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likes | 1.01k Views
第 4 章 企业运输管理. 4.1 运输基础知识 4.2 运输合理化 4.3 企业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 4.4 运输线路选择和优化. 本章目标.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你应该: 1 、了解基本运输方式和运输技术 2 、正确理解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3 、熟悉企业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 4 、掌握企业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 5 、掌握运输线路选择和优化的方法. 运输主要改变了物品的空间状态,能使物品潜在的使用价值成为可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现实的使用价值。 运输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4.1 运输基础知识.
E N D
第4章 企业运输管理 4.1 运输基础知识 4.2 运输合理化 4.3 企业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 4.4 运输线路选择和优化
本章目标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你应该: 1、了解基本运输方式和运输技术 2、正确理解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3、熟悉企业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 4、掌握企业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 5、掌握运输线路选择和优化的方法
运输主要改变了物品的空间状态,能使物品潜在的使用价值成为可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现实的使用价值。运输主要改变了物品的空间状态,能使物品潜在的使用价值成为可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现实的使用价值。 运输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4.1 运输基础知识 4.1.1 对运输的基本认识 4.1.2 基本运输形式 4.1.3 新兴运输技术
运输是指运用适当的工具使 人和产品产生位置移动。 4.1 运输基础知识 4.1.1 对运输的基本认识 物流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 运输的职能 产品移动 短时产品库存 • 运输经济原理 规模经济 本章所讨论的运输概念,仅限于运输过程的主要环节,即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不包括概念中的后半部分。 距离经济 注意运输与搬运, 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运输与搬运的区别 运输是在较大范围内(如城市之间、工厂之间)进行的以实现物品位移为目的的物流活动; 搬运一般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如工厂、仓库、车站等)对物品进行的以水平移动为主要内容的物流作业。 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路线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它是一种线路活动;配送以送为主,属运输范畴,也是线路活动。 两者的区别在于以下三方面: (1)活动范围不同; (2)功能上存在差异; (3)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不同。
(1)活动范围不同。运输是在大范围内进行的,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等(——between);配送一般仅局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范围之内(——in)。(1)活动范围不同。运输是在大范围内进行的,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等(——between);配送一般仅局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范围之内(——in)。 (2)功能上存在差异。运输是实现以大批量、远距离的物品位置转移为主,在运输途中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存储功能;配送则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物品的近距离位置转移为主,同时还要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如多个品种、准时到货、多个到货地点、小份量包装、直接到生产线、包装物回收等。有时还需要增加加工、分割、包装等,因此,配送具有多功能性。 (3)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不同。运输可采用各种运输工具,只需根据货物特点、时间要求、到货地点,以及经济合理性进行选择即可;而配送则由于功能的多样化,运输批量小、频率高,只适于采用装载量不大的短途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甚至是货的)。
4.1.2 基本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崔P142-141) • 主要技术设施 • 线路 • 机车 • 货车 • 车站 • 技术经济特征 • 适应性强 • 运输能力大 • 安全程度高 • 运送速度较高 • 能耗小 • 环境污染程度小 • 运输成本较低 • 运输组织方法 • 整车运输 • 零担运输 • 混装运输 • 集装箱运输 http://www.zztl.com/2005/hyfw/index.shtml铁路时空
公路运输(崔P144-145) • 特 点 •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 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 运输速度较快 • 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技术改造容易 • 单位运输成本较高,运行持续性较差 • 公路运输的经营方式 • 公共运输业(Common Carrier) • 契约运输业(Contract Carrier) • 自用运输业(Private Operator) • 汽车货运代理(Freight Forwarder)
公路运输的经营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的组织形式或经营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别: (1)公共运输业(Common Carrier) 这种企业专业经营汽车货物运输业务,并以整个社会为服务对象。其经营方式主要有: ①定期定线。不论载货多少,在固定线路上按时间表行驶。 ②定线不定期。在固定线路上视载货情况派车行驶。 ③定区不定期。在固定的区域内根据载货需要派车行驶。
(2)契约运输业(Contract Carrier) 按照承托双方签订的运输契约运送货物。与之签订契约的一般都是一些大型工矿企业,常年运量较大且又较稳定。契约期限一般都比较长,短的有半年、一年,长的可达数年。按照契约规定,托运人保证提供一定的货运量,承运人保证提供所需的运力。 (3)自用运输业(Private Operator) 工厂、企业、机关自置汽车,专为运送自己的物资和产品,一般不对外营业。 (4)汽车货运代理(Freight Forwarder) 本身既不掌握货源也不掌握运输工具。他们一般以中间人的身份一面向货主揽货,一面向运输公司托运,借此收取手续费用和佣金。有的汽车货运代理从事向货主揽取零星货载,加以归纳集中成整车货物,然后自己以托动人名义向运输公司托运,赚取零担和整车货物运费之间的差额。
水路运输(崔P148-149) (崔P152-153) • 技术经济特征 • 运输能力大 • 运输成本低 • 投资省 • 劳动生产率高 • 航速较低 • 水路运输方式 • 国际航运 • 班轮运输 • 租船运输 • 航线营运方式 • 航次运营方式 • 客货船运营方式 • 多式联运
航空运输(崔P153) • 航空线 • 国际航线 • 国内航空干线 • 国内地方航运线 • 特 点 • 高速度 • 不受地形条件限制 • 服务质量高安全、可靠 • 运输成本高 • 载重量有限 • 有些货物禁止空运 • 受气候影响较大 • 航空运输的经营方式 • 班机运输 • 包机运输 • 集中托运 • 航空快递 (教材P106-107)
管道运输(崔P155) • 管道运输的特点 • 运量大、占地少 • 运营费用低 • 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 有利环境保护 • 适用的局限性 (崔P155-156) • 管道运输的形式 • 原油管道 • 成品油管道 • 天然气管道 • 煤浆管道
小测试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公路运输 管道运输 水路运输
4.1.3 新兴运输技术(教材P112-116) • 成组运输(Unitized Transport) 成组运输是采用一定的办法,把分散的单件货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规格化、标准化的大运输单位进行运输。 托盘技术 一种装置,一定数量的货物码放在其层板上, 形成一组货物以供运输、或用机械化设备对其 进行搬运、码放。该设备一般包括被托架分开 的两个层板或由支脚支撑的单层。其总高度恰 好适于利用叉车和托盘车对其进行搬运;可以 有或没有上层结构。
平 托 盘标准单面木制托盘(a)双面托盘(b)四面方角托盘(c)双翼托盘(d)三层托盘(e)
柱式托盘 物流台车
托盘技术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加速货物搬运和降低运输成本方面。使用托盘,货物可以充分利用叉车搬运,并与集装箱配合完成远洋运输,带来时间和成本的大量节约。 托盘的缺陷 • 托盘对货物的保护有限 • 搬运托盘仍需要较多的劳动 • 托盘货物不密封,因而不能捆绑运输 • 单个托盘运输起来不经济 • 各国之间还未能达成托盘的统一标准
集装箱技术 • “集装箱”是运输包装货或无包装货的成组运输工具 • (容器)的总称。 • 集装箱作为一种运输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具有足 • 够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②中途转运无须移动箱内货物, • 可直接换装;③可进行快速装卸,并可以从一种运输工具方 • 便地换装到另一种运输工具;④便于货物的装满或卸空;⑤ • 内容积达到1m3米或1m3米以上。 • ——国际标准化组织 •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04技术委员会规定的集装箱国际标准为:第一系列共13种,其宽度均为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04技术委员会规定的集装箱国际标准为:第一系列共13种,其宽度均为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
国际通用箱型之四ISO-40英尺托盘加宽箱-SEACELL型集装箱国际通用箱型之四ISO-40英尺托盘加宽箱-SEACELL型集装箱
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现代运输方式。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多式联运的特点 • 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承担或组织完成全线联运任务 • 签订一个运输合同,对全程负责 • 采取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统一理赔的运输业务方法。
多式联运的优势 • 降低了传统分段运输的时间损失以及破损、盗失风险 • 减少了分段运输的有关单证和手续的复杂性 • 降低了全程运输的各种相关费用 • 货主只需与多式联运经营人(MTO)一方联系,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的货物负全程责任 • MTO提供的全程运费更便于货主就运价与买方达成协议 • 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产品总物流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多式联运的方法 海—空(Sea-Air)联运 海—铁(Sea-Train)联运 航空—公路(Air-Road)联合 铁路/公路—内河(Rail/Road-Inland) 微型陆桥(Mini-Land bridge) 陆桥(Land-bridge) 驮背运输(Piggyback)
微型陆桥(Mini-Land bridge) 是指在内陆某地装箱的集装箱货物不是运往最近的港口,而是通过陆运运往从整个运输系统来说最为便捷、经济的港口。 例如,在美国湾地区的某托运人,当他需要将集装箱运往印度尼西亚时,可能发现将集装箱通过美国的陆运微桥运到西海岸装船要比在美国湾附近的港口装船更为经济。
陆桥(Land-bridge) 又称大陆桥运输。是指采用集装箱专用列车,把大陆当成连结两端海运的桥梁,使集装箱船和专用列车结合起来,达到运输迅速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目前,远东/欧洲的大陆桥运输线路有西伯利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新欧亚大陆桥。 教材P112
(1)西伯利亚大陆桥(Siberian Landbridge) 西伯利亚大陆桥(SLB)是指使用国际标准集装箱,将货物由远东海运到俄罗斯东部港口,再经跨越欧亚大陆的西怕利亚铁路运至波罗的海沿岸如爱沙尼亚的塔林或拉脱维亚的里加等港口,然后再采用铁路、公路或海运运到欧洲各地的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线路。 西伯利亚大陆桥于1971年由原全苏对外贸易运输公司正式确立。现在全年货运量高达10万标准箱(TEU),最多时达15万标准箱。使用这条陆桥运输线的经营者主要是日本、中国和欧洲各国的货运代理公司。由此可见,它在沟通亚欧大陆,促进国际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包括“海铁铁”、“海铁海”、“海铁公”和“海公空”等四种运输方式。 西伯利亚大陆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陆桥运输线。它大大缩短了从日本、远东、东南亚及大洋洲到欧洲的运输距离,并因此而节省了运输时间。从远东经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港口去欧洲的陆桥运输线全长13000km。而相应的全程水路运输距离(经苏伊士运河)约为20000km。从日本横滨到欧洲鹿特丹,采用陆桥运输不仅可使运距缩短1/3,运输时间也可节省1/2。此外,在一般情况下,运输费用还可节省20%~30%左右,因而对货主有很大的吸引力。
(2)北美大陆桥(North American Landbridge) 北美大陆桥是指利用北美的大铁路从远东到欧洲的“海陆海”联远。该陆桥运输包括美国大陆桥运输和加拿大大陆桥运输。 美国大陆桥有两条运输线路: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沿岸至东部大西洋沿岸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另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沿岸至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美国大陆桥于1971年底由经营远东/欧洲航线的船公司和铁路承运入联合开办“海陆海”多式联运线。 加拿大大陆桥与美国大陆桥相似,由船公司把货物海运至温哥华,经铁路运到蒙特利尔或哈利法克斯,再与大西洋海运相接。 北美大陆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陆桥运输线。据统计,从远东到北美东海岸的货物有大约50%以上是采用双层列车进行运输的,因为采用这种陆桥运输方式比采用全程水运方式通常要快1~2周。例如,集装箱货从日本东京到欧洲鹿特丹港,采用全程水运(经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通常约需5~6周时间,而采用北美陆桥运输仅需3周左右的时间。 在北美大陆桥强大的竞争面前,巴拿马运河可以说是最大的输家之一。随着北美西海岸陆桥运输服务的开展,众多承运人开始建造不受巴拿马运河尺寸限制的超巴拿马型船(Post-Panamax Ship),从而放弃使用巴拿马运河。可以预见,随着陆桥运输的效率与经济性的不断提高,巴拿马运河将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3)新欧亚大陆桥 1990年9月11日,我国陇海——兰新铁路的最西段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与哈萨克斯坦的德鲁贝巴站接轨,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运输线全线贯通,于1992年9月正式通车。此条运输线东起我国连云港(其他港口亦可,如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西至荷兰鹿特丹,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穿越中国、哈萨克、俄罗斯,与第一条运输线重合,经自俄罗斯、波兰、德国到荷兰,辐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1.08万公里,在我国境内全长4134公里。
驮背运输(Piggyback) 驮背运输(又称驮车运输)是铁路滚装方式的一种,是采用铁路、汽车联合运输的一种技术。它以载货汽车为核心设备,从发运者处接运货物,完成“门到站”的运输。到达火车——汽车转运站后,顺火车车尾坡道开上火车,锁住后,由火车车皮驮运汽车货载完成“站到站”运输。至到达站之后,再顺序沿车尾坡道开下,直驶至接货人的“门口”。 驮背运输方式的优点如下:①防止过长距离的汽车运输,从而降低运费,减轻司机疲劳,减少事故,减少由于堵车、道路状况不佳耽误交货等问题的发生;②可保持物流的连贯性,大幅度减少装卸时间;③可大幅度降低人工费、燃料费、汽车过路费等;④以卡车开上开下方式实现装卸,省却了装卸机械。
4.2 运输合理化 4.2.1 合理运输的概念 4.2.2 常见的不合理运输形式 4.2.3 运输合理化措施
教材P91 4.2 运输合理化 4.2.1 合理运输的概念 合理运输(Reasonable Transportation),是指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过程中,从全局利益出发,力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省、运输费用低、中间转运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质量高,并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作用和运输能力。 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运输工具 运输距离 运输环节 运输时间 运输费用
4.2.2 常见的不合理运输形式 对流运输(相向运输或交错运输) 空驶 迂回运输 重复运输 倒流运输 过远运输 运力选择不当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超限运输