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61 Views
教育部 98 年度 永續校園改造計畫期末報告. 高雄市舊城國小 校 長:黃金水. 報告人:黃福良. 改造項目. 一、 再生能源應用 1. 太陽能光電系統設置 2. 再生能源教室設置 3. 太陽光電展示系統及網站 二、 室內環境改善 1. 遮陽採光罩設置. 改造經費. 一、 工程發包金額: 818,000 元 二、工程管理費: 23,272 元 三、設計監造費: 46,543 元 四、經常門經費: 10,000 元 ※ 總經費: 897,815 元. 室內環境改善 遮陽採光罩設置. 再生能源應用 太陽能發電及再生能源教室. 施工位置. 改造過程.
E N D
教育部98年度永續校園改造計畫期末報告 高雄市舊城國小校 長:黃金水 報告人:黃福良
改造項目 一、再生能源應用 1.太陽能光電系統設置 2.再生能源教室設置 3.太陽光電展示系統及網站 二、室內環境改善 1. 遮陽採光罩設置
改造經費 一、工程發包金額:818,000元 二、工程管理費:23,272元 三、設計監造費:46,543元 四、經常門經費:10,000元 ※總經費:897,815元
室內環境改善 遮陽採光罩設置 再生能源應用 太陽能發電及再生能源教室 施工位置
改造過程 ※再生能源應用 1、太陽能光電系統 • 利用已設置於本校慈愛樓校舍屋頂原有之獨立型太陽光電系統1.2kw。 • 再增設2.24kw光電系統,並將系統整合為與市電併聯型,以提昇整體系統使用效率。
改造過程 交流箱、電表、直/交流轉換器(施工中) ※再生能源應用 1、太陽能光電系統 太陽能板安裝(施工前) 太陽能板安裝(施工後)
改造過程 ※再生能源應用 2、再生能源教室設置 • 活化教學空間,於慈愛樓2樓閒置平台設立再生能源教室。 • 陳列太陽能光電教學相關實體物品、生產流程、互動式教學螢幕。 • 使學生瞭解太陽能發電過程,體會瞭解「綠能產業」,如何將能源「取於自然」,「用於生活」,讓「環境零負擔」,為地球環保盡心力。
改造過程 再生能源教室設置(施工中) ※再生能源應用 2、再生能源教室設置 再生能源教室設置(施工前) 再生能源教室設置(施工後)
改造過程 ※再生能源應用 3、太陽光電展示系統及網站 • 設置太陽光電展示系統及網站,顯示太陽光電發電數據。 (http://163.32.190.84/ ) • 提供師生及校外人士進入參觀、瞭解替代能源的現今發展,從而推廣永續能源教育。 • 讓師生明顯感受到太陽能發電的效能,並提昇增置市電併聯裝置之整體系統的經濟效能。
改造過程 ※再生能源應用 3、太陽光電展示系統 及網站 太陽光電展示系統 太陽光電展示系統網頁
改造過程 ※室內環境改善 1、遮陽採光罩設置 • 圖書館因太陽直射、西照…等因素導致室內溫度過高的情形。 • 改善學生學習環境,裝設「遮陽採光罩」,除了遮陽採光外,又因在「遮陽採光罩」上沖孔,增添通風效果,以達節能省碳之效能。
改造過程 遮陽採光罩設置-內部(施工前) ※室內環境改善 1、遮陽採光罩設置 遮陽採光罩設置-外部(施工前) 遮陽採光罩設置-外部 (施工後)
成果效益 ※再生能源應用~太陽能光電系統 • 3.44Kwp併聯型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 (增設2.24Kwp,原設1.2Kwp) • 平均每日發電量為13.9度,減少CO2排放量為8.9Kg。 • 累計發電量為5139度(99.11.09),減少溫室氣體(CO2)排放量為3273Kg。 • 預估每年將可節省5073.5度電費,同時可減少CO2排放量3232kg/年,發揮節能減碳之功能。
成果效益 ※再生能源應用~再生能源教室及網站設置 • 活化校園閒置空間並充份達到推廣教育的功效。 • 引發學生對太陽能光電更深、更紥實的認識,進而產生無限的創意思考。 • 藉由互動式觸碰螢幕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太陽光電產生效益。 • 透過太陽光電教學網站,提供校內、外人士進入參觀、瞭解替代能源的現今發展,推廣永續能源教育。
成果效益 ※再生能源應用~ • 發展學校『再生能源』之本位課程,逐步研發再生能源教學教材、教案及學習單,資源共享。
成果效益 ※室內環境改善~遮陽採光罩設置 • 於圖書室玻璃惟幕牆,設置美觀、輕巧、沖孔率75%以上的金屬外遮陽設施,藉此遮蔽窗面、阻絕日射熱源,以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營造親師生優質的學習空間。 • 裝設前室內平均溫度為32.25度。 • 裝設後室內平均溫度為28.4度。 • 平均降低3.85度,對室內環境舒適度提昇及節能省碳的功效有莫大助益。
展 望 • 改造校園環境,帶動社區永續、健康的環境概念。 • 研發教學活動,有效整合校際資源,使教學內容將更為豐富,學習空間更為寬廣,達成整合改造之效益。 • 藉由教育資源、結合社區,發展示範性的「再生能源教育生活圈」,提昇左營地區之觀光價值及特色。 • 學校資源與社區共享,吸引社區民眾融入學校環境,深耕學校與社區間良好的互動關係,使「永續校園」之理念得具體實踐。
簡報完畢 ~敬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