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行政伦理学教程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 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行政伦理学教程. (第二版). 张康之 李传军 主编. 几个概念. 自由心证 一厘米主权 纽伦堡原则. 一厘米主权.

but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行政伦理学教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行政伦理学教程 (第二版) 张康之 李传军 主编

  2. 几个概念 • 自由心证 • 一厘米主权 • 纽伦堡原则

  3. 一厘米主权 • 什么叫“一厘米主权”?在柏林墙推倒的前两年,东德一个名叫亨里奇的守墙卫兵,开枪射杀了攀爬柏林墙希图逃向西德的青年克利斯。在柏林墙倒后对他的审判中,他的律师辩称,他仅仅是施行命令的人,基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而法官则指出:“作为警察,不施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自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心’。当法律和良心抵触之时,良心是最高的行动原则,而不是法律。尊崇性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绳。”

  4. 水门事件中的司法部长 •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 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盖开脱,但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继续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宪法危机。 • 1973年10月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对总统尼克松的调查进入关键时刻,前者要求尼克松交出与水门事件有关的证据。 • 20日,周六,晚。尼克松下令,要求司法部长理查德森罢免考克斯的职务。但理查德森拒绝了总统的要求。随即辞职。司法部副部长拉克尔·肖斯接任司法部长后,也因拒绝罢免特别检察官而辞职。最后司法部的三号人物博克成为司法部代理部长,才答应罢免特别检察官。尼克松更动员FBI封锁特别检察官及司法长官、次长的办公室,宣布废除特别联邦检察局,把此案的调查权移回司法部。面对尼克松滥用行政权力来维护自己,招来国民严重指责。 • 10月31日,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调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证,为弹劾尼克松作准备。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7月底,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尼克松于8月8日11点35分致信国务卿基辛格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5. 强项令董宣 • 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匿于主家。后公主出行,用他为骖乘。董宣候之于途,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诉于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即以头击柱,帝令小黄门止之,使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敕强项令出。……葬以大夫礼。事见《后汉书·酷吏传》。

  6. 董宣的故事 • 董宣到任 光武帝时,京都洛阳是全国最难治理的地方。聚居在城内的皇亲国戚、功臣显贵常常纵容自家的子弟和奴仆横行街市,无恶不作。朝廷接连换了几任洛阳令,还是控制不住局面。最后,光武帝刘秀百般无奈,决定任命年已69岁的董宣做洛阳令。董宣到任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难题,就是处理湖阳公主的家奴行凶杀人的案件。 • 湖阳公主是光武帝刘秀的姐姐。这位公主仗着自己和皇帝的姐弟关系,豢养着一帮凶狠的家奴,在京城里作威作福,为非作歹,横行无忌。 • 有一天,公主的家奴在街上杀了人,董宣立即下令逮捕他。可是,这个恶奴躲进湖阳公主的府第里不出来,地方官不能到这个禁地去搜捕,急得董宣寝食不安。没有别的好办法,董宣就派人监视湖阳公主的住宅,下令只要那个杀人犯一出来,就设法抓住他。 • 过了几天,湖阳公主以为新来的洛阳令只不过是故作姿态,虚张声势而已。于是有一天,湖阳公主带着这个杀人恶奴出行,在大街上被董宣派出去的人发现。派出去的小吏立即回来向董宣报告说,那个杀人犯陪乘公主的车马队伍走,无法下手。董宣一听,立即带人赶到城内的夏门亭,拦住了公主的车马。湖阳公主坐在车上,看到这个拦路的白胡子老头如此无礼,便傲慢地问道:“你是什么人?敢带人拦住我的车驾?” • 董宣上前施礼,说:“我是洛阳令董宣,请公主交出杀人犯!” • 那个恶奴在马队里看到形势不妙,就赶紧爬进公主的车子里,躲在公主的身后。湖阳公主一听董宣向她要人,仰起脸,满不在乎地说:“你有几个脑袋,敢拦住我的车马抓人?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 可是,她万万没有料到,眼前这位小小的洛阳令竟然怒气冲天,双目圆睁,猛地从腰中拔出利剑向地下一划,厉声责问她身为皇亲,为什么不守国法?湖阳公主一下子被这凛然的气势镇住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 这时,董宣又义正词严地说:“王子犯了法,也得与老百姓一样治罪,何况是你的一个家奴呢?我身为洛阳令,就要为洛阳的众百姓作主,决不允许任何罪犯逍遥法外!”董宣一声喝令,洛阳府的吏卒一拥而上,把那个作恶多端、杀害无辜的凶犯从公主车上拖了下来,就地砍了脑袋。 • 公主告状 湖阳公主感到自己蒙受了奇耻大辱,气得脸色发紫,浑身打颤。丢了个奴仆,她倒并不十分痛心,可是在这洛阳城的大街上丢了这么大的面子,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 她顾不得和董宣争执,掉转车头,便直奔皇宫而去。 • 湖阳公主一见到刘秀,又是哭,又是闹,非让刘秀杀了董宣替她出这口恶气不可。光武帝听了姐姐的一番哭诉,不禁怒形于色。他感到董宣如此蔑视公主,这不等于也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想到这里,便喝道:“快把那个董宣捉来,我要当着公主的面把他乱棍打死!” • 董宣被捉来带上殿后,他对光武帝叩头说:“请允许我先说一句话,然后再处死我吧!”光武帝十分恼怒,便说:“你死到临头了,还有什么话说!” • 董宣这时声泪俱下,却又十分严肃地说:“托陛下的圣明,才使汉室再次出现中兴的喜人局面。没想到今天却听任皇亲的家奴滥杀无辜,残害百姓!有人想使汉室江山长洽久安,严肃法纪,抑制豪强,却要落得个乱棍打死的下场。我真不明白,你口口声声说要用文教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现在陛下的亲族在京城纵奴杀人,陛下不加管教,反而将按律执法的臣下置于死地,这国家的法律还有何用?陛下的江山还用什么办法治理?要我死容易,用不着棍棒捶打,我自寻一死就是了。”说着,便一头向旁边的殿柱上撞去,碰得满头满脸都是血。 • 强项董宣 光武帝不是个糊涂的君主,董宣那一番理直气壮的忠言,以及刚直不阿、严格执法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又惊又悔,赶紧令卫士把董宣扶住,给他包扎好伤口,然后说:“念你为国家着想,朕就不再治你的罪了。不过,你总得给公主一点面子,给她磕个头,赔个不是呀!”董宣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错,也无礼可赔!因此,这个头不能磕!” • 光武帝只好向两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把董宣搀扶到公主面前磕头谢罪。 • 两个小太监照办。这时,年近七十的董宣用两只胳膊支撑着地,硬着脖子,怎么也不肯磕头认罪。两个小黄门使劲往下按他的脖子,却怎么也按不动。 • 湖阳公主自知理亏,却仍耿耿于怀,不出这口气心里憋得慌,便又冷笑着问光武帝说:“嘿嘿!文叔(光武帝的字)当老百姓的时候,常常在家里窝藏逃亡的罪犯,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现在当了皇帝,怎么反而连个小小的洛阳令也不敢驾驭了呢?我真替你脸红!” • 光武帝回答得也真妙。他笑着说:“正因为我当了一国之君,才应该律己从严,严格执法,而不能像过去做平民时那样办事了。你说对不对呀!” • 光武帝转过脸又对董宣说:“你这个强项令,脖子可真够硬的,还不快点退下去!”

  7. 太史令的故事 • 齐庄公贪恋大夫崔杼(zhu)之妻棠姜的美色,偷偷地与其私通,一来二往,就被崔杼发觉,但碍于庄公是自己的主子,崔杼一时无法动怒。然而,他无时不在寻找报复的机会。 • 齐邻国莒国黎比公前来拜访,庄公设宴招待。崔杼认为报杀庄公的时机到了,假称生病不去赴宴,却在家里精心策划一场捉奸弑君的计谋。而好色的庄公也认为这是与棠姜幽会的好机会,就早早地离开了宴席,只带上几个护卫人员,便急促地赶到崔杼家。他让护卫呆在外屋,自己径直地进入棠姜的卧房,见棠姜迟迟未出来,痴情的庄公竟吟颂起情歌来。正当棠姜翩翩而出、庄公激情澎湃时,崔杼一声令下,众杀手一拥而出,把庄公及其护卫斩尽杀绝。 • 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心怒,杀了太史。太史的二个弟弟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来写吧”,太史弟弟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既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弟弟走出来,正遇到南史公执简而来,南史公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 如此前赴后继,真千古绝唱!

  8. 董狐笔的故事 • 春秋时期,群雄争霸。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刚即位,由于年龄太小,不能料理朝政,于是让赵盾、士会和荀林父三人辅佐。灵公年长即位后,昏庸无道,残暴荒淫。作为相国的赵盾,一心想灵公恢复霸业,多次劝阻晋灵公为晋国着想。晋灵公却派大力士前去刺杀赵盾。当这位大力士来到赵盾的府上时,看到赵盾在家里等候上朝,虽没有到上朝的时间但是穿戴得仍非常整齐。这位大力士认为赵盾是位忠臣,不愿干违背良心的事情;他自杀身亡。晋灵公仍然不醒悟,又派人邀请赵盾来饮酒,暗地里派兵士埋伏在四周,让他们见机行事,准备杀死赵盾。这个事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发现后,保护赵盾安全脱离险境。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被迫逃往国外,在逃跑的途中正巧遇见晋灵公的姐夫赵穿。赵穿听后非常生气,他前去找晋灵公评理,然而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对赵穿恶声恶语。万般无奈之下,赵穿只好命令卫士一拥而上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听到这件事后,返回晋国,把晋灵公的儿子拥立为王,这就是晋成公。 • 赵盾登上相位后,想知道史官对这件事的评价,于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来,询问他有关情况。董狐把大事记录给赵盾让他亲自去看。赵盾看到上面写着“秋七月,赵盾弑其君”,并且得知这件事在朝廷上已经做了公布。赵盾质问董狐道:“谁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杀的,你们这些史官司怎么让我承担罪名呢?”董狐回答道:“你身居相位,曾经逃亡而没有走出国境,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这不是你的责任,又是谁的责任呢?”赵盾听后叹息说::“《诗经》上都说‘因为我怀恋君主,所以给自己带来忧伤’。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 • 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董狐没有错,他是一位好史官,据法直书而不加隐讳;赵盾也没有错,他是一位贤明的大臣,为了法度而蒙受恶语,真是可惜啊!如果赵盾逃跑出了国境,就可以免除弑君之名了。 • 杜甫在《写怀》一诗中提到董狐笔:“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 宋代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就有这个典故:“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9.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五章 行政良心 本章重点: 1、行政良心的含义、德性与行政良心、行政良心的作用 2、行政良知的含义、内容、行政良知与社会良知 3、行政良能的本质、行政良能与行政效能

  10. 政法干部的理解 • 我是从一名普通交警成长起来的国家公务员,从学济南交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开始,始终不敢有工作和职业良心的点滴背叛。记得2000年我任交警支队宣教科副科长时,在单位组织的“下、访、谈”活动中,我独自驾车下乡“换位思考”,实地感受了农村、农业、农民的艰辛和苦楚,也因此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政良心、良知。 • 那一年入夏,我开车来到一个朋友介绍的农村老乡家,直接到他丰收的甜瓜地里和他全家老少一块儿“摘甜瓜”。农民小赵一边教我摘瓜技巧,一边应我的问题回答。当说到卖瓜的难处时,小赵说开车有证没证都要被罚,一车瓜闹好了也就是一二百块钱,农用车开到市里或市郊卖瓜,被你们交警逮着就是“闯禁行路”。光罚点也就认了,可你们一扣就是一天,还不把我们乡下人当人看…… • 朴实而无奈的话语说得我很不自在,嗓子眼儿像是堵了什么东西,说不出的难受,手里斤把沉的甜瓜也越发觉得沉甸甸的。临走时我带着两袋子甜瓜,偷偷塞到孩子兜里100元钱,从倒车镜里看着他们一家追着我还钱的身影,终不忍回头。 • 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执法机关负责人,除了应具备一定的行政良心和良知外,再就是应具备“行政良能”的问题了。较为典型的案例当属电视连续剧《大法官》中取代杨院长的陈院长,他不仅有着杨院长执着认真的秉性,而且更加沉稳老练,讲究策略。他对顶头上司面似不露声色、不顶不抗,暗地里却巧妙周旋、斗争,坚持真理,捍卫法律尊严,结果还是扳倒了孙志。陈院长在总结时感慨万分:“当官要想为民做主,首先不能有去卖红薯的思想,否则你自己去卖红薯了,怎么可能再有机会去为民做主啊?!我不是单纯地明哲保身,但我说这是留得青山在!”这就是陈院长行政良能的活脱脱体现吧! • 由此看来,行政良知和良能对于我们这些行政人员,特别是政法战线的公务人员来说,更有着重要意义。有了行政良知,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投入到行政管理职业中去,在工作中注入更多的情感、道德意志,并体现出道德判断能力,对行政管理工作中一切相关的人和事作出正确的道德评价。而掌握了行政良能的技巧,则更容易保护自己,保护受人尊敬的好人,保护党的事业和利益,也才有可能更好地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党的事业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 作者:葛建军(河间市公安局政委) 2011.2.28 河北法制网

  11.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案例:穷困县里的豪华车 • [焦点访谈]:2004年06月21日 • 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央对于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坐的公车早就制定了严格标准,禁止购买豪华进口车。但云南省呈贡县为了提高车辆的档次,他们把目标又瞄向了豪华进口越野车。 • 云南省呈贡县是个并不富裕的农业县。但呈贡县委县政府却以“工作需要”为由,一下子买了五辆丰田越野车,每辆车的花费高达68万元。这五辆车县委、县政府、县纪检委、县人大、县政协各一部。县里说,这种分配方案,也是从工作出发的。为了避免车辆编制超标,有些部门还把原来用过的蓝鸟、三菱帕杰罗等车辆淘汰掉了。县里五套班子买了新车,县国土局不甘落后,也买了同样的车。

  12.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那么,呈贡县一次买这么多豪华车,花的又是什么钱呢?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买车的钱来自一个重点工程项目——昆洛公路。据昆洛公路指挥部介绍,指挥部在往下批钱的时候,除按有关规定批了总工程款的2%作为管理费用外,还违反政策批了一笔2%的工作经费。但是,这2%的工作经费也没有按指挥部的说法使用,而是被县里用来买了豪华汽车。 • 在迫切需要开发的西部地区,在迫切需要资金的西部地区,几百万元的购车款在一个县里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如果能够用在发展经济上,肯定能为呈贡办一些实事。对于干部们坐的豪华车,群众意见很大,但也敢怒不敢言。 • 68万一辆的汽车在哪儿也都该算的上豪华了,何况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那么在决定买车时,县里是怎么研究的呢?据呈贡县委书记说,集体讨论了,多数同志都觉得还是要买就买经久耐用一些的,既适应工作又经久耐用。

  13.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在工作需要的旗帜下,对买车的问题,大家取得了高度一致。将车开回来后,这些豪华的进口车又该怎么分配呢?据了解,县里买的五辆丰田霸道车,县委分得一部,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一部,县政府一部,县人大、政协各一部。县里说,这种分配方案也是从工作出发的。 • 在配合工作的理由下,平均分配,皆大欢喜。为了避免车辆编制超标,有了新车的同时,还要淘汰旧车。淘汰下来的车有县委的蓝鸟,人大主任的三菱帕杰罗等不差的车辆。县里五套班子买了新车,县里的土地局长也不甘落后,他们也买了同样的车。 • 由于昆洛公路有11.5公里在呈贡县涉及征地,于是呈贡县便在1.7亿的征地费中提取了2%的管理费后,又提取了2%的工作费。结果这2%也没有按他们的说法使用,而是全部被县里用来买了豪华汽车,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个2%工作经费开支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了。这条投资30亿的公路,用在建设上的只有16亿。而这修路的钱全是借来的钱,少花一点国家就少一点负担,把买豪华车说成是工作需要,似乎是惟一的理由了。在呈贡县的村子里我们看到,这里的农民生活还不宽裕,他们也想象不出干部们坐的豪华车,能豪华到什么程度。

  14.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现在花钱都讲究投入与产出,钱要花在刀刃上。在迫切需要开发的西部,在迫切需要资金的西部,几百万元的购车款在一个县里算不算笔钱?能不能办点实事?能不能取得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发展呢? • 豪华车不但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会拉开和群众的距离,我们的干部坐在豪华的进口车里时,是不是也能想到这些呢? • 我们难以相信县委干部们都用工程款买车是工作需要的说法,如果我们的干部们能想一想我们并不富裕的国情,看一看我们身边的群众,就应该进一步体会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重新强调的“两个务必”,提倡一点艰苦奋斗的作风,把有限的钱花在经济建设上,花在改善百姓的生活上。 • 之所以在穷困县里发生购买豪华车的事情,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行政良心的缺失。 • 那么,什么是行政良心呢,我们先来学习本章第一节。

  15.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节 行政良心概述 一、行政良心的含义 1.行政良心的定义 • 良心是一种道德意识,是人们在履行对社会和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意识的总和,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 行政良心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良心,实际上也就是指行政人员在履行其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深刻的道德责任意识以及对自我的行政行为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能力。

  16.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节 行政良心概述 阅读材料 • 曾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有一次请同学来谈心。其中一位同学所说的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感受了一次强烈的震撼: • “农民还有什么?有家,家不能归,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长年在外谋生;有地,地不敢种,种地亏本。上有老人,不能尽孝;下有小孩,不能成才。一生辛劳,我们净养活你们这些干部、奸商了!而你们却反而不把农民当人看。 • “你能邀请我来坐坐,我很感激。如果你不是作秀,是真想听听老同学的心里话,听农民的心里话,那我就送你两句话:‘对农民好一点,对干部严一点。’你也出生在农家,当初你是班上最穷的学生。在学校时,我就很佩服你是条汉子。老李啊!把你当初在棋盘中学读书的精神拿出来,自食其力为官,两袖清风为官,相信你会是个人民拥护的好官。”

  17.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后来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李昌平上书总理,信中说:“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先是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又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并宣布5年内全国取消农业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农民地位的改善,真得要感谢这位有着行政良心的基层干部。

  18.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节 行政良心概述 2.行政良心的特点 (1)行政良心有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由于行政机关是国家政权的核心部分,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与国家政权的性质紧紧相联,因而行政良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2)行政良心有相对独立性 行政良心一旦形成,便作为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而存在,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3)行政良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行政良心在支配和评价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时表现为一种完全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活动,不被外力所强制,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会违背道德要求。

  19.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节 行政良心概述 二、德性与行政良心 1.德性与行政人员的德性 • 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 2.行政人员德性的价值 •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重视自我的德性建设,用德性制约和规范自己所掌握和行使的权力,用德性去引导和塑造自己的行政行为,用有德性的行政行为去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用有德性的行为去唤来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20.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节 行政良心概述 3.行政良心的内容 (1)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2)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3)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21.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节 行政良心概述 三、行政良心的作用 1.良心的作用机制 • 良心具有使人遵守道德的巨大作用: • 事前,它通过做一个好人的需要和目的而推动每个人遵守道德; • 事后,则通过良心满足的快乐和良心谴责的痛苦而使人继续遵守道德或改过迁善、归依道德。

  22.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节 行政良心概述 2.行政良心的作用 (1)行政良心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发生之前,会对行为动机的选择起调控作用。 (2)在行政行为中,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起监督和控制作用。 (3)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的作用。

  23.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二节 行政良知 本节案例 •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是郑培民恪守的行为准则。他为官近20载,从湘潭市委书记、湘西州委书记到湖南省政府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先后担任过多个“说了算”的大领导,可谓位高权重,但在他的心目中,人民赋予的权力、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胜过一切的砝码。 • 他在湘西任职期间,跑遍全州218个乡镇调查工作,爬上1700米高的山寨访贫问苦;他和普通百姓交心,和孤寡老人交朋友;他带领机关干部和农民一起试种新品种;他果断决策,为山寨引进了大电网,同时解决了寨民的吃水问题;他在一线亲自指挥抗洪抢险,为贫困山寨修建盘山公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以亲民、爱民、为民的公仆形象,以一腔真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24.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情深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郑培民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家里,他生活俭朴,家风严谨,身教胜过言传;在工作中,他不贪图享受,不以权谋私,不居功自傲;就连在乡里、村里和百姓家里吃顿便餐他都要留下伙食费。在老百姓眼里,郑培民是个在廉政问题上一辈子干干净净,只做好事的人。他活得辛苦而操劳,活得清白而坦荡。 • 郑培民同志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一个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崇高品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和回答了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摆正公仆与群众的关系,以及如何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等现实问题。 (资料来源:《有感于郑培民的行为准则》,作者皇甫永利,载《党建与人才》,2003年第8期)

  25.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二节 行政良知 一、行政良知的含义 1.行政良知的定义 • 行政良知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总和,是行政人员形成、认识和把握行政良心的主观意识活动及其过程。 2.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 • 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反过来,行政良心又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26.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二节 行政良知 二、行政良知的内容 1.行政良知的意义 • 有了行政良知,行政人员就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行政管理的职业活动中去,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注入他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并体现出他的道德判断能力,对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一切相关的人和事,都能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 • 比如我们在本节案例中所讲述的郑培民的事迹。

  27.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二节 行政良知 2.行政良知的基本内容 • “诚信”与“忠恕”是行政良知的两个方面和两种境界,但却构成了它的完整内容,对于行政人员,按照这两个方面来加以检验,就可以获得他是否拥有行政良知的准确判断。 • “诚”就是指一种真诚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 • “信”则涉及到对自己的言行的承诺,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 • “忠”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 “恕”就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矛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做到不愠不火、不急不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28.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二节 行政良知 3.行政良知的来源 • 行政良知受到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所影响,受到社会实践的决定。同时,行政人员又需要在关于行政管理的职业教育、职业训练和具体的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生成行政良知。

  29.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二节 行政良知 三、行政良知与社会良知 1.个人良知和社会良知 • 个人良知无非是社会良知在个人这里的体现,个人良知以社会良知为内容,社会良知以个人良知为表现形式。但是,个人良知与社会良知的统一性是基本的方面,在很多情况下,个人良知与社会良知还表现出不同甚至矛盾的方面。 2.行政良知的构成 • 在宏观的社会系统中,行政良知是个人良知与社会良知的统一,而在行政系统之中,则是作为个体的行政人员的良知与作为总体的行政人员的良知的统一。

  30.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三节行政良能 • 阅读材料 • 电视连续剧《大法官》中春江市原市委书记孙志被捕后对春江市法院原代院长杨铁如说了这样一段话:“由于你目光太敏锐,办案太执著,处事太认真,所以我怕你。怕你再细究下去,我可能等不到今天就会接受审判。于是便以听取大家意见为名,没让你当院长,而将你调离了法院,让你离开了法庭。”听完这段话,我们在对孙志的卑鄙行为感到愤怒的同时,也为杨铁如因此而失去了战斗岗位,失去了将孙志这位大腐败分子拉下马、送上法庭、接受审判的资格而遗憾。

  31.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令人欣慰的是,取代杨铁如的陈默雷院长不仅有着和杨铁如同样的执著、认真的秉性,而且十分沉稳,讲究策略。他对顶头上司孙志表面上不露声色,不顶不抗,暗地里却巧妙地与之周旋、斗争,最终将孙志送上了法庭。在这一过程中,杨铁如曾不客气地指责陈默雷:“大事小事动不动就跑市委、找书记,非把权力与法搅在一块。这样,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对此,陈默雷精彩地回答道:“如果我们现实的处境是一马平川,你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样子!当官要想为民做主,首先不能去卖红薯。你自己去卖上红薯了,怎么可能再去为民做主?你可以说我这是明哲保身,但我说这是留得青山在!” • 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认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成就事业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为人处世的根基,离开它将会一事无成。换言之,认真体现的是革命原则的坚定性。然而,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如何去认这个“真”字,却体现出斗争过程中策略的灵活性。

  32.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将革命原则的坚定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事关全局、事关原则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坚定地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信守共产受人的做人原则,始终保持革命的原则性和纯洁性,决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搞变通,搞妥协迁就。但是,在具体的斗争策略上,则必须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适时调整。 (资料来源:《“真”该如何认》,作者宋增建,载《领导科学》,2002年第6期。)

  33.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三节行政良能 一、行政良能的本质 1.行政良能的定义 • 行政良能实质上是指行政人员运用行政道德的技能,是行政人员把自己的道德良心和道德良知运用到行政管理活动之中使其发挥作用的技能,属于道德能力的范畴。 • 行政良能具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指行政道德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提供支持; 其二,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运用知识和智慧的技能不能背离道德的要求。

  34.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三节行政良能 2.行政技能与行政良能 • 技能属于才能的范畴。 • 人只有有了一定的技能才能谈得上行为的道德化和人生的道德目标问题。 • 知识、技能对提高人的品德也有促进作用。 •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需要行政道德的支持,需要通过开展行政管理活动展示自己的道德能力。

  35.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三节行政良能 二、行政良能与行政效能 1.行政技能的道德内涵 • 行政技能包括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作业技艺、行政决策技术和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而这些方面都包含着伦理道德的内涵,或者说,在这些方面转化为现实的技能的过程中,都需要伦理道德的因素发挥作用。 2.提高行政效能的途径 • 行政效能涉及到行政效果与行政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行政人员如何以最少的行政消耗获得最优化的行政效果,对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 行政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状况,提高行政效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36.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良心 行政良心 德性 良知 行政良知 个人良知 社会良知 良能 行政良能 行政技能 行政效能 道德能力

  37.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良心和行政良心的含义? 2.良心、良知、良能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3.简述行政良心的特点。 4.怎样理解行政人员的德性? 5.简述行政良心的内容。 6.结合实际谈谈行政良心的作用。 7.怎样理解良知与行政良知的含义? 8.谈谈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的关系。 9.简述行政良知的基本内容。 10.怎样理解良能与行政良能的含义? 11.行政技能与行政良能是何种关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