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创 伤

创 伤. TRAUMA. 创伤的概念. 创伤 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创伤学是外科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 创伤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TRAUMAS. 按受伤原因分类. 摔伤; 挫伤; 扭伤; 切割伤; 刺伤; 撕裂伤; 挤压伤; 火器伤。. 按受伤部位和组织器官分类. 颅脑伤; 胸部伤; 腹部伤; 骨折; 脱位; 血管伤。. 按伤处与外界的关系分类. 开放性伤; 闭合性伤; 穿透伤; 贯通伤。. 按受伤者的生理状态分类. 轻度; 中度; 重度; 特重。. 创伤的病理生理.

bryon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创 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创 伤 TRAUMA

  2. 创伤的概念 •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创伤学是外科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

  3. 创伤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TRAUMAS

  4. 按受伤原因分类 • 摔伤; • 挫伤; • 扭伤; • 切割伤; • 刺伤; • 撕裂伤; • 挤压伤; • 火器伤。

  5. 按受伤部位和组织器官分类 • 颅脑伤; • 胸部伤; • 腹部伤; • 骨折; • 脱位; • 血管伤。

  6. 按伤处与外界的关系分类 • 开放性伤; • 闭合性伤; • 穿透伤; • 贯通伤。

  7. 按受伤者的生理状态分类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特重。

  8. 创伤的病理生理 PATHOPHYSIOLOGY AFTER TRAUMAS

  9. 创伤性炎症 • 创伤后数小时发生,48~72小时达到高峰; •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至组织间质; • 局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 表现为局部的肿胀和疼痛;

  10. 创伤性炎症的有利作用 •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能在组织裂隙当中暂时起到填充和支架作用; • 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和杀灭细菌; • 巨噬细胞能够清除组织碎片、死菌、异物; • 局部血液灌注增加,提供营养成分和细胞增生的需要。

  11. 创伤性炎症的不利影响 • 大量血浆渗出导致血容量减少; • 闭合性创伤的严重炎症反应可导致组织内压力过高,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大量组织细胞的裂解产物,可通过血液循环损害其他器官。

  12. 创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

  13. 交感神经系统 创伤 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14. 儿茶酚胺的作用 • 调节心血管功能: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使外周血管收缩,保证重要脏器血液灌注; • 动员体内的能源:促进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增加胰高糖素,使血糖升高。 • 促使肌肉组织分解,促进脂肪水解; • 通过影响 cAMP的量来调节许多脏器的功能。

  15. 下丘脑-垂体系统 创伤 下丘脑 GHRF GH垂体ADH ACTH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 醛固酮

  16.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创伤 • 血容量↓ • 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 • 钠离子重吸收↑

  17. 创伤后的代谢改变

  18. 体液代谢 • 不同程度的体液丧失; • 汗腺、消化腺分泌减少; • 肾脏保钠、保水作用增强。

  19. 酸碱平衡 • 创伤早期体液 pH值升高: ①醛固酮促使肾小管回收Na+、HCO3-,K+、H+与Na+交换而从尿中排出; ②输血带入枸橼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 ③胃肠减压导致H+丢失; ④通气过度。 • 如有长时间的组织低灌注,或存在休克,则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20. 能量代谢 • 胰岛素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增加; • 蛋白分解加速; • 脂肪分解加速; • 糖原分解加快; • 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

  21. 蛋白质代谢 • 体内蛋白质丢失: ①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均加速,分解>合成; ②酮体和镇痛药物可减少蛋白质分解; ③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 • 白蛋白分解加速; • 纤维蛋白原合成加快; • 纤维结合素(Fn)合成增加; • C反应蛋白合成增加。

  22. 创伤后营养支持 • 目的:满足热量消耗;纠正负氮平衡;供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创伤病人营养状态评估: ①测量体重; ②观察有无消瘦、无力、肌肉萎缩; ③计算氮平衡; ④测定淋巴细胞总数; ⑤测定血浆白蛋白。

  23. 营养支持的途径 •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24. 创伤严重程度的判断 • 院前评分(Prehospital score):适用于急救人员在受伤现场或到达医院之前对伤情的判断; • 院内评分(Hospital score):适用于医务人员在到达医院之后对伤情的判断。

  25. 通用的院内评分方法 • AIS-ISS(Abbreviated injury scale-injury severity score): • 1分——轻度创伤; • 2分——中度创伤; • 3分——重度创伤但无生命危险; • 4分——威胁生命的重度创伤; • 5分——危重创伤,是否生存不能肯定。

  26. 通用的院内评分方法 • TRISS评分: • Ps值范围0~1; • Ps<0.5,死亡可能性大; • Ps>0.5,死亡可能性小。

  27. 通用的院内评分方法 • ASCOT(A severity characterization of trauma)法: Glasgow coma scale(GCS); 收缩压; 呼吸频率; 解剖指标; 年龄; 创伤类型。

  28. 重伤患者的现场急救和运送 • 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功能障碍; • 对大出血者,必须立即有效止血; • 建立静脉通道; • 严密包扎伤口,防止感染; • 对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均许夹板固定;合并 长骨干骨折者需注意制动; • 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 • 酌情应用抗生素治疗。

  29. 清创术 • 清创术是指对沾染伤口的一般处理方法。 • 开放伤口清创原则: 反复冲洗伤口,清除或减少细菌沾染; 消毒周围皮肤; 清除异物及失活组织; 彻底止血; 合理缝合。

  30. 创伤早期并发症 创伤性休克: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 挤压综合征:

  31. 创伤性休克 TRAUMATIC SHOCK

  32. 创伤性休克的特点 • 严重的外伤病史; • 休克表现; • 全身代谢及脏器功能紊乱较重; • 休克程度较重。

  33.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 • 严重外伤病史; • 休克的表现。

  34. 治疗原则 • 积极地抗休克治疗; • 预防感染; • 正确处理创伤。

  35. 特异性感染 SPECIFIC INFECTION

  36. 破伤风 TETANUS

  37. 破伤风的临床特点 • 致病菌为绝对厌氧的破伤风杆菌; • 潜伏期5~10天,病程3~4周; • 前驱症状:不适,头痛,反射亢进; • 肌肉痉挛:面部表情肌→颈项→背部→腹部→四肢→膈肌、肋间肌; • 光、声、接触、引水可诱发肌肉痉挛; • 神志清楚。

  38. 破伤风的诊断 • 开放性损伤病史; • 典型的临床表现; • 伤口的厌氧菌培养;

  39. 破伤风的预防 • 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敞开引流; • 人工自动免疫:破伤风杆菌类毒素皮下注射,每次0.5ml,共三次(伤后、4~8周、6月~1年); • 人工被动免疫: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3000单位。作用时间较短,约为10天左右。

  40. 破伤风的治疗 • 处理伤口,清除毒素来源; • 中和游离的毒素; • 控制和解除痉挛; • 保持气道通畅; • 防治并发症。

  41. 气性坏疽 GAS GANGRENE

  42. 气性坏疽的概念 • 气性坏疽亦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炎或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通常是由于肢体遭受严重碾压或穿通伤造成深层组织的广泛性挫伤、组织大量坏死,于伤后数小时或数日之后发生的梭状芽孢杆急性感染。

  43. 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 • 致病菌为梭状芽孢杆菌; • 潜伏期一般为1~4天; • 病情凶险,常在24~48小时内死亡; • 全身表现:高热,极度衰弱,脉快,呼吸急促,贫血,黄疸,血压下降; • 局部表现:伤处剧痛,明显肿胀,压力升高,肌肉坏死,皮下气肿; • 实验室检查:贫血,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升高。

  44. 气性坏疽的诊断 • 严重的外伤病史; • 受伤部位异乎寻常的肿胀,但无红热反应; • 全身出现严重的脓毒血症表现; • 伤口周围有捻发音; • X线检查发现肌群内有气体阴影; • 伤口渗液涂片找到大量的G+粗大杆菌。

  45. 气性坏疽的预防 • 尽早彻底清创; • 伤口充分开放引流; • 大剂量应用青霉素和甲硝唑等抗生素; • 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冲洗伤口。

  46. 气性坏疽的治疗 • 立即清创; • 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 高压氧疗法; • 营养支持治疗; • 严格隔离。

  47. 脂肪栓塞综合症 FAT EMBOLISM SYMDROME

  48. 发病原因 • 长骨干骨折; • 骨髓腔内压力升高; • 软组织损伤; • 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脂血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