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課程參與度之評估方式

課程參與度之評估方式. 上課時必須專心聽講,跟上進度,參與討論 扣分項目 玩線上遊戲一次扣 1 分 玩手機一次扣 1 分 睡覺一次扣 1 分 聊天一次扣 1 分 無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一次扣 1 分 加分項目 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一次加 2 分 找出老師程式中的錯誤一次加 1 分 修正老師程式中的錯誤一次加 4 分. 無線通訊網路 CH08 無線隨意網路電源管理協定. 鄧姚文. 大綱. IEEE 802.11 電源管理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半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電力控制( Power Control ). 概述. MANET

bu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課程參與度之評估方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課程參與度之評估方式 • 上課時必須專心聽講,跟上進度,參與討論 • 扣分項目 • 玩線上遊戲一次扣1分 • 玩手機一次扣1分 • 睡覺一次扣1分 • 聊天一次扣1分 • 無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一次扣1分 • 加分項目 • 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一次加2分 • 找出老師程式中的錯誤一次加1分 • 修正老師程式中的錯誤一次加4分

  2. 無線通訊網路CH08 無線隨意網路電源管理協定 鄧姚文

  3. 大綱 IEEE 802.11 電源管理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半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電力控制(Power Control)

  4. 概述 • MANET • Mobile Ad hoc Network • 電源管理 Power Management • 進入睡眠模式以節省電力 • 電源控制 Power Control • 動態調整發送封包的電力

  5. 概述 • 同步 Synchronous • 同時醒來、同時休眠 • 非同步 Asynchronous • 各做各的 • 半同步 Semi-Synchronous • Cluster 內同步 • Cluster 之間非同步

  6. 8.2 IEEE 802.11 電源管理 • 醒著的工作站為處於睡眠模式的其他工作站暫存訊框 • 試著在那些工作站醒來之後進行資料傳輸 • 資料待傳指示通知訊息 ATIM • Announcement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 • 告知彼此是否有待傳資料 • 處於睡眠模式的工作站會定時醒來,檢查是否有 ATIM

  7. 8.2 IEEE 802.11 電源管理 • ATIM 期間 • ATIM Window • 工作站只在某段固定的時間內傳送 ATIM • 若有某個工作站為另一個工作站暫存訊框 • 在 ATIM Window 內送出 ATIM 通知對方 • IEEE 802.11 規定在 ATIM 時期,所有的工作站都必須保持清醒。 • 沒有資料需要傳輸的工作站會在 ATIM Window 結束後進入睡眠狀態 • 有需要資料傳輸的工作站會在 ATIM Window 結束後持續保持清醒,以便進行資料傳輸

  8. 8.2 IEEE 802.11 電源管理

  9. 8.2 IEEE 802.11 電源管理 • 獨立型基本服務組合 IBSS • 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 • 網路中的任兩個工作站彼此都位於對方的通訊範圍內 • 分散式時間同步機制 TFS •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 • 每個工作站都會有一個獨立的內部計時器 • 工作站間彼此交換時間資訊 • 時間資訊(Timestamp)帶在 Beacon 訊框中 • 工作站收到 Beacon 訊框後就,比對自己當時的時間 • 內部計時器只會往後(未來的時間)調整,不會往前(過去的時間)調整 • Backoff避免 Beacon 碰撞

  10. 彈性的時間同步機制 ATSP • ATSP • Adaptive Timing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 時間比較快的工作站,發送 Beacon 的機會比較高

  11. 彈性的時間同步機制 ATSP • 工作站 i • I(i) 間隔多久發一次 Beacon • C(i) 已經過了多少的 Beacon Interval • Imax:I(i) 的最大值

  12. 彈性的時間同步機制 ATSP • 初始: • I(i)=Random(1, Imax) • C(i)=1 • 若 C(i) mod I(i)==0 則競爭發送 Beacon • 若收到 Beacon[timestamp] > Localtime(i) 則 • Localtime(i)=Beacon[timestamp] • If I(i)<Imax then I(i)++, C(i)=0 • Else If C(i)==Imax then I(i)--, C(i)=0 • C(i)++

  13. 8.2 IEEE 802.11 電源管理 初始時間:S>T>U>V Imax=3 若 C(i) mod I(i) == 0,則發送 Beacon, i {S, T, U, V}

  14.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 工作站之間不需要達到時間同步 • Neighbor Discovery • 即使任兩工作站間的清醒時間並沒有交集,仍然能夠在一定時間內發現彼此的存在 • 三種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 絕大部分醒來(Dominating-awake-interval) • 定期完整醒來(Periodically-fully-awake-interval) • 以 Quorum 為基礎的(Quorum-based)協定

  15.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共通原則 • ATIM 期間允許多個 Beacon 訊框 • 避免不正確的鄰近工作站資訊,工作站儘可能發送 Beacon 訊框 • 根據鄰近工作站的 Beacon 估算該工作站的清醒模式 • 估算 Beacon 發送者大約什麼時間會定期醒來 • 送暫存訊框給他 • 每一個 Beacon 間隔切割成三個期間(Window) • Active Window: 清醒期間 Receiver powered on • Beacon Window: beacon transmission • MTIM Window: Similar to ATIM frames

  16. Window透過窗,只能看到片段

  17.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Dominating-Awake-Interval • 要求每一個工作站都必須在足夠長的時間內保持清醒 • 確保相鄰的工作站彼此之間有機會可以發現對方的存在 • 工作站在每一個 Beacon Interval 內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保持清醒 • 確保任一工作站的 Beacon Window 會和鄰近工作站的 Active Window 有交集

  18.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Dominating-Awake-Interval • 確保相鄰的工作站彼此之間有機會可以發現對方的存在 • AW: Active Window • BI: Beacon Interval • BW: Beacon Window Length • 保證任兩工作站的清醒期間會有交集 • 不保證任一工作站的 Beacon 發送期間會和相鄰工作站的清醒期間有所交集

  19.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Dominating-Awake-Interval Beacon Window 在 Beacon Interval 的開頭

  20.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Dominating-Awake-Interval

  21.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Dominating-Awake-Interval • Dominating-awake-interval 電源管理協定並不是一個很省電的方案 • 至少一半時間清醒

  22.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Periodically-Fully-Awake-Interval • Beacon 間隔分成兩種類型 • 省電的(Low-Power)Beacon 間隔 • 以一個清醒期間為開始 • AW=BW+MW • 用來知會鄰居 • 完整清醒的(Fully-Awake)Beacon 間隔 • AW=BI • 每 N 個Beacon 間隔出現一次 • 其他都是 Low-Power BeaconInterval • 用來發現鄰居的存在

  23.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Periodically-Fully-Awake-Interval

  24.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Periodically-Fully-Awake-Interval • 優點 • 若N>2,比 Dominating-Awake-Interval 省電 • 缺點 • 發現鄰居的速度比較慢

  25.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Quorum-Based • 一個 Quorum 是一個實體集合 • 當某個體想從事某特定的關鍵行為時,必須先從該實體集合中獲得允許。 • 任意兩個 Quorum 集合,彼此之間必定有交集 • 應用於分散式作業系統

  26.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Quorum-Based • 每連續 m2 個 Beacon 間隔視為一個群組稱為 Quorum • 全部的工作站都知道 m 值的大小 • 每一個群組先排列(Row)再排欄(Column),排列成一個二維的 (m×m) 陣列 • 每一個工作站任選一列和一欄,選中的這 2m-1 個 Beacon 間隔,稱為 Quorum 時間間隔 • 其餘的 m2 -2m+1 個 Beacon 間隔,稱為 non-Quorum 時間間隔

  27.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Quorum-Based

  28.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Quorum-Based • Quorum Interval • Quorum 時間間隔以一個 Beacon 發送期間開始,後面緊接著一個 MTIM 期間 • AW=BI • Non-Quorum Interval • Non-Quorum 時間間隔以一個 MTIM 期間開始,在 MTIM 期間結束後,如果沒有封包要傳送或接收,工作站便可以進入睡眠模式 • AW=MW。

  29. 8.3 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Quorum-Based • 優點 • 工作站競爭發送 Beacon 的頻率大幅降低 • 只有在 Quorum 時間間隔才競爭發送 Beacon • 不是每個 Beacon 間隔都會參與競爭 • 缺點 • 無法迅速發現鄰近工作站的存在

  30. 8.4 半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Semi-Synchronous • 鄰近的工作站組成一個 Cluster • 具有充足電力和最快的內部計時器的工作站將會成為叢集首(Cluster head) • 叢集首到叢集成員只相距一跳躍(hop),因此對叢集首而言,要做到同步化該叢集內的所有成員的時間並不困難。

  31. 8.4 半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Semi-Synchronous • 一個 Beacon 間隔可能含有四種期間 • 清醒期間(Active Window) • 無線電收發器保持開啟 • 同步期間(Synchronous Window) • 叢集首發送 Beacon 訊框 • Beacon 發送期間(Beacon Window) • 讓叢集成員競爭發送 Beacon 訊框 • MTIM 期間(MTIM Window) • 讓工作站發送 MTIM 訊框

  32. 8.4 半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Semi-Synchronous • Round 回合 • 每一個回合剛開始的時候,工作站決定自己在該回合是否須擔任看守者 Watcher • 看守者採取非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 Quorum • Periodically-Fully-Awake-Interval • 非看守者採取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

  33. 8.4 半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Semi-Synchronous

  34. 8.4 半同步式電源管理協定Semi-Synchronous • SNR-Probability-Based • 鬆散組成 Loosely-Coupled • 叢集首不維護整個叢集的架構 • 每一個工作站主動計算一個機率,判斷自己是否在該回合必須擔任看守者 • Location-Based • 緊密組成 Tightly-Coupled • 叢集首掌握每一個叢集成員的所在位置資訊 • 叢集首在每一個回合以 Greedy 演算法指派 k 個叢集成員擔任看守者

  35. 8.5 電力控制(Power Control) • 調整傳送訊號時使用的功率大小 • 省電 • 提高無線電頻道的使用率

  36. 8.5.1 BASIC 協定 • RTS 和 CTS • 使用最大的電力傳送 • DATA 和 ACK • 傳送到目的工作站所需的最小電力 • 藉由 RTS-CTS 交換程序,推測傳送 DATA 和 ACK 所需電力

  37. 8.5.1 BASIC 協定 • 缺點 • 增加碰撞 Increasing collision • 降低網路吞吐量 Degrades network throughput • 在 BASIC 協定中,由於工作站會以最大電力 p max 傳送 RTS 或 CTS 訊框,將可能會導致和目前正在傳輸中的 DATA-ACK 發生碰撞,進而導致同樣的封包必需重新發送。

  38. 8.5.1 BASIC 協定 • 傳輸範圍 • Transmission Range • It can receiver and correctly decode packet from sender node • 載波偵測範圍 • Carrier Sensing Range • 載波偵測區域 • Carrier Sensing Zone • It can sense the signal but cannot decode it correctly • 參考 DCF pp. 3-7; NAV pp. 3-10

  39. EIFS=SIFS+DIFS

  40. 8.5 電力控制(Power Control) • 8.5.2 定期脈衝調整的電力控制協定 • RTS, CTS:最大功率 • 載波偵測區域內:NAV=EIFS • ACK: P desired • DATA: 定期從 P desired 提昇到 P max • 每隔一個 EIFS 調整一次

  41. 8.5.2 定期脈衝調整的電力控制協定

  42. 8.5.3 利用忙碌訊息的電力控制協定 透過 RTS-CTS 交換程序可以推測出兩工作站之間的相對距離, 利用距離資訊決定傳送 DATA 所需的最小電力 Data Channel Control Channel: RTS, CTS Transmit Busy Tone: BT t Receive Busy Tone: BT r

  43. 8.5.3 利用忙碌訊息的電力控制協定 DATA 訊框和 BT t 會使用電力控制機制去調整發送所需電力 CTS 訊框和 BT r 將使用最大的電力去發送 傳送 RTS 訊框所需的電力大小,將根據該工作站所偵測到周圍的 BT r 的強度大小而做適當的調整

  44. 8.5.3 利用忙碌訊息的電力控制協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