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535 Views
純樸 孕育 雲林縣 西螺鎮. 四英 二 A 張 嘉妏 4970 Z052. 西 螺. 「西螺」 這個名字,是荷蘭人根據平埔族土 音譯為 Sorean 而來,後來漢人才譯為「西 螺」,古時又別稱為 「螺陽」 。 是座落於濁 水溪旁的一個三百多年的歷史古鎮,這裡最 早的居民是平埔族的巴布薩人。到了荷蘭人 佔據台灣時期,獎勵漢人移住,開墾土地, 漢人才漸漸增多。.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橫跨雲林、彰化兩縣 , 是於 日治時期籌畫興建,日治末期已建好橋墩, 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無力續建,戰後由美援
E N D
純樸 孕育 雲林縣 西螺鎮 四英二A 張 嘉妏 4970Z052
西 螺 「西螺」這個名字,是荷蘭人根據平埔族土 音譯為Sorean而來,後來漢人才譯為「西 螺」,古時又別稱為「螺陽」。是座落於濁 水溪旁的一個三百多年的歷史古鎮,這裡最 早的居民是平埔族的巴布薩人。到了荷蘭人 佔據台灣時期,獎勵漢人移住,開墾土地, 漢人才漸漸增多。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橫跨雲林、彰化兩縣,是於 日治時期籌畫興建,日治末期已建好橋墩, 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無力續建,戰後由美援 協助建橋,民國41年5月29日正式開工,41 年12月完工,並於42年1月28日正式通車, 當時為其台灣南北陸運運輸重要的樞紐,有 「遠東第一大橋」之稱。而早期附設台糖小 火車,因此形成火車與汽車並行之狀況。
西螺大橋 西螺的文化節 於每年的10月 份舉行每一次 都有不同的主題, 於西螺大橋上舉行。
西螺大橋 2009年文化節煙火
西螺老街 西螺延平老街是早期台灣水陸貨運交流的重鎮之一。 日治時期,西螺街(延平路永安、中和里路段)得利於緊鄰濁水溪渡船頭,交通運輸便利,所以農產、加工等商業行為更為顯著。成為台灣中部地區南北雜貨重要的交易場所,街頭附近的店家與東市場成為商業活動最頻繁的黃金地段。
西螺老街 延平老街的建築物是日據 時代引進的巴洛克風格, 約有六十多年的歷史, 多為二、三層樓,屋身正 面上層造型多樣的女兒牆 是整體建築最醒目的部份 採幾何形式及流線形變化 輪廓鮮明;四柱三間的 設計是典型分段隔面方式。
西螺戲院 • 為西螺地區最早之戲院 • 其建築空間格局左右對稱,樓梯分設於雙邊。一樓有舞台與觀眾席,舞台左右側配置檜木夾層工作空間,中間檜木屋架結構完整。二樓觀眾席木構造夾層,及放映室空間保存完整,外觀正立面 山牆以藝術裝飾,氣窗及百頁木窗設計,山牆巴 洛克洗石子線腳及增加藻飾紋路,及線文紋貼面 磚具有新浪漫主義風格。
西螺福興宮 • 西螺福興宮-太平媽源自康熙56年(西元1717年),福建湧泉寺之憎人,法號明海,由湄洲供奉媽祖神像來台,後於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建廟於西螺。清乾隆35年(西元1770年)經西螺仕紳協議,奉神旨將舊廟拆除,遷建新殿宇於大街。清嘉慶五年(西元1800年),決定鳩資重修,並擴大規模為二進,中座前後及左右廊共十六間,前祀聖母後奉觀音。
西螺福興宮 • 福興宮俗稱舊街媽祖廟 ,每年大甲鎮瀾宮媽祖出巡萬人徒步隨香活動,福興宮是重要休息點之一;福興宮太平媽祖遶境會香活動今年進入第四年,天數從第一年九天,到今年長達十四天。螺陽迎太平」也結合地方文化、宗教人文、觀光,打造出在地人的宗教嘉年華。
大橋護濁水.螺陽迎太平 2009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系列活動
西螺七崁 • 「西螺七嵌」是指散居西螺周邊一帶的七個聚落,共同聯合抵禦強盜的侵犯,而這七個聚落各有一位代表人物與姓氏,但事實上西螺七嵌都姓廖,而且是張廖,有張骨廖皮之說。張廖姓氏為一十分獨特的姓氏,由於歷史上的因素,這個姓氏為兩姓的結合,在血緣上是張公廖母,即是張骨廖皮二姓合一家。張廖姓氏的人,活著時姓廖,死的時候則恢復姓張,所以才有張骨廖皮的說法。我的小姨丈就是一個例子他姓廖可是他們家供奉的祖先卻是姓張。
「七嵌廖姓人家訓」 七崁箴規 • 第一崁:生廖死張故曰張廖 • 第二崁:不食牛犬知恩無類 • 第三崁:得正祀位籃轎八台 • 第四崁:嗣續為女繼絕為先 • 第五崁:制無茍且恐生戾氣 • 第六崁:堂教修譜敦親睦族 • 第七崁:遷籍修譜天下一家
「張廖」氏族家祠 • 崇遠堂,為「張廖」氏族家祠,創立於清道光年間,原址在下湳,現在的崇遠堂是民國15年,廖天來、廖重光等人於當年秋天開工,民國17年完工建的 • 由於家族成員分散四處,祭祖拜典聯絡不易,便決定創建這所「張廖宗祠」,又叫「崇遠堂」,並於每年春秋大祭,集結張廖子孫在此紀念先祖,追思祭祖。
Welcome西 螺 • 來源網址: • www.flickr.com/photos/henry19720120/3401537747/ • http://blog.xuite.net/gao.hui/gaohui/13592962 • http://photo.xuite.net/stop890 全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