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13 Views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动态. 北京教科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 2005.3.25. 内容提要:. I. 有关信息 II. 关于 ESD. II. 推进 ESD 面临的挑战. 有关信息 I-1. 2002 年 12 月 20 日联合国第五十七届大会决议( 254 ). 大会, 回顾 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 《 21 世纪议程 》 关于促进教育、公众认识和培训的第 36 章, 重申国际商定的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尤其是在 2015 年年底前, 使世界各地的男女儿童都能上完小学全部课程,.
E N D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动态 北京教科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 2005.3.25
内容提要: I. 有关信息 II.关于ESD II. 推进ESD面临的挑战
有关信息I-1.2002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五十七届大会决议(254)有关信息I-1.2002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五十七届大会决议(254) 大会, 回顾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21 世纪议程》关于促进教育、公众认识和培训的第36 章, 重申国际商定的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尤其是在2015 年年底前,使世界各地的男女儿童都能上完小学全部课程,
有关信息I-1.2002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五十七届大会决议(254)有关信息I-1.2002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五十七届大会决议(254) 赞赏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对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的贡献, 欢迎《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 肯定了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建议大会考虑从2005 年开始举办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
I. 有关信息 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1.决定宣布从2005 年1 月1 日起十年期间为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 2.指定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为十年的牵头机构.
I. 有关信息 I-2.名词解释 可持续发展(SD)本质: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公正、和平、协商和相互利益为特征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会导致更进一步的平等、尊重和理解,正是这些特点将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ESD实施计划 SD: 可持续发展
I. 有关信息 I-2.名词解释 ESD: 可持续发展教育 或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关于价值观的教育,以尊重为其核心:尊重他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 ——DESD实施计划
I. 有关信息 I-2.名词解释 DESD: 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DESD)”是一项深远的、复杂的事业。它的构思基础、社会-经济含义以及与环境和文化的联系使它成为一项事业,一项可能影响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事业。 ——DESD实施计划
I-3.重要文件 联合国文件: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实施方案 ——2003年2月联合国57届大会决议:2005-2014为DESD ——2003年12月UNESCO制定DESD实施方案(草案) UNESCO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起双重作用。 第一,作为倡导“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领导机构; 第二,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实体性的实行者。 ——2005年1月UNESCO正式下发DESD实施计划
I-3.重要文件 “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 (2005年至2014年)”2005年3月1日正式启动 目标与远景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鼓励联合国成员国政府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融入各国教育政策中,在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与公正的社会里,促进人们所有方面的行为发生变化。
I-3.重要文件 联合国教科闻组织亚太办事处文件: 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发展战略 ——2005年2月1-3日在泰国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机会,让他们接受某种价值观,并发展知识和技能,以便促使他们从当地或全球角度做出个体和团体的决策……”
II. 关于ESD 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属于每一个人,它包括终身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从早期教育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高等教育等,都可以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它要求重新定位课程、教学、考试等教育方式。 由此可见,联合国所界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大大突破了过去仅以环境保护为主的理念,教育将肩负对可持续发展的更大责任。
II. 关于ESD ESD十年行动目标:1.强调教育与学习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2.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涉益者(stakeholders,指可持续发展中利益相关者)间的联系、沟通与交流;3.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条件和机会;4.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教与学的质量;5.制定各级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能力。——DESD实施计划
教育的任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帮助受教者学会:尊重、重视和保存过去的成就;欣赏地球上的自然和人类;生存在一个所有人都有充足食物的世界上;评估、关心、恢复地球的状态;创造和享受更舒适、更安全和更公正的世界;做一个人道的公民,为自己的权利和当地、国家、全球的责任负责。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价值 尊重全人类的尊严和人权,让所有人享受社会和经济公正;尊重后代的人权,承担代际责任;尊重和关爱多样的、美好的未来社会;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当地与全球建设一种充满宽容、非暴力与和平的文化。
II. 关于ESD 特征:跨学科和整体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渗透在整体课程中,而不是单独开设一门科目; 价值导向性:人们共有的价值观和原则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而就需要澄清、论证和应用蕴涵于其中的这些价值观; 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由此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面对困境和挑战的自信心;方法的多样性: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参与决策:学习者参与到如何学习的决策中; 适用性:所提供的学习内容一定要渗透到日常个人和职业生活中;地方性:应当注意到地方性问题的全球性,同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念用不同的地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述与宣传。——DESD实施计划
跨学科特点与教育政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要达成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远景就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努力。这就需要设置并开发新的综合课程,并且还要在各个学科中广泛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知识,让儿童都知道,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召集各个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与教师一起来研讨与开发可持续发展教育所需的课程与教材。
II. 关于ESD 倡导DESD七项互相联系的策略:--构建其远景;--咨询与所有权;--合作关系与网络;--能力建设与培训;--研究与创新;--信息与通讯技术;--监测与评价。
II. 关于ESD ESD涉及范围:——社会-文化方面:人权、和平与人类安全、两性平等、文化多样性与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健康、艾滋病、管理——环境方面:自然资源(水、能量、农业,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农村变迁、可持续的城市化、灾害预防与缓解——经济方面:消除贫困、社团的责任与义务、市场经济——DESD实施计划
II. 关于ESD 亚太地区ESD涉及范围:---信息和意识 (生态媒体,媒体素养,信息技术) ---知识系统 (从当地和本土的知识中学习;整合传统和现代技术) ---环境保护和管理 (生物多样化、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和平与公平 (冲突解决、公平、适当的发展、民主) ---当地背景 (地区开发,授权) ---变革 (农村变革、城市化、可持续的生存环境、水、卫生和其它公共设施) ---文化 (多样化和跨文化理解) ---跨学科综合议题 (人权、公民权、性别平等,可持续的未来,整体方法、革新、跨学科、伙伴关系、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管理) ---健康 (艾滋病、疟疾) ---环境教育
II. 关于ESD 特点:1.研究内容--拓宽2.研究方法--整合 由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所涉及的学习范围很广泛,所以它必须被整合进其他的学科之中,而不能作为一个周密的学科来开展教学。——DESD实施草案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四把利剑 Four major thrusts of ESD ——公众意识和理解——优质教育/文化教养的普及——现存教育的重新定向——为所有部门提供的培训计划—日本UNU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地加以推进,不同部门间的偏见与隔阂阻碍了它的运行;——可持续发展教育被引入到正规教育之中。但是,出现了一股相反的发展趋势,由于担心削弱学业水平标准而更多地强调科学教育。——日本
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的建议 1.对每个国家的ESD计划和活动开展系统的评估,且用可持续发展概念评价他们的成绩; 2.完善有关提高教师可持续发展方法论和教学技能、设计适当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评估可持续发展教与质量的措施; 3.提高经济和学业的同时,强调社会和价值观教育,也包括将本土知识整合到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之中。----东南亚国家
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的建议 4.让更广泛的人员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教育之中,“鼓励包括国际部门、各国政府、媒介、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在内的各参与团体在‘十年’间及早协商并贡献各自力量,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5.建立国家可持续教育发展委员会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员制度. ----亚太会议
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的建议 关注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
关注已有的成效 案例1:学科整合改革实验(小学) 数学课 社会课 心系长江 音乐课 美术课 语文课
关注已有的成效 案例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中学) ——通过社会实践,实现课内外对接 学生考察历史古迹 实践——研究——学习
关注已有的成效 案例3:河南街小学学生生调查学校周遍“黑河”问题 图1.检测学校周遍的“黑河” 图2.向区长写信提议治理“黑河” 图3.政府总投资1514万元治理“黑河”
关注已有的成效 ——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 图1.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和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网站 图2.学校为参加社区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学生颁发证书
关注已有的成效 ——加强健康教育 徐州光荣享小学用废“易拉罐”编EPD儿童操 图1. 收集费废可口可乐罐子 图2.用易拉罐编EPD儿童操
关注已有的成效 ——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 学校进行世界文化遗产教育 图1.编写世界遗产教育教材 图2.考察世界遗产“苏州园林” 图3.记录考察结果 图4:颁发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证书
结束语 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里约宣言》
探讨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探讨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