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474 Views
实验一 减数分裂标本的 制备和观察. 实验目的. 理解小鼠睾丸组织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技术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二倍体生殖细胞在形成配子时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形式。 通过小鼠睾丸细胞的体外培养以增加减数分裂相,获得分裂指数较高的标本。. 实验方法和步骤. 标本制备过程 处死动物,剥离睾丸。 取部分睾丸组织,匀浆取上层细胞悬液。 悬液加入培养液小瓶,置培养箱内培养 24h 。 培养终止前 4h ,加入秋水仙素。 收获细胞 0.075mol/L KCl 低渗处理。 1000rpm 离心 8min ,取沉淀。
E N D
实验目的 • 理解小鼠睾丸组织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技术 •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 • 减数分裂是二倍体生殖细胞在形成配子时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形式。 • 通过小鼠睾丸细胞的体外培养以增加减数分裂相,获得分裂指数较高的标本。
实验方法和步骤 • 标本制备过程 • 处死动物,剥离睾丸。 • 取部分睾丸组织,匀浆取上层细胞悬液。 • 悬液加入培养液小瓶,置培养箱内培养24h。 • 培养终止前4h,加入秋水仙素。 • 收获细胞0.075mol/L KCl低渗处理。 • 1000rpm离心 8min,取沉淀。 • 甲醇:冰醋酸(3:1)固定。 • 滴片,Giemsa染色,镜检。
标本的观察 •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明确小鼠染色体数目40条。 • 使用油镜找出减数分裂各期相,着重观察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形态变化。 • 前期I: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 中期I:四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 后期I: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 末期I
细线期:染色体细长并相互缠绕,其上常见染色粒。细线期:染色体细长并相互缠绕,其上常见染色粒。
粗线期: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四分体形成,染色体变得粗短,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其间开始发生交叉。粗线期: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四分体形成,染色体变得粗短,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其间开始发生交叉。
双线期:染色体继续变粗变短,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只在交叉部位联在一起。核仁显著变小。双线期:染色体继续变粗变短,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只在交叉部位联在一起。核仁显著变小。
终变期:染色体更粗短,相互排斥而分离,四分体出现 “X、 +、8、0” 等形状,核仁、核膜消失。
末期I:同源染色体到达两极,新核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末期I:同源染色体到达两极,新核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