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43 Views
成本预测的技术经济分析. 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组织教学 教学总结. 成本预测的技术经济分析. 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成本预测的概念、原则和程序;掌握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了解成本预测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或难点 本量利分析预测法,包括保本点预测分析和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一、成本预测的概念、意义、特征和内容 ( 一 ) 概念 是经济预测的一种,是推算、预见未来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成本变化规律的方法。 ( 二 ) 意义 1. 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2. 成本预测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E N D
成本预测的技术经济分析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教学重点、难点 • 组织教学 • 教学总结
成本预测的技术经济分析 • 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 掌握成本预测的概念、原则和程序;掌握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 了解成本预测的主要方法 • 教学重点或难点 • 本量利分析预测法,包括保本点预测分析和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一、成本预测的概念、意义、特征和内容 (一)概念 是经济预测的一种,是推算、预见未来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成本变化规律的方法。 (二)意义 • 1.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 2.成本预测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 3.成本预测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三)成本预测的特征 • 1.预测过程的科学性 (1)以成本理论为基础 (2)以生产经营的历史资料为依据 (3)以掌握成本变动规律为前提 • 2.预测结果的近似性 • 3.预测目的是直接为成本决策提供服务 (四)成本预测的内容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二、成本预测的原则 1.实质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三、成本预测的程序 • 1.确定成本预测目标 • 2.搜集相关信息 • 3.建立预测模型 • 4.修正预测结果 • 5.报告预测结论 • 6.及时反馈信息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四、成本预测的主要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也称直观判断法) 依据人的经验对事物未来的发展状况所作的主观判断和综合分析。 • 1. 优缺点 优点:简便易行,预测速度较定量分析要快捷;省时省费用 缺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注重于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从而易受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多少大小的束缚和限制,尤其是缺乏对事物发展作数量上的精确描述。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 2.适用条件 常常适用于企业缺少完备、准确的历史资料,或难于进行定量分析的情况下使用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 3.定性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德尔菲法 (2)主观概率法 (3)领先指标法 (4)厂长(经理)评判意见法 (5)相互影响法…… • 4.对定性分析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1)以事物完成时间为标志的预测结果的处理方法 (2)因素影响程度预测结果的处理方法 (3)最佳成本方案选择预测结果的处理方法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二)定量分析法(数量化预测方法) 根据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运用一定的方法,推测和计算出各种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得出判断和估计结果。 • 1.优缺点 优点: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少;作出变化程度在数量上的准确描述 缺点:比较机械,不易灵活掌握,对信息资料质量要求较高。
第一节 成本预测概述 • 2.适用条件 要求积累和掌握历史统计数据 • 3.定量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2)回归分析预测法 (3)高低点预测法 (4)加权平均预测法 (5)投入产出法 注意:预测方法选择要考虑该方法的效益、时间、难易程度等。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一、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一)本量利分析法的概念和假设前提 • 1.概念:又称为数量—成本—利润分析,通常称为保本点分析。(Cost –Volume-Profit-analysis, 简称CVP分析) • 2.假设前提: (1)销售组合不变 (2)销售量稳定,且产量等于销量 (3)产品销售价格已知,且稳定 (4)固定成本与单位变动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 (5)产品以大批量生产为主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本量利基本公式 y1=px y2=a+bx y1:总销售收入 p:产品单价 x:产品的销量或产量 y2:总成本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 用公式表示: px - (a + bx) = P 现在预测保本点,即令P=0,那么上述公式就成为: px - (a+bx) =0, 则有 px – bx = a 即(p-b)x = a 所以 x = a / (p-b) 此时的x称为保本销售量(BE) 所以 (BE)=a / (p-b) (BE)=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Bed)= p• (BE) (Bed)=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保本图 盈利区 P 10 9 销售收入及成本金额(万元) 总成本线 8 (BEd5万元) 7 bx 6 (BEu500合) 5 4 3 亏损区 2 1 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业务量(百合)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2.保本图 (1)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保本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的多寡.若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越小,则保本点越低;反之,则保本点越高.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2)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低,盈利区三角形面积就有所扩大,亏损区三角形面积就有所缩小; 反之,保本点越高,则盈利区三角形面积就有所缩小,而亏损区的三角形面积则有所扩大; (3)在保本点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盈利就越多(或亏损越小)。反之,销售量越小,亏损额就越大(或利润越小)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二、单一产品的保本点预测分析 例1.假定任天堂今年准备组装四合一的游戏卡,根据有关资料计算,每盒游戏卡的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组装过程中应分担固定成本总额10000元。若每盒游戏卡销售价为100元。 求:为任天堂预测该游戏卡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1.保本销售量 (BE)= a/(p-b) = 10000/(100-80) = 500盒 2.保本销售额 (BEd)= p• BEu = 100×500 = 50000元 或者 保本销售额( BEd)= a/cmR= 10000/20% = 50000元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预测法 三、多种产品保本点的预测方法 (一)按主要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进行预测 (二)分算法 (三)加权平均法 如何运用加权平均法呢?
预计全部产品的总销售额 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量 各种产品的销售单价 =∑ × 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与产品的品种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 1、需要先对每种产品的贡献毛益分别用其销售比重进行加权; 各种产品销售额 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100% = 全部产品总销售额 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 各种产品的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 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 =∑
固定成本总额 各种产品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 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与产品的品种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 2、以固定成本总额除以各种产品的加权贡献毛益率的合计,即可求得各种产品的综合保本销售额; 3、以综合保本销售额分别乘以各该产品的销售比重,即可预测出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 =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 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 =
假定富裕公司在计划期间拟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若产销平衡),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992元。三种产品的产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图所示:假定富裕公司在计划期间拟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若产销平衡),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992元。三种产品的产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图所示: 摘要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60 产销量(台) 40 20 1000 1250 3000 销售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700 600 2100 要求: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A、B、C三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解: 1、加权贡献毛益率计算表 B产品 摘要 A产品 C产品 合计 40 20 (1)销售量(台) 60 1250 1000 3000 (2)销售单价(元) 700 600 (3)单位变动成本(元) 2100 550 400 900 (4)单位贡献毛益(2)-(3) 44% 40% (5)贡献毛益率 30% 50000 20000 250000 (6)销售收入总额(2)X(3) 180000 固定成本总额 19992 综合保本销售额 20% 8% = 100% = = 59500元 (7)销售比重 72% 各种产品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 33.6% 8.8% 3.2% (8)加权贡献毛益率 (5)X(7) 33.6% 21.6% A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9500×8% = 4760元 B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9500×20% = 11900元 C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9500×72% = 42840元 (4) (2) X100% 2、 3、
四、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一)经营安全状态的判断 “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亦可译作“安全幅度”。它是指实际或预计业务量超过保本点业务量的差额,表明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下降多少还不致造成亏损 安全边际有两种表现形式,: • 1、用实物量表示,称为“安全边际量”(MSu); • 安全边际量(MSu)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 2、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称为“安全边际额”(MSd) • 安全边际额(MSd) =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另外,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性还可以用“安全边际率”(MSR)来表示 安全边际率(MSR) = X 100% 安全边际量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加: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保本点销量/实际销售量加: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保本点销量/实际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在生产特定期间的实际产量与该设备的额定(设计)产量之比. 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设计的生产能力 (二)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变化对经营安全状态的影响程度。 例3:假定某企业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8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300元,单位售价3000元,税率为10%.该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为600件。分别计算并分析: (1)按正常状态生产; (2)销售价格降低30%; (3)固定费用增加30%; (4)变动费用增加30%; (5)生产成本增加30%; (6)销售价格降低20%,生产成本增长20%, 此时对应的保本点产量,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和经营安全率
教学总结 • 1.成本预测是经济预测的一种,要掌握其原则和要求 • 2.成本预测的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本量利分析法是一种主要的定量分析法. • 3.要掌握本量利分析原理;要熟悉单一产品的保本点分析和多产品的保本点分析,以及预测的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