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706 Views
第一节.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及 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认识我国 国情的本质和关键所在. 1. 本章要点: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提出和含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 提出. 阶 级状 况. 国 际环 境. 历 史特 点. 文 化教 育. 人 口因 素. 政 治制 度. 国 情 构成要素. 自 然资 源. 经 济制 度.
E N D
第一节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及 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认识我国 国情的本质和关键所在 1 本章要点: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提出和含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提出
阶 级状 况 国 际环 境 历 史特 点 文 化教 育 人 口因 素 政 治制 度 国 情 构成要素 自 然资 源 经 济制 度 地 理状 况 生产力 发展水平 民族构成及传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曲折经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曲折经历 2 邓小平指出: “‘ 文化大革命 ’ 十年浩劫, 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止这十年,这以 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 ‘ 左 ’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 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 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它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3 …… …… 叶剑英在纪念建国三十周年上的讲话
“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邓小平指出: “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 形成
党的十四大: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党的十五大: 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 科学含义 科学含义 (引自党的十三大报告)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0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9年 56年 2050年左 右
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 前提决定的 客 观 依 据 1 客 观 依 据 (三)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 充分发展的 半殖民地半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
生产力落后的主要表现: 是由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2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
一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工业同时存在 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主要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
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学技术不高、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状况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学技术不高、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状况同时存在 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
1949年我国主要工业品人均占有量 原煤为59公斤,落后于法国119年、德国109年、英国250年左右、美国160年以上; 生铁为0.46公斤,落后于美国190年、法国和德国160年、英国210年; 钢产量0.29公斤,落后于美国89年、德国94年、法国106年、英国120年以上; 水泥产量1.22公斤,落后于这些国家70年至120年左右。 2-2 1949年我国工业水平,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 1910年的俄国;人均相当于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城市职工 809 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4.5%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2-1
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养的人口数,美国78人,法国36人,日本18人,中国5人;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养的人口数,美国78人,法国36人,日本18人,中国5人; 汽车制造厂人均生产汽车,我国为1.16辆,日本31.84辆;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国从1996年的4839元上升到2000年的6280元,同期发达国家为2—3万美元; 每10万人拥有大学生数,我国从1995年的240人上升到1999年的328人,但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1515人的水平。
1999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及人均产量的国际比较1999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及人均产量的国际比较 注:①1997年数字; ②1998年数字。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报》2001.3.13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1998年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7%,考虑到产品和服务价值下降因素,实际贡献率超过25%。 2-2 20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到3倍。 2-1 资料来源:吕新奎在第16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的演讲
包括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 构和文化结构在内的从传统向现代 转型的发展过程。也泛指不发达或 欠发达的民族、国家超赶发达国家 的历史进程。 现 代 化
现代化指标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非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3、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4、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5、非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 6、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比重 7、人口净增长率 8、平均预期寿命 9、平均多少人有一名医生 10、成人识字率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英格尔斯)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 要 矛 盾 主 要 矛 盾 主要矛盾和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历 史 进 程 历 史 进 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阶段
三、确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 立 论 基 础 立 论 基 础 意义 (一)它是邓小平理论的 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根 本 依 据 根 本 依 据 (二)它是制定和执行党在现阶段的正确路线和政策的 江泽民指出: “ 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 马恩对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的划分 丰富和发展 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的划分 比较发达阶段 不发达阶段 过渡时期
第二节 一、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是邓小平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 验和实践提出来的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952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1962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含义(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含义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包含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是这条基本路线的最主要内容,结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立足之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是对我国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 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邓小平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 强国之路 1978年以来中国的重大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
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上层建筑 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经济基础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 改革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指出: “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一是必须打破那种把某些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合乎 “ 三个有利于 ” 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来固守的思想束缚 二是决不可以把那些合乎 “ 三个有利于 ”的、本来姓 “ 社 ” 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 资 ” 而拒之门外
三是不能把那些合乎 “ 三个有利于 ” 的、本来没有姓 “ 资 ” 姓 “ 社 ” 问题、既可以为 “ 资 ” 服务又可以为 “ 社 ” 服务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 “ 资 ” 而不予吸收 四是对于那些确实姓 “ 资 ” ,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限度内合乎 “ 三个有利于 ” 、可以为 “ 社 ” 所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适度 发展
四、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确立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的客观依据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坚持对外开放 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对外开放 ——就是把视野从国内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打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经济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放手调动和国际上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因素,以天下之长,补一国之短,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3卷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980—1984年:准备阶段 1985—1989年:初步发展阶段 1990—1991年:全面发展阶段 1992年以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 开放区 沿海 开放城市 沿江、内陆 省会城市 沿边开放 讨论:实行对外开放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五、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五、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邓小平指出:“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紧密联系、 相辅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 2、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在实践中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 内容。 既要反 “ 左 ” 又要防右 (一) 准确把握“ 一个中心”与 “两个基本点 ”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