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08 Views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科学部分. 一、科学的含义.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 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1. 科学是知识一般认为 “ 科学是正确的、权威性的、系统地、世代积累的知识体系 ” 。 2. 科学是过程 3. 科学是世界观. 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幼儿对周围世界中任何新颖、陌生、有趣、不协调、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都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解读.
E N D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科学部分 一、科学的含义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 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1.科学是知识一般认为“科学是正确的、权威性的、系统地、世代积累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过程 3.科学是世界观
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幼儿对周围世界中任何新颖、陌生、有趣、不协调、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都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解读 •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 1.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2.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二)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目标 • 1.观察 2.操作 3.思考 4.表达 • (三)科学知识 • 1.了解自然环境及有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 2.探索身边事物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 3.感受科学技术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四、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 • 小班---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 中班---获取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 大班---获取感性经验,形成初步概念。
五、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一)科学活动设计的类型 • 1.观察认识活动 2.实验操作活动 3.科学游戏活动 • 4.科学小制作活动 5.讨论探究活动 6.种植饲养活动 • (二)科学活动设计的方法 • 主要有观察、操作、讲解、演示、猜想、实验、游戏、发现等具体方法。
数学部分 一、数学的含义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1.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 2.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3.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表象的支持 4.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 5.符号和语言对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具有关键作用 6.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充分的练习和应用
三、幼儿数学教育目标解读 1.量与计量 2.数与数量关系 3.几何图形 4.空间方位 5.时间 四、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活动的目标 小班---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中班---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大班---能认识一些常记的立体图形;对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有所感受。
五、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一)数学活动设计的类型 1.认知理解型活动 2.操作游戏型活动 3.探究发现型活动 以上这几种活动类型,在实际的数学活动中,有时是单独进行的,有时可综合在一起运用。 • (二)数学活动设计的方法 • 主要有观察、操作、游戏、发现、讲解、演示、示范等具体方法。
(三)有关幼儿数学 方面 的认知特点 1.量与计量 (1)区别物体大小、长短等特征 (2)对物体的分类 ①按物体的名称分类 ②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③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 ④按物体的空间方位分类 ⑤按数量分类
—○—□—○—□—○—□—(按形状排序)—○—○—○—○—○—○—(按颜色排序)红 蓝 绿 红 蓝 绿—○—□—○—□—○—□—(按形状排序)—○—○—○—○—○—○—(按颜色排序)红 蓝 绿 红 蓝 绿 (3)对物体进行排序 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排序 ②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③按数排序
(4)学习量的守恒 ①长度守恒 ②面积守恒 ③容积守恒 ④体积守恒 (5)学习自然测量 2.数与数量关系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 ①掌握数的顺序 ②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③掌握数的组成 3.几何图形 4.空间方位 5.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