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日本对虾生态调控 养殖技术

日本对虾生态调控 养殖技术. 郑绍毅 电话: 6926177. 简单介绍:

bu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日本对虾生态调控 养殖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本对虾生态调控 养殖技术 郑绍毅 电话:6926177

  2. 简单介绍: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我市自然海域广阔、生物品种丰富的优势,将伪才女虫、藻钩虾、蜾赢蜚、拟沼螺、浒苔等不同生态位的生物移于同一虾池中,利用它们之间的生态互补特性,营造虾池内人工生态环境,与对虾建立一种新的物质循环关系,达到一种新的生态平衡。通过这一新物质循环关系的建立,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第一,由于对虾摄食了高营养的生物饵料,增强了对虾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对虾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健康养殖。第二,由于群落生物的生长繁殖,利用转化了虾池底部的有机物,使池底得到了净化改良,消除了机械清池带来的污染转移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它们吸收了水中的富营养物质而净化了水质,实现了无污排放,保护了环境。第三,由于减少了人工饵料的使用,基本不需要药物,提高了对虾的商品质量,使所养的对虾达到了国家无公害对虾质量标准。

  3. 一、虾池的条件及要求: 目前我市现有符合常规养虾要求的新旧虾池均可利用该项技术。池底平整、不漏水、不坍塌、进排水方便、单池面积不大、能保持水深1.5-2.0米的虾池效果更加显著。

  4. 二、前期准备 • 主要指虾池进水前的准备阶段,主要集中在3月份之前,各养殖单位根据自己的虾池实际情况略有不同。 • 1、修整虾池:清除杂物,平整池底,维修堤坝。 • 2、维修闸门:目前我市很多虾池年久失修,特别是进排水闸门及进水网槽失去密封,在常规养殖条件下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导致进水及养殖过程中敌害生物的进入,这将严重影响生态调控的成功。凡进排水闸门、进水网槽密封不严或槽体损坏的,要坚决修补确保密封,这是生态调控的前提条件之一。

  5. 3、消除敌害。虾池里有残水的,要清除敌害,杀死所有的鱼类、虾蟹类,这也是生态调控成败的关键之一。使用的方法与药物可参照常规养殖消除敌害的方法。3、消除敌害。虾池里有残水的,要清除敌害,杀死所有的鱼类、虾蟹类,这也是生态调控成败的关键之一。使用的方法与药物可参照常规养殖消除敌害的方法。 4、进水网的制作。进水网要求用80目的筛绢网缝制,网身无破损,接缝要牢固,要牢牢地订在网框上,网与网框之间不能留有任何缝隙,这也关系到生态调控的成败。 5、水质检测。进水前应每天对水源的水质进行检测一次,主要测量内容的盐度、PH等,并进行水色等感官检验,有条件的可对其它的水质因子进行检测,以判断水质,为日后进水提供依据。 6、生物检测。生物检测的内容一是有益生物的检测,二是敌害生物的检测,主要检测其出现的时间与密度,为进水的安排提供依据,我市海域及大部分入海河道中在3月下旬前已有一定密度的伪才女虫卵及幼体出现,并陆续出现蜾赢蜚、藻钩虾、拟沼螺的卵及幼体。

  6. 三、进水 • 进水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 进水时间可根据各地水质检测、生物检测及前期准备工作情况而定。当前期工作准备就绪,水质合适,饵料生物的卵及幼体出现时即可进水,部分饵料生物的幼体及卵可通过80目网进入虾池。 • 进水前进水网框与网槽之间要彻底密闭,不能留有任何的空隙,同时进水期间要密切注意进水网不能出现任何破损,如发现破损要及时修补,杜绝任何敌害生物进入,这是整个生态调控技术的关键操作步骤,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忽视出问题的环节。

  7. 四、虾池人工生态环境的建立 虾池人工生态环境的建立,是整个生态调控绿色养虾技术的核心工作。 1、饵料生物的移殖 通过进水,已有部分饵料生物进入池中,但就我市资源丰度来讲,还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移殖补充。补充的品种可选择藻钩虾、蜾赢蜚,根据具体情况可选其一或两种同时移殖,部分地区可移入部分拟沼螺。目前我市大部分虾池中已无浒苔,必须组织捞取移殖。这些生物若不能在当地获得,则必须从外地收购。一般情况每亩按1—2公斤的量移殖藻钩虾或蜾赢蜚即可满足需要,浒苔每亩首次可移殖5—10公斤,以后再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8. 2、虾池人工生态环境的建立 • 虾池人工生态环境的建立,是整个生态调控绿色养虾技术的核心工作。建立虾池人工生态体系需要移植培育的饵料生物有藻钩虾、蜾蠃蜚、拟沼螺、伪才女虫、青苔等,伪才女虫可以通过进水纳入,其它需要购买。 • (1)移植青苔 青苔,一种广盐度的丝状藻类,生长在盐田蓄水池、废盐田、荒废水面等处。移植时间为春季四月份,此时移植到虾池后生长时间较长,效果较好,移植量为每10亩虾池0.2—0.5 m3,在放入虾池之前,仔细检查是否有敌害生物存在,必要时须将青苔在池边放置一段时间,使它们离水死亡或挑出后再放入虾池。青苔在投放虾池的时候,均匀撒在虾池的浅水处,可利于生长与繁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虾池可以适当减量。

  9. (2)移植藻钩虾: 藻钩虾是一种广盐度的小型甲壳类生物,成体0.8—1.2cm,分布在大型海藻丛生的水域,也大量生长在盐田蓄水池、废盐田、荒废水面等处,昼伏夜出,春秋为繁殖旺季,夏季的繁殖能力较差,自然水域越冬。在自然环境中,藻钩虾主要以大型海藻为食,同时还摄食一些有机碎屑,食性较杂,在人工投喂的条件下,可摄食豆粕、花生粕、麸皮、对虾饲料等。藻钩虾是对虾的优质天然饵料生物。移植时间为春季四月份或五月初,投放时选择无风、气温较低的晴天,最好是夜间,装框干运。可投放在青苔较多的地方也可全池投放,有风时在上风方向投放。运到池边后,直接放入池中,要求杂质少、活力强、成幼体及雌雄比例接近自然状态(没有经过人工筛选)。每亩虾池藻钩虾的移植量为1—2kg。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虾池可以适当减量。

  10. (3)移植蜾蠃蜚: 蜾蠃蜚,一种广盐度的小型甲壳类生物,成体0.8—1.0cm,喜欢有机物质丰富的底质,营穴生活,以有机碎屑为食,繁殖能力强,是对虾的理想的饵料生物。移植时间为春季四月或五月初,投放时选择无风、气温较低的晴天,装框干运。全池投放,有风时在上风方向投放,直接放入水中,要求无杂质、活力强,每亩移植0.5—1kg即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虾池可以适当减量,也可以不用移植。 • (4)移植拟沼螺:拟沼螺,一种小型薄壳螺类,体长2—3mm,以有机碎屑为食,繁殖能力强,是对虾成虾的理想饵料。移植时间为春季四月或五月初,投放时选择无风、气温较低的晴天,装框干运,全池投放,要求无杂质、无死螺,每亩虾池移植5—10kg。

  11. (5)移植伪才女虫 伪才女虫是一种半污染指示生物,体形细长象丝状,体长1.5—2.5cm,营穴生活,不易被发现。广泛存在,在正常环境中,由于无防卫能力成为多种生物的捕食对象,因而数量较小。在人工建立的生态环境中,由于没有敌害而大量繁殖,其成体及幼体是对虾放苗前期的理想饵料。伪才女虫可在进水的同时纳入虾 池。

  12. 3、饵料生物强化培育 • 随着水温的日渐升高,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摄食量增大,因此必须补充一些饵料。到4月中下旬,饵料生物已有相当的数量,这时可每隔一日向池中投一次粉碎过的豆粕,根据实际情况每次可按每亩0.2-0.3公斤的量投喂,以保证饵料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同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行肥水。通过这些措施,到4月底饵料生物的生物量可达到60—70克/平方米的水平,到5月10日前后可达到100克/平方米左右的水平,这样,以移殖生物为主的虾池新的生态体系就成功的建立起来了。

  13. 五、放苗 • 5月上旬,已具备了放苗所需要的水温,同时虾池生物量也达到100克/平方米左右,完全具备了放苗条件,可以放苗,自放苗的当日起,豆粕的投喂要由以前的隔日投一次改为每日投一次,全池泼洒,以防某些饵料生物因饵料不足而伤及虾苗,同时又可以为幼体提供部分饵料,这样可连续投喂10天左右。虾苗要求0.8cm以上,体壮无病,规格整齐。放苗要选择晴天、无风日,要注意盐差、温差的调整,基本操作可按常规养殖放苗进行。放苗数量可根据虾池深浅、添换水条件、水源质量、饵料生物丰度及生产者的技术经验而定,每亩可放实苗3000-5000尾左右。

  14. 六、养殖管理 • 1、水质管理 • 在生态调控的条件下,池水正常情况下将保持较高的透明度,水质清新,有较高溶氧,池底不会产生H2S、氨氮等有害气体,水质的调节主要是盐度、PH、温度等。 • ①盐度:日本对虾的最适生长盐度为24-30,低于17高于35将影响生长。正常管理中要坚持每5天测一次池中及水源盐度,并记录,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添换水的方式尽可能保持最适盐度。 • ②温度:7—8月份高温季节是日本对虾病害较多的季节,需要以提高水位的方式进行水温调节,更要坚持每日测量一次最高水温,若高于30℃,当水源水质合适时,可适量换水。

  15. ③PH值。应每日测量一次,并做记录,理想PH值为7.6-8.6,日波动应小于0.5,否则要找出原因及时调整。③PH值。应每日测量一次,并做记录,理想PH值为7.6-8.6,日波动应小于0.5,否则要找出原因及时调整。 • 2、生物检测 • 生物检测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虾池,每2日进行一次,并记录,以此做为生产管理的依据。 • 正常情况下,当对虾在5—6cm前,虾池的生物量应处于增长状态,当对虾超过5—6cm时,由于对虾的摄食将开始减少。 • 3、投喂 • 当对虾在5—6cm之前,由于虾池内饵料生物丰富,基本不需投喂。到6月中旬,对虾体长将达到5—6cm,此时虾池生物量开始衰减,应密切注意生物量的变化及对虾的活动情况,当生物大量减少时,要及时投喂。

  16. ①鲜活饵料投喂。鲜活饵料主要指各种低值贝类,在我市可作鲜活饵料的贝类主要有蓝蛤、四角蛤蜊、鸭嘴蛤、昌螺等。其中蓝蛤可以冲洗干净后直接投喂,也可机械破碎冲洗干净后再投喂,四角蛤蜊、鸭嘴蛤、昌螺必须机械破碎冲洗干净后再投喂。鲜活饵料投喂时间为傍晚前后。①鲜活饵料投喂。鲜活饵料主要指各种低值贝类,在我市可作鲜活饵料的贝类主要有蓝蛤、四角蛤蜊、鸭嘴蛤、昌螺等。其中蓝蛤可以冲洗干净后直接投喂,也可机械破碎冲洗干净后再投喂,四角蛤蜊、鸭嘴蛤、昌螺必须机械破碎冲洗干净后再投喂。鲜活饵料投喂时间为傍晚前后。 • ②人工配合饵料。要求人工配合饵料不含任何抗菌素和激素,富含Vc,投喂时间为夜11点前后。 • 投喂量的多少,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次日检查剩料情况为依据进行调整。

  17. 4、对虾生长日常测量 • 当对虾体长达到4cm后,应每5日进行一次体长测量,达到7cm后,在体长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个体体重测量,从中掌握生长情况是否正常,作为管理方案执行与调整的依据。 • (七)收捕 • 进入7月份,对虾体长达到8cm以上后,此时可参照市场行情,根据虾池对虾的存量,采取增长量售销法,有计划的收捕,到11月份对虾体长将达到15cm左右的规格,收虾结束。 • (八)排水 • 当收虾结束后,将池水排出,封住闸门,有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虾池进行必要的整理维修,为来年的生产做好准备。

  18.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