理,我不禁感到目瞪口呆。”

  35. 罗素:“有一条小路,穿过田野,通向新南盖特,我经常独自一人到那里去观看落日,并想到自杀。然而,我终于不曾自杀,因为我想更多地了解数学。”罗素:“有一条小路,穿过田野,通向新南盖特,我经常独自一人到那里去观看落日,并想到自杀。然而,我终于不曾自杀,因为我想更多地了解数学。”

  36. 技术(technology) • 词根techne-,与诗歌同源。 • 技术不是一种中立性的工具,而是一种揭示世界的存在方式。 • Technology本身就带有“……之学”的意思。《庄子》:“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37.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 科学:对未知世界客观规律的探索 • know why • 技术:可行的方法、技巧、机器 • know how • 科学和技术谁先谁后?

  38. 自然辩证法 • 恩格斯提出三大定律: • 量变到质变规律 •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 否定之否定规律

  39. 辩证法 • 辩证法dialectic • 对话dialogue • 柏拉图曾将从各种意见的交流中产生的知识称为辩证知识。按照辩证法的说法,是因为在对话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意见,这些意见碰击时要求达到统一,因而通过排除矛盾即可找到真理。

  40. 对同一事态的不同描述 • “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冰雪融化:冰雪的消失——流水的产生 • 辩证法认为,我们所有的概念均建立在辨正矛盾的基础上。

  41.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 • 正题:我是我 • 反题:我不是非我 • 合题:我在我自身设定了一个可分离的我与一个可分离的非我相对立。 • 将我与我的周围世界分开的是我自己,这一区分是我的意识的一大功劳。

  42. 辩证法是一个关于概念内涵的理论 • 弗雷格的例子: • 金星是暮星 • 金星是晨星(即不是暮星) • 金星就其外延讲既是暮星又是晨星。

  43. 辩证法的另一种形式 • 正题:A是B • 反题:A是-B • 合题:A既是B又是-B • A在一方面是B,在另一方面是-B

  44. 物理学上的例子 • 光是波 • 光是微粒 • (根据观察形式的不同)光是波或者是微粒

  45. 黑格尔:辨正矛盾不是所选择的方法研究的结果,而是精神在其运动中所特有的规律。黑格尔:辨正矛盾不是所选择的方法研究的结果,而是精神在其运动中所特有的规律。

  46. 通过用唯物主义取代唯心主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一体化使思维的辩证法变成了“自然辩证法”,“自然”本身变成了辩证式的,而且是自身就有,无需我们的观察。通过用唯物主义取代唯心主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一体化使思维的辩证法变成了“自然辩证法”,“自然”本身变成了辩证式的,而且是自身就有,无需我们的观察。 • 由此产生了自然辩证法的三大定律。

  47. 这主要是受到了恩格斯的影响。 • 马克思要小心的多,他将辩证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却不愿意将其推广到自然界。 • 将自然辩证科学看作是科学认识论上的一个手段。

  48. 对辩证法的批评 • 古希腊的诡辩主义者热衷采用辩证法来证明任何一个命题皆可以成立。 • 认为辩证法只是一个空洞的形式,事后可以把任何东西放进去辨正一番,因而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 一个所谓的“自然辩证法”是幼稚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