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723 Views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补 充 注 解. 1) 千古:长远的年代。 2)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3) 樯橹:樯,桅杆;橹,桨。这里借代曹军的战船。 4) 灰飞烟灭:像灰一样飞舞,像烟一样消失。 5) 故国:指古时三国的战地 。.
E N D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补 充 注 解 • 1) 千古:长远的年代。 • 2)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 3) 樯橹:樯,桅杆;橹,桨。这里借代曹军的战船。 • 4) 灰飞烟灭:像灰一样飞舞,像烟一样消失。 • 5) 故国:指古时三国的战地。
诗人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从哪些角度来写?基调怎样?诗人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从哪些角度来写?基调怎样? 乱、穿: 写出江岸石壁的险怪和高峭(形) 惊、拍:写出海浪汹涌,描绘水石相搏(声) 卷:写出浪花四溅(形) 雪:写出水色纯白(色) 基调:豪迈奔放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夸张、比喻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这有什么作用? 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会令人想到当年战场壮阔的 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人物渲染气氛。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 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句起过渡作用,既概括上阙,又引出下阙。 上阙写景,展现赤壁波澜壮阔的气势;下阙转向 写人,缅怀古人功业,抒发人生感慨。
阅读下阙并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周瑜的?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人物 角度 24岁 47岁 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功成名就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诗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诗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总结全文 内容: 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 昂扬----感奋----感伤----超脱 艺术特点: 写景、咏史、议论、抒情溶于一体
请比较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完成下列表格。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实景)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实景) 樯橹灰飞烟灭(虚景) 杨柳岸 、晓风、残月(虚景) 帐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周瑜)谈笑 (我)一尊还酹江月 无绪、留恋、多情自古伤离别、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